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曼彻斯特国际工程合同合同分析一、工程概况1.社会曼彻斯特(Manchester),英国第二繁华城市,人口51万。
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化城市,英格兰西北区域大曼彻斯特郡的都市自治市、单一管理区,英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与商业、金融、工业、文化中心。
曼彻斯特发展新兴工业,成为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种行业的国际化城市。
作为自由贸易、经济自由化和合作运动的先导的曼彻斯特市对英国经济有着较强的影响力。
曼彻斯特与特拉福德、泰姆赛德、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等城镇联合成曼彻斯特地区。
从以工业城市发展成为以金融、教育、旅游、商业、制造业为特色的繁华的不夜城,曼彻斯特是英格兰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曼彻斯特是英国除伦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
2.自然地理方位:曼彻斯特位于盆地之中,北方和东方毗邻奔甯荒野,南面是柴郡平原。
市中心位于艾威尔河(River Irwell)东岸,靠近另外两条河——麦诺克河(River Medlock)和埃瑞克河(River Irk)的汇流处。
默西河(River Mersey)也经过城市南部。
内城区大部分是楼房,从许多高大建筑物楼上可以看到广阔的荒野。
另外,曼彻斯特河道发达,靠近利物浦港和煤矿。
气候环境:曼彻斯特气候潮湿,属于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市的平均年降水量为809毫米,降水持续时间长,但降水强度小,降水常在1个小时以上,而鲜见几分钟的倾盘大雨。
3.经济曼彻斯特是英国传统的工业重镇。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曼彻斯特经历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痛苦的产业结构调整。
1961年至1983年期间,曼彻斯特总人口不过三四十万,制造业裁员超过15万人。
与此同时,服务业的崛起和发展,为制造业的顺利转型和城市复兴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曼彻斯特本地经济一直在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
伴随着制造业就业机会的减少,服务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该市逐渐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
19世纪50年代,仍保持着英国第二大金融中心的地位,此时,曼彻斯特所在地区向服务业发展的迹象已经显现。
曼彻斯特数十年的产业结构变化历程中,直接反映出从偏重制造业到走向产业结构更进一步合理化的演变轨迹。
尽管曼彻斯特近年来制造业比重仍略高于同类城市,但也已发生重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制造业在城市经济总产值中约占70%,如今仅占20%左右,传统的钢铁、纺织和航运部门衰退,如今的主导产业部门是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
到1992年,曼彻斯特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已占全部就业人口的84.2%,制造业从业人员仅占11.1%。
曼彻斯特是世界工业革命的故乡,纺织工业一度较为发达。
20世纪初,由于世界各国开始自己加工棉花,生产棉纺织品,英国纺织业开始衰退,曼彻斯特由此发展新兴工业,成为以电子、化工和印刷为中心,拥有重型机器、织布、炼油、玻璃、塑料和食品加工等700多种行业的现代化城市。
曼彻斯特的工厂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高技术)密集型转化,以适应大量高质低成本进口商品的挑战,具有代表性的工业有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加工、塑料、电子、通讯器材、航空等。
曼彻斯特是英格兰西北部地区政治和文化中心,商业和就业中心。
市中心建筑面积2000万平方英尺,其中760万平方英尺为商业建筑面积,有1610家大小商场和商店。
还有大约100家美国公司和27家德国公司以及来自法国、挪威、瑞士、瑞典、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大公司。
此后十多年,曼彻斯特不断创新,以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为先导,以创意产业为另类出发点,逐步制定出赢得未来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蓝图。
曼彻斯特是英国除伦敦以外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其金融/专业服务业包括银行和基金管理、保险、法律和审计、管理咨询、建筑工作和房地产等多个经济活动中处于前沿的服务业部门,该部门以其频繁的大手笔并购整合商务活动,是服务型经济的最典型板块,到2011年可望对经济贡献106亿英镑。
曼彻斯特是英格兰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商品集散中心,加上带有传奇色彩的“曼彻斯特人”具有内在气质和文明世界的商业信誉,60家国内外商业银行,50家会计事务所,12家风险资本机构组织,众多享有国际声誉的律师事务所和无数的独立金融交易所,使该市在国际金融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4.政治英国是一个单一制、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它的政府体系(即所谓西敏制)直接影响了许多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包括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和牙买加等英联邦成员国。
英国的宪法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是由成文法、习惯法、惯例组成。
主要有大宪章、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议会法以及历次修改的选举法、市自治法、郡议会法等。
政体为君主立宪制。
国王是国家元首、最高司法长官、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圣公会的”最高领袖”,形式上有权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军官、各属地的总督、外交官、主教及英国圣公会的高级神职人员等,并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法律等权力,但实权在内阁。
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出现“无多数议会”,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与第三大党自民党组成英二战后首个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担任首相,自民党领袖尼克·克莱格担任副首相,主要负责宪政改革。
