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国际工程合同合同分析
一、工程概况
1.社会
曼彻斯特(Manchester),英国第二繁华城市,人口51万。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单一管理区,英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工业、文化中心。
曼彻斯特发展新兴工业,成为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种行业的国际化城市。作为自由贸易、经济自由化和合作运动的先导的曼彻斯特市对英国经济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曼彻斯特与特拉福德、泰姆赛德、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镇联合成曼彻斯特地区。从以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金融、教育、旅游、商业、制造业为特色的繁华的不夜城,曼彻斯特是英格兰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曼彻斯特是英国除伦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
2.自然
地理方位:
曼彻斯特位于盆地之中,北方和东方毗邻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
市中心位于艾威尔河(River Irwell)东岸,靠近另外两条河——麦诺克河(River Medlock)和埃瑞克河(River Irk)的汇流处。默西河(River Mersey)也经过城市南部。内城区大部分是楼房,从许多高大建筑物楼上可以看到广阔的荒野。另外,曼彻斯特河道发达,靠近利物浦港和煤矿。
气候环境:
曼彻斯特气候潮湿,属于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市的平均年降水量为809毫米,降水持续时间长,但降水强度小,降水常在1个小时以上,而鲜见几分钟的倾盘大雨。
3.经济
曼彻斯特是英国传统的工业重镇。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曼彻斯特经历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痛苦的产业结构调整。1961年至1983年期间,曼彻斯
特总人口不过三四十万,制造业裁员超过15万人。
与此同时,服务业的崛起和发展,为制造业的顺利转型和城市复兴奠定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曼彻斯特本地经济一直在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伴随着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减少,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该市逐渐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19世纪50年代,仍保持着英国第二大金融中心的地位,此时,曼彻斯特所在地区向服务业发展的迹象已经显现。
曼彻斯特数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历程中,直接反映出从偏重制造业到走向产业结构更进一步合理化的演变轨迹。尽管曼彻斯特近年来制造业比重仍略高于同类城市,但也已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城市经济总产值中约占70%,如今仅占20%左右,传统的钢铁、纺织和航运部门衰退,如今的主导产业部门是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到1992年,曼彻斯特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已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4.2%,制造业从业人员仅占11.1%。
曼彻斯特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故乡,纺织工业一度较为发达。
20世纪初,由于世界各国开始自己加工棉花,生产棉纺织品,英国纺织业开始衰退,曼彻斯特由此发展新兴工业,成为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种行业的现代化城市。
曼彻斯特的工厂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高技术)密集型转化,以适应大量高质低成本进口商品的挑战,具有代表性的工业有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塑料、电子、通讯器材、航空等。
曼彻斯特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商业和就业中心。市中心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英尺,其中760万平方英尺为商业建筑面积,有1610家大小商场和商店。还有大约100家美国公司和27家德国公司以及来自法国、挪威、瑞士、瑞典、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大公司。
此后十多年,曼彻斯特不断创新,以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为先导,以创意产业为另类出发点,逐步制定出赢得未来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蓝图。
曼彻斯特是英国除伦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其金融/专业服务业包括银行和基金管理、保险、法律和审计、管理咨询、建筑工作和房地产等多个经济活动中处于前沿的服务业部门,该部门以其频繁的大手笔并购整合商务活动,是服务型经济的最典型板块,到2011年可望对经济贡献106亿英镑。
曼彻斯特是英格兰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加上带有传奇色彩的“曼彻斯特人”具有内在气质和文明世界的商业信誉,60家国内外商业银行,50家会计事务所,12家风险资本机构组织,众多享有国际声誉的律师事务所和无数的独立金融交易所,使该市在国际金融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4.政治
英国是一个单一制、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它的政府体系(即所谓西敏制)直接影响了许多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包括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牙买加等英联邦成员国。英国的宪法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主要有大宪章、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议会法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
政体为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
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出现“无多数议会”,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与第三大党自民党组成英二战后首个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担任首相,自民党领袖尼克·克莱格担任副首相,主要负责宪政改革。
政党体制从18世纪起即成为英宪政中的重要内容。现英国主要政党有:保守党:议会第一大党。领袖戴维·卡梅伦,2005年12月当选。保守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称现名。1979-1997年间曾4次连续执政18年。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保守党重获执政地位,与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公共开支,压低通货膨胀,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
和“秩序”等。近年来,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