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范

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范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制度移动设备安全管理规范GZ/LG10.13-2012本规范依据公司《内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结合公司在移动设备安全方面 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近年来公司内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和严重事件教训的 基础上制定而成。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股司所属各公司及合同方、第三方的移动设备和相关人 员。

本规范所指移动设备包括:小车、班车、装载机、叉车、推土机、汽车吊、货车、 登高车辆、工具车、租用的车辆、员工驾驶用于工作用途的车辆、长期外租的合 同方车辆、运输商车辆等。

本规范所指驾驶人员包括:公司专职驾驶员、因工作需要驾驶公司或私人车辆的 人员、外租车辆驾驶员、新招聘或调动岗位的驾驶人员、合同方驾驶人员、运输 商驾驶人员等。

2职责2.1驾驶员职责职责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遵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地方各类交通安全法规,遵照交通标识的指示。

按照驾驶证标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随身携带驾驶证和考核资质证。

严禁 无证驾驶。

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行驶全程系好安全带。

对出差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取得许可。

做好出车前的安全检查。

仔细检查车况和安全设施,确保其处于安全状态(见 附件点检表。

)行车前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确认乘客系好安全带后,方可启动车辆。

发现车辆有安全问题,或感觉身体非常疲劳不适时,须停止驾驶。

驾驶厂内叉车及装载机,驾驶室一般情况下严禁载人;除非在许可情况下,方 可临时乘坐实习人员或维修测试人员。

车辆行驶过程中,禁止拨打或接听电话。

2.1.9 2.1.10积极参加安全例会和安全培训学习。

2.1.11发生事故,及时汇报和配合事故调查。

1概述1.11.2 1.3 1.42.2 坐乘人员职责职责2.2.1 2.2.2 2.2.3 2.2.4 2.2.5 2.2.6 行车全程,自觉系好安全带。

工作或出差期间,如有公司车辆和经授权的专职驾驶员同行,应首选乘坐公司 车辆。

合理安排行程和时间。

不要求驾驶员赶路超速或给驾驶员制造超速行驶压力。

督促提醒驾驶人员安全平稳驾驶,预防驾驶人员的长途疲劳驾驶。

不从事影响安全驾驶的行为和活动。

不要求驾驶员在禁止停车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停车。

2.3 管理人员职责 确保本规定的实施。

确保驾乘人员得到适宜的培训、学习和相应的资质考评。

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疲劳驾驶等。

建立健全用车制度和车辆维护保养细则。

严格车辆的例行检查和维修保养,及 时消除车辆隐患,确保车况完好。

健全车辆和驾驶员档案。

制定车辆更新计划,保障车辆长期处于完好状态。

制定厂内道路优化方案,合理安排厂内物件物流等工作。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3 规定3.1 车辆安全配备。

以下配置是车辆的最低安全配备 安全带。

前后所有座位均要求装配,客车和货车的载人数,以完好安全带数量 为准。

灭火器。

灭火器应固定。

临时或故障停车标志。

反光背心。

急救包。

包内急救药品包括但不限于纱布 /绷带、止血带、塑料夹板、 消毒酒精、 医用棉签 / 棉花、胶布、创可贴等。

轮胎楔垫。

对于小车和货车,有条件情况下,要求配置倒车雷达 / 倒车后视摄像装置。

对于叉车、装载机及物流货车,还需配备倒车蜂鸣器和行车警示灯。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2 车辆检查、维修、保养和更新 工厂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车辆检查、维修、保养和更新制度。

至少应包含以下 内容: 3.2.1 移动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时,要立即停止使用。

3.2.2 制定车辆检查、维修和保养制度。

每天出车前、收车后对车辆进行例行检查。

3.2.3车辆在停放、检查维修过程中,轮胎两边要加轮胎楔垫。

3.2.4长途出差前应对照“长途行车出车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轮胎、警报系统、车灯、车载灭火器、安全带、反光镜、喇叭、刹车系统、液压系统等, 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表上。

3.2.5须依照车辆制造厂家的说明,定期由专业人员对车辆进行强制维保。

3.2.6工厂要制定适宜的车辆更新计划,并将计划纳入工厂管理循环。

3.3工厂准入3.3.1工厂应设有门卫系统。

用围墙或围栏等分开厂区内外,确保进出工厂的车辆及人员得到有效控制。

3.3.2公司参观人员,须得到公司办许可,并须带路人指引驾驶员驾驶车辆进入公司,带路人由熟悉公司道路的员工。

3.3.3严禁摩托车、三轮车、农用车、自行车进入厂内生产区和公司大院内(除经公司安全部批准授权用于公司内流转用车辆或者用于维修、清洁使用的三轮车等移送设备)。

3.3.4合同方或第三方车辆进入厂区,必须经过培训和工作危险分析,取得许可授权后方可进入,并在指定道路上行车。

3.4厂内道路及优化3.4.1工厂应制定道路优化方案,优化厂内物料的堆放位置和物流线路,合理安排和控制厂内车流量,明确告知工厂行车路线和允许的活动范围,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厂内各部位和大门保安间保持随时畅通联系。

3.4.2有条件的工厂,须考虑设计单行路线,减少倒车。

3.4.3厂内道路主路上设置人行道、硬隔离等,做到人、车分流。

对于人、车交叉道口,应设减速装置和明显的警示标志,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修建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

3.4.4凡与车辆道路交通相关的岗位人员,须穿戴反光服。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岗位:发货人员、地磅人员、道路交通管理人员、货场取样和指挥人员、合同方或供应商随车人员、临时下车的驾驶人员、道路养护人员等。

