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造价工程师常用公式
I——拟建项目的其他费用。
C=E(1+f1 P 1+f2 P 2+f3 P 3+…)+I 式中 P 1, P 2, P 3——已建项目中各专业工
程费用与工艺设备 投资的比重。 C=E·(1+∑Ki)·Kc 式中 Ki——管线、仪表、建筑物等项费用的估算 系数; Kc——管理费、合同费、应急费等间接费项 目费用的总估算系数。 KL=(1+∑Ki)·Kc
购配套件费
3.进口设备到岸价的计算: 进口设备到岸价(CIF)=离岸价格(FOB)+国际运 费+运输保险费=运费在内价(CFR)+运输保险费 国际运费(海、陆、空)=原币货价(FOB)×运费
率 国际运费(海、陆、空)=单位运价×运量
运输保险费= 原币货价(FOB)+国外运费 ×保险费 1-保险费率
f——年涨价率; m——建设前期年限(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 设,单位:年)。 11.建设期利息计算公式为:
式中 qj——建设期第 j 年应计利息; Pj-1——建设期第(j-1)年末累计贷款本金与
利息之和; Ai——建设期第 j 年贷款金额; i——年利率。
12.工程计价: 分部分项工程费=∑[基本构造单元工程量(定额
料单价) 机械费=∑(现行概算定额中机械台班消耗量×相
应机械台班单价) 25.建设成本分析:
式中 z——建设成本现值; Tk——建设期间第 k 年投入的建设成本; k——实际建设工期年限; i——折现率。
建设成本节约额=批准概算现值-建设成本现值
26.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 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价格指数=Pn/P0 式中 P0——基期人工日工资单价(材料价格、机
率(%) 措施项目费=计算基数×措施项目费费率(%) 8.分摊比例的公式法:
A=a(1+K1)(1+K2)(1+K3) 式中 A——分摊后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a——分摊前的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K1——开办费项目的分摊比例; K2——总部管理费和利润的分摊比例; K3——税率。 9.其他有关费用的计算: 建设单位管理费=工程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费
人工费 人工费
+
材料费 材料费
+
机具使用费 施工机具
+
企业管理费 企业管理费
+利润+规费+税金
指数 指数 使用费指数 指数
27.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
式中 C1——已建类似项目的静态投资额; C2——拟建项目静态投资额; Q1——已建类似项目的生产能力; Q2——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 f——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定额、单价、 费用变更等的综合调整系数。
周转次数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
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
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其他营业费用)/产成品 周转次数
工程费单价)+措施费 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直接费+间接费+
利润+税金 单项工程概预算造价=∑单位工程概预算造价+
设备、工器具购置费 建设项目全部工程概预算造价=∑单项工程的概
预算造价+预备费+有关的其他费用 14.工程量清单计价: 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相应分部
分项综合单价) 措施项目费=∑各措施项目费 其他项目费=暂列金额+暂估价+计日工+总承包
×100 ㎡块料用量)]×灰缝深 结合层材料用量=100 ㎡×结合层厚度 18.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计算:
19.人工日工资单价确定方法:
20.材料单价的组成: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检验试验费
式中 K1,K2,…,K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供应 量或各不同使用地点 的需要量;
C1,C2,…,Cn——各不同供应地点的原价。
材料安装费=材料费×材料安装费率(%)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
本预备费费率(%) 28.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库存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
资金 周转次数=360/流动资金最低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
额)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
×人工幅度差系数 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 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量 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施工定额机械耗用台班
×(1+机械幅度差系数) 23.预算定额基价的计算: 分项工程预算定额基价=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 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
断时间+休息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
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 定额时间= 工序作业时间 1-规范时间%
17.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式中 k——墙厚的砖数×2。
B=1-砖数×砖块体积 总损耗量=净用量+损耗量=净用量×(1+损耗率) 100 ㎡灰缝材料净用量=[100-(块料长×块料宽
建设工程计价计算公式
1.设备购置费的计算: 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
2.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的计算: 材料费=材料净重×(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
料综合价 加工费=设备总重量(吨)×设备每吨加工费 辅助材料费=设备总重量×辅助材料费指标 专用工具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
百分比 废品损失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
项目或清单项目)×相应单价]
工料单价=∑(人材机消耗量×人材机单价) 13.工程概预算编制: 每一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基本构造要素(假定建 筑产品)的直接工程费单价=人工费+材料费+施
工机械使用费 人工费=∑(人工工日数量×人工单价) 材料费=∑(材料用量×材料单价)+检验试验费 机械使用费=∑(机械台班用量×机械台班单价) 单位工程直接费=∑(假定建筑产品工程量×直接
式中 x——生产能力指数。
式中
C=E(1+f1 P1+f2P2+f3P3+…)+I C——拟建项目的静态投资;
E——拟建项目根据当时当地价格计
算的设备购置费;
P1,P2,P3…——已建项目中建筑安装工程费及 其他工程费等与设备购置费 的比例;
f1,f2,f3…——由于时间地点因素引起的定额、 价格、费用标准等变化的综合 调整系数;
率 场地准备和临时设施费=工程费用×费率+拆除
清理费 生产准备费=设计定员×生产准备费指标(元/人) 10.预备费的计算: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 本预备费费率
式中 PF——价差预备费; n——建设期年份数; It——建设期中第 t 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
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即 第 t 年的静态投资计划额;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年有效施工天数 (人工单价+每一日机械施工费)
×100% 企业管理费费率
(%)=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100% 年有效施工天数 人工单价
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程定额人工费× 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费率)
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综合单 价)
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综合单价) 安全文明施工费=计算基数×安全文明施工费费
式中 K1,K2,…,Kn——各不同供应点的供应量 或各不同使用地点的 需求量;
T1,T2,…,Tn——各不同运距的运费。 运输损耗=(材料原价+运杂费)×相应材料损耗率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运到工地仓库价格×采购及
保管费率(%) 采购及保管费=(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
×采购及保管费率(%) 材料单价=[(供应价格+运杂费)×(1+运输损耗率
工具费)×百分比 包装费=(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
费+废品损失费+外购配套件费)×百分比 利润=(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专用工具费
+废品损失费+包装费)×利润率 单台非标准设备原价={[(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 料费)×(1+专用工具费率)×(1+废品损失费率)+ 外购配套件费]×(1+包装费率)-外购配套件费} ×(1+利润率)+销项税额+非标准设备设计费+外
率 7.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
人工费=∑(工日消耗量×日工资单价) 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单价) 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
台班单价) 仪器仪表使用费=工程使用的仪器仪表摊销费+
维修费
企业管理费费率(%)= 生产工人年平均管理费 年有效施工天数 人工单价
×人工费占分部分项工程费比例(%) 企业管理费费率 (%)=
= 到岸价格(CIF)人民民币外汇汇率+关税 ×消 1-消费税税率 费税税率
进口环节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进口车辆购置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车辆购置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