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理论基础知识

电工理论基础知识

电工理论基础知识(汇编)
一、应知应解定律、定义
1、欧姆定律:在一段不含电动势只有电阻的电路中,流过电阻R 的电流 I 与电
阻两端电压U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叫做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用公
式表示为 I=U/R 或 U=IR ,欧姆定律揭示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三个基本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实际应用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通过欧姆
定律计算出第三个量,需要特别提出,欧姆定律是电工学、电子学中最基本的
定律,也是最重要的定律,是维修电工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应用欧姆定律,
通过电压、电流、电阻三个物理量状态来分析电路,解决维修电工在实际操作
中遇到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2、电功:在负载两端接上电源,电场力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电场力做了功,
也叫电流做功,这就是电功。

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
过程,例如电流通过灯泡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热能;电流通过电动机,将电能
转制成机械能等等。

如果负载电阻两端所加电压为U,在时间 t 内通过负载电阻的电量为Q,产
生的电流为 I,根据电压定义式 U=W/Q 则有 W=QU ,又因为 Q=It ,所以,W=UIt ,式中, U 的单位为伏( V),I 的单位为安( A),t 的单位为秒( s),电功 W 的
单位为焦( J)。

3、电功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

如果在时间t 内,电流通过
负载所做的功为W,则电功率P=W/t,若负载电阻值为R,加在其两端的电压
为U,通过的电流为 I,可得 P=UI=I 2R=U 2/R。

式中, U 的单位为伏( V ),I 的单
位为安( A),R 的单位为欧(Ω),电功率 P 的单位为瓦( W)。

功率的单位还
有毫瓦(mW)和千瓦(kw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W=1000mW;1kW=1000W ,在电力工程中常用的电功率单位叫做度(kWh),1 度等于 1 千瓦小时,即: 1 度
=1千瓦·小时××6J。

=1000W 3600s=3.610
4、焦耳 - 楞次定律。

电流通过电阻时做功,电阻会发热,将电能转制成热能,
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导体
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焦耳- 楞次定律,可用下式表示: Q=I2·R·t ,式中,电流的单位为安,电阻的单位为欧,时间的单位为秒,Q表示热量,单位为焦,实际应用中,热量Q用“卡”作单位,
1 焦=0.24 卡即: Q=0.24 I 2Rt (卡)。

需要注意的是,焦耳 - 楞次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只适用电能全部转换热能的情况。

5、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电路中任一流入节点电流必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

其中,节点指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

6、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回路电压定律,电路中任一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
恒等于零。

即沿一任回路所升高的电位总和必等于沿此回路降低的电位总和。

7、电磁感应: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电磁感
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称为感应电动势,产生的电流称为感生电流。

8、交流电: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或电压叫做交流电。

可分
为正弦交流电和非正弦交流电,
9、正弦交流电:电流或电压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

按相数可分为单
相正弦交流电和三相正弦交流电。

交流电变化一周所用的时间称为周期,用字
母Τ表示,单位是秒(s),交流电每秒内变化的周期叫做频率,用字母?表示,单位为赫兹( Hz),简称赫。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为:Τ=1/ ?,我国交流供电的标
准频率为 50Hz,称为工频。

10、交流电的功率 : 交流电在某一时刻,电路上所消耗的电功率称作瞬时功率,
在实际应用中,瞬时功率在一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功率,也叫有功功率,
用大写字母 P 表示,公式 P=UI;无功功率是指在纯电感电路或纯电容电路中,
其电能和磁场能周期性转换的最大速率用无功功率来表示,用字母Q 表示无功功率,单位是乏尔,简称乏,用符号Var 表示。

11、功率因数:通常,正弦交流电的有功功率P 用下式表示 P=UIcosφ,功率因数 cosφ为电路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

12、三相正弦交流电:是由三个单相正弦交流电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组合,这三
个单相正弦交流电的频率相同,最大值相等,相位互差120 度。

13、星形连接:将三相单个绕组的末端X、Y、Z 连接在一起,成为一点,该点叫中点或零点,用“ O”表示。

由这一点及A、B、C三个始端向外引出连接线,这种连接方式叫做星形连接,用符号“Y”表示。

绕组连成星形时,可以输出两种电压,相线与中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相电压,而相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线电压。

