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提问方式及解题方法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提问方式及解题方法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提问方式及解题方法一、猜题思路分析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英语阅读题,阅读选材广泛,各种文体各占一定的比例,在内容上贴近生活,语言能够体现当代英语的特点,语篇逻辑经得起推敲,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相吻合。

阅读理解设计题目的结构难度基本稳定,方式大致相同。

但词汇总量加大,阅读速度提高,且非考纲词汇有所增加,长难句有所增加。

时文报道类、科普知识类、应用广告类、史地文化、短篇故事、说理小品、幽默小品是高考热门文章。

二、2008年高考英语考纲对阅读理解题的要求2008年英语考试大纲对阅读理解题要求为:考生能读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

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三、200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原则2008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阅读材料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1.共5篇文章,阅读量不少于2000个单词。

文章的长度可能比以前略有增加,词汇量也可能稍有增大。

2.题材多样化,贴近生活,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化、教育、新闻报道、人物故事、科技信息、海外风情等多方面题材。

3.体裁分布均匀,所选语篇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

四、2008年高考阅读理解题命题特点1.强调语篇选材的真实性,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阅读材料多选于英美国家近期报刊杂志上原汁原味的文章,反映外国生活,语言规范、地道、真实,且难度合理,符合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和实践。

2.较大的阅读量和信息量。

篇目稳定在5篇,词汇量稳定在2000-2700之间,所选语篇负有高含量的信息。

从语言的表层看,各段文字并不是很难理解,但要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有所难度。

3.题型多样。

所设题型有:主旨题、细节题、推理题、词义猜测题,但大多数为细节理解题。

4.加大了阅读材料的文字难度。

文章的生词率不超过3%,但根据构词法知识能判断出词性和词义的单词不算生词。

另外,阅读材料保持了原文的风格,语言地道,文化含量高,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5.语篇结构较为复杂。

源于真实语料的作品运用了较高级的组篇手段。

五、阅读理解题解题方法一).主旨大意题。

1.题干提问方式:1)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is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3)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ory is to tell us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main point of the passage?5) What is the writer trying to tell us?6)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7) The main (general) idea of the passage is .8) 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9)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2.方法:找主题句:做这类题,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主题句。

找出文章的主题句,也就明确了文章要讲什么,再通过速读全文,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了。

主题句位置一般位于段首(文章结构为总分),于段尾(文章结构为分总),于段首+段尾(文章结构为总分总),于段中(文章结构为引题,点题,分述)。

对于没有主题句的文章,考生可以概括各段意义,进行全面分析推理,,然后归纳概括主题句。

但要注意,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在概括时过于宽泛,要恰如其分。

二)推理判断题1.题干提问方式1) It can be concluded/inferred that .2) The writer suggests/implies that .3) What’s the author’s purpose/attitude toward ?4) The passage proves that .5) This passage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6) The writer probably feels that .2. 方法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事实细节推断、因果推断、人物性格/态度/观点推断、预测想象推理、作者写作意图推测。

考生要把握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注意描写环境气氛的语言,结合文章提供的事实信息去推理,挖掘文章中没有明说的意思。

注意:1)要以文章中的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断,无中生有;2)推理判断要合理,不能夸大事实;3)不能以事实代替推理,文章中明说的事实和观点不是推理题的正确答案。

三)事实细节题1.题干提问方式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o/what/which/when/where/why/how many/how much /how long/how soon/how often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is true/NOT true?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NOT mentioned?4) All of the following are true EXCEPT .2.常见的事实细节题有如下:1)排序题。

方法:“首尾定位法”(找出第一个动作和最后的一个动作,缩小选择范围)2)图形辨认题方法:“按文索图法”(找出描绘图形的句段,进行文图对照)3)数字换算题方法:“列表推算法”(找出与题干相关的数据列表或推算)4)表格理解题方法:“文表分析法”(把题干、选项与表格对照分析)5)应用广告类事实信息题方法:“题干定位法”(直接阅读题干,在文中找答案,不必阅读全文)四)词义猜测题1.题干提问方式1) The word“ ”refers to /probably means/could be best rep laced by .2) The word“…”is most likely to mean .3) What do you think the expression“…”stands for?4) By saying “…”we means .5)“…”as used in the passage, can best be defined as .2.方法:1)释义法。

阅读文章中某些生词在上下文中得到解释或说明。

这些解释以下定义、定语从句、标点符号(逗号/破折号/括号)、解释词(or/that is /that is to say/in other words)、表语形式出现。

2)举例法。

在一些文章中,下文所举的例子(如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like/namely)给考生猜测词义提供线索。

3)构词法。

考生依据构词法方面的知识对生词进行猜测。

特别要掌握常见的前缀和后缀。

※前缀:super-(超);inter-(在…之间),mini-(极少的/微型的), micro-(极微小的),re-(再/反复), sub-(分支的/底下), co-(共同), post-(后), pre-(前), trans-(超越/转换), under-(在…之下,低于/不足), un-/in-/im-/dis-/non-(不,非), anti-(反;防);sino-(中国), mis-(误)※后缀:-proof(防…的,…不能穿透的),-some(易于…的),-less(不,无),-ish(如…的,有点儿…的),-hood(状态,性质,时期),-wards(向)4)对比法。

根据词语之音的对等(and ,or )或相反(but ,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 though)关系猜测词义。

5)上下文法。

根据上下文找复现或同现信息。

6)常识法。

考生利用生活常识、英语语言常识、英语国家文化常识进行猜测词义。

如何应对阅读理解题新课标下如何应对阅读理解题关键词:高考英语复习寻求突破有的放矢重点练习阅读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是当前新的高考所要求的。

而目前中学英语教科书所提供的阅读量较以往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离新课标的要求还远远不够。

新课标(高考要求达到8-9级)要求阅读30万词以上。

为此,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

在材料选择上,要使所选材料在题材、体裁、难度等方面适合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日益丰富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一)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析及应考策略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三年级阅读能力的具体要求八级要求:①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②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③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④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⑤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九级要求:①能阅读一般的英文报刊杂志,获取主要信息;②阅读一般英文原着,抓住主要情节,了解主要人物;③能读懂各种商品的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的资料;④能根据情景及上下文猜测不熟悉的语言现象;⑤能使用多种参考资料和工具书解决较复杂的语言疑难;⑥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及良好的阅读习惯;⑦能有效地利用网络等媒体获取和处理信息。

2、考试说明中规定阅读理解主要考查的能力要求考生读懂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的简短文章。

考生应能:①理解主旨大意;②寻读具体信息;③识别不同文体特征;④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推测生词词义。

⑤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⑥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⑦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⑧理解文段的文化信息。

3、近几年高考阅读理解的主要特征①强调语篇选材的实用性和真实性。

②语篇题材、体裁的多样化(体材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多种体裁,题材涉及到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故事、历史、新闻、广告、科普等,贴近现代生活,有很强的时代感。

)③较大的阅读量和信息量篇目一般是5篇,词量(含题干)在2000-2500字之间,答题时间为35分钟。

所选篇目都是简约的语言负载高含量的信息。

从语言的表层看,各段文字并不构成很大的理解困难,但是,隐藏在表层结构下面的则是相当复杂的信息。

④篇目结构较为复杂阅读篇目或在时间顺序上,或在空间顺序上,或在逻辑推理上,运用了较高级的组篇手段,这种来源于真实语料的作品和考生平时在课本上所接受的"清楚明白"的语篇是不大一样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