政党体制从18世纪起即成为英宪政中的重要内容。
现英国主要政党有:保守党:议会第一大党。
领袖戴维·卡梅伦,2005年12月当选。
保守党前身为1679年成立的托利党,1833年改称现名。
1979-1997年间曾4次连续执政18年。
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保守党重获执政地位,与自民党组成联合政府。
支持者一般来自企业界和富裕阶层。
主张自由市场经济,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公共开支,压低通货膨胀,限制工会权利,加强“法律”和“秩序”等。
近年来,提出“富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关注教育、医疗、贫困等社会问题。
强调维护英国主权,反对“联邦欧洲”、欧盟制宪,不加入欧元区,认为英国继续作为欧盟成员符合英国利益,但主张重新谈判英国同欧盟的关系,承诺如2015年大选后以多数执政,将于2017年年底前就英欧关系进行公投。
工党:议会第二大党。
1900年成立,原名劳工代表委员会,1906年改用现名。
1997年至2010年连续执政13年。
2010年5月大选失利,成为反对党。
2010年9月,埃德·米利班德当选新领袖。
近年来,工党更多倾向关注中产阶级利益,与工会关系一定程度上有所疏远。
主张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建立现代福利制度。
外交上主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视与美国和欧盟关系为两大外交支柱,支持欧盟一体化建设,反对英国脱离欧盟,表示如2015年大选后执政,除非英国面临向欧盟“实质性”让渡主权,将不会自动在2017年举行英欧关系公投。
自由民主党:议会第三大党。
1988年3月由原自由党和社会民主党内多数派组成,领袖尼克·克莱格,2007年12月当选。
自民党政治主张居中偏左,在很多问题上与工党立场相近。
主张通过减税还富于民,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吁限制金融城过度扩张,对银行家薪酬课以重税;承诺公平教育,保护公民权利和自由;倡导宪政改革,提出减少议员议席,在选举制度上采用比例代表制;支持欧洲制宪,主张加入欧元区,反对进行英欧关系公投。
2010年5月大选后,与议会第一大党保守党达成协议,组建联合政府,获得5个内阁位置,首次成为执政党。
英国其他政党还有:苏格兰民族党、威尔士民族党、绿党、英国独立党、英国国家党,北爱尔兰一些政党如:北爱尔兰统一党、民主统一党、社会民主工党、新芬党等。
5.法律英国是英美法系的发源地,其法律制度具有独特的历史传统和发展道路。
目前施行于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法律制度,仍为英美法系的代表;苏格兰的法律制度具有大陆法系的许多特征,属于混合性质的法律制度,但其最高立法和司法机关仍为英国议会。
英国法律的主要特征简单概况如下:(1)英国法律的基础是普通法的传统,它是几百年来由法官们通过判例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法官造法”制度,先例判决是英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渊源;(2)法官在发展判例法和解释议会的制定法的含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法院的审理程序是控辩式,法官不调查案情,只是根据双方当事人提供给法庭的证据作出判决。
法官通常不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在法官眼里,只用证据,没有事实。
6.宗教语言曼彻斯特官方和通用语均为英语。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分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和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另有天主教会和佛教、印度教、犹太教及伊斯兰教等较大的宗教社团。
二、合同风险分析1.业主风险(1)经济风险英国在所有西方大国中相对税收较低,政府干预市场行为是最少的。
正是因为这些自由市场政策实施得当,再加上大量移民涌入,使其有望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
其经济在施工期间内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降低,较为稳定,工程成本变化也可以保持在较小幅度内。
由于经济较为稳定,英镑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不会造成主要的汇率风险。
业主支付的工程款不会出现大幅度变化。
(2)社会政治风险社会政治风险是指工程建设与有关法律、政策的不一致,以及由于移民安置等引起的对社会安定的影响;重大事故造成的社会风险。
英国是君主立宪制民主国家,实行自由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英国政治权利格局当前处于保守党执政,较为稳定,在施工期间内出现混乱的可能性不大,政治社会风险较小。
(3)法律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是指因项目所在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法律规定差异或频繁变化等因素,给承包商项目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
较为常见的问题是由于中英两国法律的不同,在参加谈判和执行合同时,中国承包商往往缺乏对合同的整体关注,商务、技术、法务和财务人员,各自只关心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内容,技术人员只看技术规范,不了解整体合同安排,按国内习惯实施工程;经常出现业主给个口头指示就执行,发现业主违约时也不按照合同规定出示书面通知,到正式索赔甚至争议解决时,没有任何支持性书面文件。
(5)政策风险英国政局稳定时间长,法律已成熟完善使得施工方面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不大。
而政策方面例如材料出口税率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大幅变化,对工程影响也不大。
2.总承包商风险(1)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企业的经营遭受厄运的风险。
有些经济风险是社会性的,对各个行业都有影响,比如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汇率波动等;有些经济风险的影响范围限于建筑行业内的企业,如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量的变化、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行情、建材和人工费的涨落;还有一些经济风险是随着工程承包活动而产生的,它仅仅影响到具体施工企业,比如业主的履约能力和支付能力等。
在建筑工程中业主所承担的经济风险主要还是信贷、财税政策和资金来源变化以及投产后市场需求产出数量和价格的不确定性等,因投资膨胀及投资偿还状况的变化而引起的财务、经济评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