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春部编版语文八下《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2020春部编版语文八下《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北冥有鱼》同步练习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志.怪者也(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怒.而飞(4)北冥.有鱼(5)去以..六月息.者也.(6)野马..也,尘埃也(7)海运..则将徙.于南冥(8)南冥者,天池..也(9)水击.三千里(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1)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6)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庄子》之文善用比喻,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如比喻仕途得意,可用出自本文的成语“” 来表达;比喻前程远大,可用””来表达。

4.本文想象奇特,请你联系课文谈谈想象手法的运用。

5.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亦若是则已矣B.是进亦忧,退亦忧C.是谓大同D.今夕是何年6.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

1 / 137.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8. 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9. 课外拓展庄周家贫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⑤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⑦,我无所处⑧。

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 【注释】①贷粟:借粮。

②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

③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

④中道:道路中间。

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

⑥激:引。

⑦吾失吾常与:我失去曾经做伴的(水)。

⑧处:安身之地。

⑨然:乃,就。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断两处)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于:②子何.为者耶何:③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活:④君乃.言此乃:(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②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监河侯的形象特点。

(5)读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2 / 13参考答案1.(1)记载(2)盘旋飞翔旋风向上(3)振奋,指用力鼓动翅膀(4)同“溟”,海。

(5)离开凭借气息,这里指风(6)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7)海水运动迁移(8)天然形成的水池(9)拍打(10)湛蓝是……还是,表示选择尽头(11)代大鹏这样罢了2. (1)当它振翅飞翔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2)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3)拍打水面激起来的水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4)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5)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6)这只鸟,当海水运动时就飞往南海。

3.扶摇直上鹏程万里4.①在想象中夸张:如对鲲鹏形象之大的描绘;②在想象中进行对比:列举野马、尘埃和鲲鹏进行对比来阐述道理;③在想象中寄寓自己的情感:作者醉心“逍遥” ,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5.D6. 示例:鹏程万里(或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7. 作者笔下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8. 示例一:我喜欢鲲鹏。

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不喜欢鲲鹏。

因为我喜欢知足常乐,淡泊名利,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9.(1)我将得邑金/ 将贷子三百金/ 可乎(2)①向②什么③使……活④竟然(3)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②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4)见难不助,却用空话骗人,十分虚伪。

(5)不切实际的空话无用而可笑,它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3 / 1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濠.梁( ) 鲦.鱼( ) 循.其本( ) 汝.(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安.知鱼之乐安: (2)固.不知子矣固:(2)全.矣全: (4)请循.其本循: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6.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课外拓展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③不食,4 / 13非醴泉④不饮。

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选自《庄子·秋水》)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为相。

②国:国都。

③练食:干净的竹米。

④醴泉:甘美的泉水。

⑤吓:拟声词,发怒时的叫声。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庄子往见.之见:(2)或.谓惠子曰或:(3)非练食不食.食:(4)非梧桐不止.止: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9.用自己的话说说“惠子恐”的原因。

10.庄子所讲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鹓”“鸱”“腐鼠”分别指什么?11.点明庄子所讲故事含义的是哪句话?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5 / 13参考答案1.háo tiáo xún rŭ2.(1)怎么(2)固然(3)完全,完备(4)追溯3.(1)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

(3)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4.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5.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的感受到愉悦的心境。

6.【示例一】欣赏庄子。

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二】欣赏惠子。

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于事物有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

7.(1)拜访(2)有人(3)吃(4)停止,休息8.(1)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干净的竹米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

(2)现在你想用你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我吗?9.因为有人对他说,庄子是来代替他当梁国宰相的。

(意对即可)10.庄子;惠子;惠子的相位。

1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性格:鄙视权贵,视高官厚禄如粪土。

6 / 13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任①公子为大钩巨缁②,五十犗③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④而钓,期年⑤不得。

已而⑥大食之,牵巨钩没而下,扬而奋鬐⑦,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⑧鬼神,惮赫⑨千里。

任公子得若⑩,离而腊之⑪,自制河以东,苍梧以,莫不厌⑫若者。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⑬,皆惊而相告也。

夫揭竿累⑭,趣灌渎⑮,守鲵鲋⑯,其于得大难矣。

【注】①任:诸侯国名。

下文的“会稽”“苍梧”是山名,“制河”是河名。

②缁(zī):黑色丝绳。

③犗(jiè):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

④旦旦:天天。

⑤期年:一整年。

⑥已而:不久,后来。

⑦鬐(qí):鳍。

⑧侔(móu):相同、等同。

⑨惮赫:威震。

⑩这。

⑪离而腊(xī)之:把它切成小块做成腊肉。

离,分、切开。

腊,做成腊肉。

⑫厌:同“魇”,吃饱。

下文的“趣”同“趋”,疾走。

⑬辁(quán)才讽说之徒:才学浅薄、喜好评议的人。

⑭揭竿累:举着钓竿钓线。

揭,提、举。

累,这里指钓线。

⑮灌渎:山沟小渠。

⑯鲵鲋(nífù):鲇、鲫,泛指小。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海运则将徙.于南③任公子为.大钩巨缁④皆.惊而相告也2.根据选文完成下表。

3.比较甲乙两文写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1.①.悬挂②.迁移③.做(制作)④.全,都2.①鹏:外力②钓大鱼③人要有大志向,并持之以恒(或有舍才有得)3.写法:相同之处:甲文和乙文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

7 / 13不同之处:甲文夹叙夹议(寓言说理、借事说理);乙文运用对比手法(任公子用大渔具鱼饵在大海钓到大鱼,)辁(quán)才讽说之徒用小竿小线在小沟渠很难钓到大鱼。

译文: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粗黑的绳子,用五十头阉了的牛作为鱼饵,蹲在会稽,将钓钩甩到东海,天天(认认真真地)钓鱼,等了一年还没钓到鱼。

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它将巨大的鱼饵拖入水下,纵横挣扎竖起鳍背,(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海水震荡,发出的声响好象鬼神一样,震慑千里。

任公子钓到这条鱼,将它切小然后腌制成腊鱼,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后来浅薄的说客之流,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传说。

(都)拿了鱼竿和钓线,到沟渠浅滩,钓些鲵、鲫这样的小鱼,他们想钓得大鱼就难啊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