14、三角形连接:将三相绕组中的一个绕组的末端与相邻另一绕组的始端依次
相连,就构成一个三角形的闭合回路。

从三个连接点A、B、C 引出三根相线向外送电,这种连接方式叫做三角形连接,用符号“△”表示。

二、工具、材料及元件
15、试电笔:简称电表,用于检查低压线路和电气设备是否带电。

(1)使用前要在有电的电源上检查试电笔氖管能否发光,正常后方可使用;( 2)应遮光检测;(3)试电笔尖只能承受很小扭矩。

16、高压验电器:又称高压测电器,用来检查高压供电线路是否有电。

(1)使
用前试测验电器正常方可使用(2)使用时不得超过护环(3)检测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符合耐压要求的绝缘手套,身旁要有人监护,不可一人单独操作,人体
与带电体应保持足够安全距离,检测10KV电压时安全距离为0.7 米以上( 4)检测时,验电器应逐渐靠近被测线路,不得与线路直接接触(5)气候条件差及湿度较大时不得使用,以防发生危险。

17、绝缘材料:又称是介质,它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只有微小的电流通过,
即常说的不导电物质。

按其形态可分为气体绝缘材料、液体绝缘材料、固体绝
缘材料三大类,绝缘品质主要从耐热性、绝缘强度、机械性能进行选择。

18、断路器:可以自动切断故障线路的保护电器。

即当线路发生短路、过载、
失压等不正常现象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保护电路和用电设备的安全。

根据其
结构和功能分为小型及家用断路器、塑壳式断路器、万能式断路器和漏电保护
断路器四类。

19、低压熔断器:是一种简单而且有效的保护电器,熔断器串联在电路中,当
电路或电器设备发生过载和短路故障时,有很大的过载和短路电流通过熔断器,
使熔断器的熔体迅速熔断,切断电源,从而起到保护线路及电器设备的作用。

20、主令电器:用来接通和切断控制电路,以发布指令或信号,达到对电力传
动系统的控制或实现程序控制。

常见的有按钮开关、万能转换开关、主令控制
器、位置开关及信号灯等。

21、交流接触器:接触器是电气控制设备中的主要电器,它是利用电磁机构代
替手动操作的一种自动开关,利用接触器可以实现各种自动控制。

根据通过接
触器主触点电流的种类,分为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

22、继电器:根据电学量(电压、电流)或其他物理量(如温度、时间、转速、
压力)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一种自动电器,用于控制小电流电路,可
以在电量的作用下实现电路的通、断,也可以在非电量如温度、压力的作用下实
现对电路的控制。

常见的有电磁式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
电器、时间继电器和速度继电器。

23、万用表:以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为主,习惯称三用表,按其测量指示分
指针式和数字式。

(使用方法参照学习《维修电工技术(第三版)》146-149页)。

24、摇表:用来测量大电阻值和绝缘电阻,它的标尺单位是“兆欧”用“MΩ”表示,也称兆殴表或高阻表。

(使用方法参照学习《维修电工技术(第三版)》
151页)。

25、电度表:用来测量某一段时间内用电负载所消耗电能的仪表,电能以千瓦
小时为单位,所以电度表又叫“千瓦时表”,平时 1 度电就是 1 千瓦时间的电能。

按结构及工作原理分为电解式、电子数字式和电气机械式三大类。

26、变压器:具有变压、变流和变阻抗等多种功能,按用途分电力输送和分配
电力变压器;提供不同电压的电源变压器;实验用调压变压器,测量用特殊变
压器,按相数分为单相和三相变压器。

27、电流互感器:将大电流变成小电流,以实现电力系统对大电流的测量。


流互感器的额定电流值应大于被测电流值,运行中副绕组不得开路。

28、电压互感器:实际上是一个降压变压器,将高电压变成低电压,以实现电
力系统对高电压的测量。

其额定电压大于被测电路额定电压,副绕组不得短路。

29、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根据电磁感应和磁场
对载流导体产生电磁力的作用,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的转换。

可通过改变电源频
率、定子绕组的磁极对数、转差率、电磁来实现电动机调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