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案

《分数的再认识(一)》教学设计
太和县桑营镇淝南小学
郭亚磊
2014.11.28
《分数的再认识
(一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上第63—6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分数。

(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成语。


十拿九稳()一分为二()七上八下()在三年级时,我们就对分数进行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有几个题目想考考大家。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

()()()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1、平均分;2、一个圆是一个整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整体。

3、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能用
3
1
表示吗?为什么?
通过检查同学们学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走进分数的世界,让我们共同享受分数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一)”。

【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一)】 二、探究新课。

(一)、说一说。

4
3可以表示什么?举例说一说。

1.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2.教师课件出示,教材63页上的三幅图。

教师强调:同一个分数的意义,可以有三种方式来表示,一是把一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二是把多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三是把多组图形看作一个整体。

3.小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画一画。

1.师:同学们表现得真出色,老师奖励给大家一副精美的图案,课件呈现一张图片:
②他们各自的果子总个数是多少?
③应该怎样说才能帮助猪八戒说清楚,让唐僧心服口服?
3、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再全班汇报。

学生一边汇报,教师一边板书;最后教师演示课件。

4.小结。

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利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幸运闯关
第一关:选一选。

()()
()
( ) ( ) ( )
第二关:圈一圈,填一填。

第三关:说出下面每一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 一张报纸的4
1版面用于广告宣传。

2、 我们班有41的男生喜欢打篮球。

四、你知道吗?(介绍分数发展史)
大约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用嘴巴形状的图形来表示分数。

时间在缓缓的流逝,大约在两千多年前古代中国人用筹表示分数。

过了
很长时间,在公元八世纪时,古印度人发明了数字。

又过了400多年,到了公元十二世纪,古阿拉伯人用一根横线将分子和分母隔开,分数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学生在了解分数发展过程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五、反思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思考题 : 为帮助四川汶川地震灾民重建家园,小明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41,小芳捐了自己零花钱总数的4
3。

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捐的多吗?请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分数的再认识(一)
整体 对应的2
1 8
4 8 4 6 3
同一个分数,整体量不同,所对应的部分量也不同。

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