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本课程《笠翁对韵》讲解学习

校本课程《笠翁对韵》讲解学习

校本课程《笠翁对韵》一先吟对咏,授[shòu]对传。

乐矣[yǐ]对凄[qī]然。

风鹏对雪雁[yàn],董杏对周莲。

歌宛转,貌婵[chán]娟。

雪鼓[gǔ]对云笺[jiān]。

荒芦栖南雁,疏[shū]柳噪秋蝉[chán]。

洗耳尚逢[féng]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

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sī]金勒[lè];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diàn]。

注释:【风鹏】《逍遥游》中说,北海有一种大鱼,其名为鲲,变成大鸟,其名为鹏。

【董杏】杏林指医学界,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周莲】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

【宛转】通婉转,指声音委婉而动听。

【婵娟】指体态柔弱的样子。

【雪鼓】南朝诗人谢惠连的《雪赋》。

【荒芦栖南雁】荒凉的芦苇地栖息着南飞的大雁。

【疏柳噪秋蝉】秋天的蝉在枝叶稀疏的柳树中鸣叫。

【洗耳】一个比一个更高洁。

【折腰】指为微薄俸禄而卑躬屈膝地谄媚奉迎。

【斗草】。

一种古代游戏。

【青郊】指春天的郊野。

【金勒】指骑马的人。

【紫陌】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千里香车拥翠钿】翠钿,妇女用宝石金银雕饰的首饰。

成语故事:杏林春暖三国东吴董奉,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

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

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

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

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

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来赞美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二箫耕对读,牧对樵[qiáo]。

琥[hǔ]珀[pò]对琼[qióng]瑶。

兔毫对鸿[hóng]爪,桂楫[jí]对兰桡[ráo]。

鱼潜藻[zǎo],鹿藏蕉[jiāo]。

水远对山遥。

湘灵能鼓瑟[sè],嬴[yíng]女解吹箫[xiāo]。

雪点寒梅横小院,风吹弱柳覆[fù]平桥。

月牖[yǒu]通宵,绛[jiàng]蜡罢时光不减;风帘当昼[zhòu],雕盘停后篆[zhuàn]难消。

注释:兔毫对鸿爪】这里指毛笔。

鸿爪,指鸿雁在泥土上留下的脚印,比喻人生的阅历。

【桂楫对兰桡】楫和桡都是划船撑船的工具。

桂是桂树,兰指木兰。

用桂和木兰制成的楫和桡,无非言其贵重华美。

【湘灵能鼓瑟】湘灵,尧女娥皇女英,哭舜于苍梧之野,死之为湘江之神。

【嬴女解吹箫】即弄玉的故事。

【绛蜡】即红烛。

【月牖通宵,绛蜡罢时光不减】由于月光透窗而入,即使灭掉红烛,室内仍很明亮。

【风帘当昼,雕盘停后篆难消】因为风帘遮掩门户,尽管雕盘中的薰香不再点燃,室内的香气也很难消失。

知典故:弄玉的故事相传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起名为“弄玉”。

弄玉善吹笙,在华山中有位青年叫萧史,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

萧史来到秦宫,吹起了玉箫。

一曲还没吹完,殿上的金龙、彩凤都好像在翩翩起舞。

大家不约而同地齐声赞道:“真是仙乐!”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

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叫声。

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的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

一天晚上,奏完笙箫之后,萧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

”公主也说:“这宫廷生涯,我压根儿就厌烦,我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

”从此二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

有一天,弄玉带著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升空而去。

“乘龙快婿”的说法就是打这儿来的。

三肴诗对礼,卦[guà]对爻[yáo]。

燕引对莺调。

晨钟对暮鼓,野馔[zhuàn]对山肴[yáo]。

宜久敬,莫轻抛。

一气对同胞。

疏星浮荇[xìng]叶,皓月上松梢。

为邦[bāng]自古推瑚[hú]琏[liǎn],从政于今愧[kuì]斗筲[shāo]。

管鲍[bào]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蔺[lìn]廉有隙[xì],终为刎[wěn]颈死生交。

注释:【爻】八卦上的横线。

【燕引对莺调】引和调都是一种乐府诗体。

这里指燕和莺动听的鸣声。

【野馔对山肴】是饭菜的统称。

野馔、山肴统指淡素的饭食。

【一气】犹云同气,指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多喻兄弟。

【荇】一种水生植物,荇菜在江南水乡常可见到,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浅水处。

【从政于今愧斗筲】斗筲,比喻才识器量狭小。

斗,量器,可装一斗。

筲,量器,可装一斗二升。

【管鲍相知,能交忘形胶漆友】春秋时,管仲和鲍叔牙非常好,患难与共,旧时代常以管鲍为朋友间的楷模。

相知,即相友好。

胶漆,形容难解难分,关系极为密切。

【蔺廉有隙,终为刎颈死生交】蔺相如和廉颇是战国时赵国的相和将军,二人遂为刎颈之交。

刎颈:指发誓同死的交情。

知文化:你知道古人是这样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的吗?生死之交----同生共死的交谊。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一人之交----亲密得象一个人.形容交情深。