3.4.5严格车速控制。

厂房出入口与道路交叉处,须设立隔离栏、减速带等减速设施和警示标识,避免人员和公路车辆直接接触。

3.4.6一般情况下,运输道路的最大安全坡度不大于10%。

短距离运输道路的最大安全坡度不大于15%。

3.4.7未经许可,厂内道路上禁止停车(包括试车场道路),车辆需停在停车场或指定位置上。

3.4.8新建工厂或生产线,须严格进行厂内道路优化方案设计,避免公共道路穿越厂区。

3.4.9原则上大型工程车和下坡车辆享有道路优先权,特别是装载有货物的重车,其 它车辆和行人应主动避让。

3.5车间道路3.5.1车间道路设单行通道,并符合下表要求:3.5.3 3.5.4 3.5.5 3.5.6 3.5.7通道转弯半径按通道宽度设置,地面设标识。

转弯处存在遮挡视线时,设广角镜。

车间道路临边部位,进行有效的防护或标识。

过路的电缆,须进行架空或穿钢管埋地,架空高度不小于 小于0.6米。

车间道路保洁人员作业时要特别注意来往的车辆,穿戴好安全帽等,避免在车辆高峰期上路进行保洁作业。

及时清理车间道路落石、灰土等,定时保洁。

车间道路正常同向行驶的两车要保持车距 6米,埋地的深度不PPE ,尤其是反光服、10米以上。

试车场道路外侧临边,须堆设有效的防撞墩。

砌筑成的防撞墩(砼墩、挡土墙) 高度应为1.5米或为最大车轮的半径;由土石堆积成的防撞墩,高度应为最大车 轮的直径。

防撞墩基础要牢固。

试车场坡道分为20?、25?、30?坡道是专用于装载机、挖掘机测试坡道制动、 爬坡能力的设施,严禁非测试移动设备行驶。

在坡道进行测试时驾驶员应系号 安全带,测试前检查测试设备的手制动和脚制动是否正常有效,燃油箱油位不 得低于50%。

3.6安全标识 3.6.13.5.8 3.5.9 3.6.2 3.6.3 3.6.4 3.6.5工厂应在道路必要的位置设置安全标识。

如限速限高标志、广角镜、反光条或 反光油漆、限制区域、停车等交通标志。

公司厂区主干道严禁任意占道存放产品、货物等物品或进行维修、挖掘等其他 妨碍交通安全工作。

确实需要占道时,必须经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占 道,同时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及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

占道警示标识需标明:占 道物品名称及数量/施工内容、占道时间。

厂区内设置物流车停放区、装卸区及物流方向的指引及提示标识,建立物流平 面图;设置有专人或兼职人员负责监督车辆停放及装卸。

应保证厂区道路、车间道路和试车场充足的照明。

道路标识设置须符合公司标识管理标准。

3.5.23.9 驾驶员管理3.9.1驾驶人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工厂 / 事业部要建立所有具有驾驶证和已被授权许 可人员登记表,包括驾驶员身体情况、行车纪录、培训情况、资质证明和内部 考核材料等内容。

3.9.2在工作区域,驾驶人员离开驾驶室时,应穿戴整齐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但不 限于:安全帽、安全眼镜、反光背心和安全鞋。

驾驶全过程系好安全带。

工程车辆在运行过程中须关好车门。

驾驶过程中禁止使用手持电话。

如果必须,须在保持安全和道路交通规定允许 的前提下,停车拨打或接听电话。

如驾驶员因酒精、药品、毒品或药物治疗造成驾驶能力减弱,须及时汇报,暂 时停驾或避免长途出车。

3.10 相关人员要求3.10.1 合同方和运输商车辆仅能够在规定的区域内行车,其车上的搭乘人员,不得进 入工厂生产区。

3.10.2 人员不要从车辆后方靠近车辆,在靠近车辆前,需与驾驶员充分沟通。

3.10.3 路人应对车辆保持警觉,避开车辆倒车区域。

3.10.4 未经许可的人员,不得进入和乘坐车辆。

3.7 驾驶员入职(岗前)培训新入职驾驶员或不从事驾驶工作 6 个月以上后又从事驾驶工作者,必须至少经过 以下培训,并经考核合格。

此作为上岗的基本条件之一3.7.1 安全政策、车辆驾驶规定、 PPE 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等的培训。

3.7.2 车辆安全检查常识、急救、灭火器使用等安全技能培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开展防御性驾驶培训。

叉车、装载机及货车驾驶员,须在上述培训基础上,至少增加以下培训内容:3.7.2.1 现场物料和堆场分布状况,工厂内部物料流程和厂内道路行车要求。

3.7.2.2 涉及特种作业,如起重作业等,须进行特种作业规定的特定培训。

3.7.2.3 工作现场危险分析培训。

3.8 驾驶员资质考评 移动设备驾驶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资质:公安机关颁发的有效驾驶证。

经过“驾驶员入职(岗前)培训”,并考核合格。

通过由公司总部或事业部安全部门组织实际操作考试。

叉车、装载机、推土机、汽车吊、货车、工具车辆驾驶人员必须具备有效的行 业作业操作证。

对驾驶员进行资质考评,考评合格者,签发准驾证,方可上岗。

准驾证须摆放 在驾驶室显著位置。

(见附件一)3.8.1 3.8.2 3.8.3 3.8.4 3.8.53.9.3 3.9.4 3.9.53.10.5驾驶员助手不得进入工厂生产和包装发运区域,工厂应设司机休息室,为司机及助手提供休息和等待方便。

3.11带车出差3.11.1作出出差决定前,应评估出差的必要性,分析是否可以用电话、E-MAIL 和电话会议等形式替代出差对于在一天以上或要求封闭道路,经各事业部的安全管理部门审批后方可占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