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在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采用预算作为管理的控制方法之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预算管理这一管理理念也开始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且一些企业已付诸于实施。

但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本文就目前我们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推行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借此完善预算管理,使之能够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The enterprise budgets the management existence th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AbstractIn the economy developed western nation, nearly all enterprises all use the budget to take one of management control methods. Along with the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gradually establishment, the budget manages this management idea also to start to obtain the widespread approval, and some enterprises have put to in the implementation. But in the middle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had many problems. This article we the enterprise the question which exis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budget management process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on at present, proposed effectively carries out the budget management the main measure, consummates the budget management, enables it to play it major role.Keywords:Budget management Budget establishment Budget implementation Budget examination and critique目录一、引言 (1)二、文献综述 (2)三、理论基础 (4)(一)目标管理理论 (4)(二)激励理论 (4)四、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5)(一)为预算而预算 (5)(二)编制预算纯属财务行为 (5)(三)预算目标制定的不合理 (6)(四)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 (6)(五)对编制预算的准确度要求不切实际 (6)(六)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 (7)五、有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7)(一)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7)(二)确立“预算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的新理念 (7)(三)选择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 (9)(四)由预算执行者直接参与制定本部门的预算 (9)(五)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以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 (10)(六)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体系 (10)六、总结 (11)参考文献: (12)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The enterprise budgets the management existence th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会计02乙班 02312202 张XX一、引言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财务管理中心地位的确立,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企业管理方式中,预算管理以其在企业中的独到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全面预算管理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由通用电器公司、杜邦公司、通用汽车推行之后,该方法随即成为现代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

著名管理学教授David Otley认为全面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组织的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个体系之中的管理控制方法之一。

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运用了预算这一方法。

如表所示(何瑛,2005)。

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调查情况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管理控制的目标也逐渐转移到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终极目标上来。

全面预算管理因此不断引起政府、学术界以及各类企业的广泛关注,甚至被放到战略管理的高度来加以认识。

2000年我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实行全面预算,且依照有关资料,近几年有增加的趋势。

根据2003年于增彪对清华大学140位DMBA学员进行问答调查结果显示:95.8%的企业事业单位已实行了预算管理(邬玉萍、唐立新,2004)。

我国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较为成功的企业有: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五矿进出口总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等。

但不同的人对预算管理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预算管理是个多余的东西,太耗费时间了,还没什么大的作用。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CEO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批评预算管理的一段话,被广为流传与引用:“预算是美国公司的祸根。

预算根本不应该存在。

做预算就是进行最小化,即表明你能够做到多小。

”(杨小舟,2005)本人认为有些企业的预算失效并不是全面预算管理本身的问题所引起的,而是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不得当所致。

分析以往失败的经验,从中找出解决的途径才是正确的做法。

本文所研究的是目前我国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和预算管理失效的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主要从对预算管理的认知、预算管理的编制方法、预算管理的执行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展开的。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叙述,第一,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6个方面的问题;第二,有效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针对企业预算管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在前人对企业实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上提出了他们认为的能够有效推行预算管理的措施外,我从中提出了,采取短期预算、弹性预算,并编制高中低多目标预算,以应对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转变。

二、文献综述一提起全面预算,有一句话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那就是韩愈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全面预算管理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而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是从1999年才开始探索和推行预算管理的,由于开展预算管理的时间短、经验少,同时,又因为受长期计划经济管理思维的影响,在推行预算管理上普遍带有计划特色,尚未形成预算管理的理念,对预算管理的内涵、地位和内容等方面缺乏理论建设和实践运作。

杨小舟(2005)认为,应该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预算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古语充分说明了计划与预算对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任何事情都是有正反两方面的,我们在看到预算带给我们有效控制管理的同时,也要深刻了解到每一个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不完善的一面,我们并不能因为预算管理暂时存在的一些客观的问题而就否决掉它,而是要找出问题的本质,解决它,让它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它在企业管理控制中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要大力推崇预算管理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预算管理的概念和特点,在《试论推进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谈到,一般来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以下六种:第一,经营成果预算;第二,财务状况预算;第三,投资预算;第四,劳动力成本预算;第五,现金流量预算;第六,特殊预算。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可概括为:预期性、全面性、目标性和指令性(史志贵,2005)。

再来,我们还要知道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加快企业管理创新》中提到,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明确企业整体和各部门的奋斗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

(2)促进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化,提高企业综合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3)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各部门日出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和对各部门工作业绩的评价考核,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强化员工的工作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强化管理,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市场变化制定和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建立一个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现代企业(黄慧芳,2005)。

对于企业在编制和实施全面预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我总结出来,可分为6点:第一,为预算而预算;第二,编制预算纯属财务行为;第三,预算目标制定的不合理;第四,全面预算编制方法模式化;第五,对编制预算的准确度要求过高;第六,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措施。

针对以上的问题,又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第一,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第二,确立“预算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的新理念;第三,选择恰当的预算编制方法;第四,由预算执行者直接参与制定本部门的预算;第五,加强对预算的监督以提高预算的控制和约束力;第六,建立合理的预算考评体系。

三、理论基础(一)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是以相信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各级领导者对下属人员的领导,不是简单地依靠行政命令强迫他们去干,而是运用激励理论,引导职工自己去制定工作目标,自主的进行自我控制,自觉采取措施完成目标,自动进行自我评价。

目标管理通过诱导启发职工自觉地去干,其最大特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生产潜能,提高员工的效率来促进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它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有许多优点,概括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1.权力责任明确。

目标管理通过由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层层制定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纵横联结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把企业中各部门、各类人员都严密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中,明确职责、划清关系,使每个员工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地同企业总目标联系起来,从而使员工看清个人工作目标和企业目标的关系,了解自己的工作价值,激发大家关心企业目标的热情。

这样,就可以更有效地把全体员工的力量和才能集中起来,提高企业工作成果。

2.强调职工参与。

目标管理非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协商、共同讨论和意见交流。

通过协商,加深对目标的了解,消除上下级之间的意见分歧,取得上下目标的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