刎颈之交----刎颈,割脖子;交,交情,友谊。

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

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

四豪【诵原文】梅对杏,李对桃。

棫[yù]朴对旌[jīng]旄[máo]。

酒仙对诗史,德泽对恩膏[gāo]。

骐[qí]骥[jì]足,凤凰毛。

美誉对嘉褒[bāo]。

文人窥[kuī]蠹[dù]简,学士书兔毫。

孤山看鹤盘云下,蜀[shǔ]道闻猿[yuán]向月号。

万事从人,有花有酒应自乐;百年皆[jiē]客,一丘一壑[hè]尽吾[wú]豪。

注释:【德泽对恩膏】泽和膏都是指及时的好雨,因而被比作恩德。

【骐骥足,凤凰毛】骐骥,良马。

骐骥足,比喻人有才干。

凤毛,意思是有其父的文才。

【蠹简】蠹,蛀书虫。

蠹简,指书籍。

【兔毫】用兔毛制成的笔。

亦泛指毛笔。

【孤山看鹤盘云下】林逋,隐西湖孤山,常养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乃下。

【蜀道闻猿向月号】古代四川多猿,所以民歌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的说法。

【百年皆客,一丘一壑尽吾豪】这是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认为人生百年不过如客人一样暂住世间,应放浪山水之间,尽其豪情。

知文化:古代诗人的称号有哪些你知道吗?诗囚--孟郊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神--苏轼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七绝圣手--王昌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五歌微对巨,少对多。

直干对平柯[kē]。

蜂媒对蝶使,雨笠[lì]对烟蓑[suō]。

追风马,挽[wǎn]日戈[gē]。

玉液对金波。

紫诏[zhào]衔[xián]丹凤,黄庭换白鹅。

留客酒杯应恨少,动人诗句不须多。

绿野凝[níng]烟,但听村前双牧笛;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

注释:【蜂媒对蝶使】蜂媒: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消息的人。

【雨笠对烟蓑】雨笠:遮雨的笠帽。

烟蓑:蓑衣。

【追风马】形容马跑得快。

【金波】此处当指酒,形容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故称为金波。

【紫诏衔丹凤】衔丹凤:古人书信用泥封,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称为紫泥诏或紫诏,常以龙凤为图饰。

【黄庭换白鹅】晋书法家王羲之喜欢山阴道士养的鹅,于是为道士写了一卷《黄庭经》,做为交换条件。

【沧江积雪,惟看滩上一渔蓑】江上只有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知文化:你知道与“蓑”有关的诗句吗?静窗悬雨笠,闲壁挂烟匏。

——(唐)皮日休《临顿奉题屋壁》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唐)郑谷《郊园》青衫破,群仙笑我,千缕挂烟蓑。

——(宋)苏轼《满庭芳·蒙恩放归阳羡复作》闲卧烟蓑春梦断,不知潮起没青林。

——(元)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冰陆疏文因其韵为诗》南州五月鲥鱼美,小买烟蓑棹五湖。

——(清)宫鸿历《长安午日》六麻雷对电,雾对霞。

蚁阵对蜂衙[yá]。

寄梅对怀橘[jú],酿[niàng]酒对烹[pēng]茶。

读三到,吟八叉[chā]。

肃静对喧哗[huá]。

围棋兼[jiān]把钓,沉李并浮瓜。

深宵望冷沙场月,边塞听残野戍[shù]笳[jiā]。

满院松风,钟声隐隐为僧舍;半窗花月,锡[xī]影依依是道家。

注释:【蚁阵对蜂衙】蚂蚁排阵而战。

引申为争强斗胜。

蜂早晚定时聚集于蜂房,如下属参谒长官于衙中,故称为蜂衙。

【怀橘】三国时吴人陆绩事母至孝,七岁曾于袁术处作客,袁术以橘款待,陆绩怀藏三枚,欲归奉母。

袁术问明原因,大奇之,赠给很多。

后比喻孝亲。

【读三到】古人经验,读书口到、眼到、心到。

【吟八叉】温庭筠,字飞卿,唐太原人。

少敏悟,有天才,能走笔成万言,亦善鼓琴吹笛。

工诗词小赋,与李商隐齐名。

因才思敏捷,作赋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诗成,时人称为温八叉。

【沉李并浮瓜】古人消暑,往往置水果于冷水中,故有沉李浮瓜之说。

【锡影依依是道家】僧人所持杖称锡。

依依,隐隐约约的样子。

故诗词赏析:望江南·梳洗罢唐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译文】梳洗完毕,独自一人登上望江楼,倚靠着楼柱凝望着滔滔江面。

千帆过尽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思念的柔肠萦绕在那片白苹洲上。

七阳台对阁[gé],沼[zhǎo]对塘。

朝雨对夕阳。

龙飞对凤舞,锦缆[lǎn]对牙樯。

读班马,识求羊。

水色对山光。

芬椒[jiāo]涂内壁,文杏饰高梁。

池草入诗因有梦,海棠[táng]带恨为无香。

风起画堂,帘箔[bó]影翻青荇[xìng]沼;月斜金井,辘[lù]轳[lu]声度碧桐墙。

注释:【求羊】西汉末,蒋诩解官归桂林后,于竹林中开三条小径,惟故人求仲、羊仲从之游,不与俗人往还。

【水色对山光】水色:水面呈现的色泽。

山光:山的景色。

【芬椒】汉代皇后所居宫室,以椒和泥涂内壁,取其香和多子之义,称椒房。

【画堂】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

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辘轳】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

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上面嵌上曲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斗,用手转之汲水。

知文化:《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