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汉语教程》语法总结
顾不得
“顾”,动词,照管、注意的意思。
肯定形式一般要在“顾”前加“只、光、就、净”的副词。
例如:他只顾看书,没有发现有人进来了。
“顾不得”,动补结构,意思是因为眼前有更重要的事情,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另外的事情。
例如:这几天我忙着考试,顾不得踢球了。
招呼
动词。
1、“叫、呼唤”的意思。
例如:听到他招呼我,我就赶紧过来了。
2、用语言和行动表示问候。
常做动词“打”的宾语。
例如:路上碰到熟人,他总是热情地打招呼。
3、“吩咐”的意思。
例如:需要帮忙的话,只要招呼一下就行了。
好容易
“好容易”,副词。
意思是很不容易地(完成某种动作、办成某种事情或出现某种情况)。
“好容易”多用在动词谓语前做状语,后边多和“才”搭配,并带有感叹语气。
“好不容易”和“好容易”都是“很不容易”的意思。
例如“我好容易才找到那家电影院”;“我好不容易才找到那家电影院”。
一个劲儿
表示不停地、连续地。
一般在句中作状语。
例如:雨一个劲儿地下。
顺
动词。
意思是方向相同。
反义词是“逆”。
不得了
1、表示程度深,用于“得”后作补语。
例如:听到妈妈病重的消息,他急得不得了。
2、表示情况很严重,前面常用副词“可”。
例如:这件事情让她知道了可不得了。
忍不住
动补结构。
意思是“不能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常用在另一个动词前作状语。
例如:一听到音乐,他就忍不住要跳起舞来。
另:“禁不住”有承受不住的意思。
(韩)
来不及
表示因为时间短促,无法顾到或赶上。
后面可带动词或单独作谓语。
例如:今天你来不及回去了,就在我这儿住一夜吧。
在“来不及”的前后可以重复同一动词,要跟“也、都”配合,例如:那本书我看都来不及看,哪有时间做笔记呢。
凡是
表示在某个范围内无一例外,有“只要是”的意思。
后面常有“都、全、没有不”等与之呼应。
“凡是”居与句首,多用于书面语。
例如:凡是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有才干。
轻易
副词。
表示“随随便便”的意思,多做状语。
例如: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轻易可以学好的,一定要下苦功夫。
“轻易”有时也可以放在否定词之前,与否定词一起表示“很少”或“不随便”。
例如:她喜欢自己思考问题,轻易不问别人。
只管
副词。
这里表示没有条件限制,可以放心去做,不必考虑其他的。
后面的动词一般不能用否定式,不能带“着、了、过”。
例如:这件事我去办,你只管放心。
“只管”有时表示“只顾”的意思。
例如:他不好好照看弟弟,只管自己玩。
大约
副词,在句子中一般作状语。
1、表示数量(时间、年龄、数目、长度、重量等)的大略的估计。
例如:他大约有四十多岁了。
2、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跟“大概”的意思相近。
例如:今天他不在家,大约进城去了。
无可奈何
成语。
意思是没有办法改变一种不如意的情况。
多做状语、定语,有时也做谓语。
例如:我劝他不要去,可是他一定要去,我也是无可奈何。
不安
指精神、心情紧张,不平静。
例如:想到儿子去的地方发生了地震,母亲就坐立不安。
有时用来表示歉意和感激,这是一种客气话。
例如:经常给你添麻烦,我深敢不安。
差点儿
也说“差一点儿”,表示某种情况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
口语也常说“差点没……”。
1、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点儿”或“差点没”,意思一样,都是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
例如:我考试差点(没)及格。
2、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差点”和“差点没”的意思不一样。
“差点”是惋惜事情未能实现。
“差点没”是庆幸事情终于实现了。
例如:今天早上,我差点没赶上那趟车。
(赶上了)今天早上,我差点赶上那趟车。
(没赶上)
归
动词。
用在相同的动词、名词、形容词或动词、名词、形容词性结构中间,有“虽然”的意思,后一分句前常有“但是、可是、不过”等表示转折的词语。
意义上:表示动作并未引起相应的结果(韩)
例如:他们俩吵架归吵架,可是从来不影响工作。
冲
介词。
都用于口语(韩)。
介绍出动作的对象,表示施事对着谁或对着某物发出动作。
有“朝、对、向”的意思。
例如:你们有意见只管冲我说,这是我让他们做的。
怪……的
“怪”,副词。
表示程度高,用于口语,后边必须加“的”。
“怪……的”中间可以是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结构。
否定词“不”需放在“怪”之后,形容词或动词之前。
“怪……的”多作谓语,也可作状语或补语。
例如:说得陈静怪难为情的。
这件事怪麻烦的,咱们就别管了。
打
介词,“从”的意思,多用于口语。
例如:打明天起,咱们都得早起。
不管
连词。
用在有疑问代词或并列结构的语句中,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改变。
后边常有“都、也、总”等呼应。
有些并列结构的各项之间可以有连词“还是、或者、和”等。
例如:每天他不管多忙,都要练习一个小时的书法。
少不了
动补结构,和“少不得”相同。
主要意思有:
1、不能缺少。
例如:今天下午的会可少不了你。
2、不可避免。
相当于免不了、免不得(《孔已己》——韩)例如:咱们是邻居了,以后有事少不了麻烦你。
其实
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对上文有更正或补充的作用。
用在动词前或主语前。
例如:你们只知道她会英语,其实她法语也很好。
在意
动词,意思是放在心上或留意,一般不带宾语。
多用于否定句。
例如:这些小事她是不会在意的。
“在意”有时也带宾语,宾语多为代词,用来复指前边提到的事物。
例如:做这种工作难免有人议论,你不必在意这些。
时而……时而……
“时而……时而……”,表示不同的动作、状态或事情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发生。
相当于口语的“一会儿……一会儿……”。
例如:门外有几个孩子在唱歌,歌声时而高时而低。
正巧
副词。
表示两件事情或情况巧合,有“刚巧、正好”的意思。
例如:你来得正巧,我们刚刚开饭。
再说
连词,有“而且、况且”的意思。
是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引出另一层理由,表示推进一层。
同时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你去看吧,这个电影很好,再说你也答应他去了。
“再说”还可以表示“留待以后办理或考虑”。
例如:这几天我忙,你让我借的书,过两天再说吧。
自然
1、副词。
表示某种现象是合乎规律,合乎常理的。
作状语。
例如:北风挺了,天气自然就
暖和了。
2、形容词。
表示不紧张、不勉强、不做作、不呆板等意思。
做定语、补语等。
例如:他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表演,但演得很自然。
3、名词。
指自然界。
做宾语等。
……得不能再……
在“得”前“再”后镶嵌上相同的形容词,表示程度达到顶点,是一种夸张的说法。
例如:今天的考试容易得不能再容易了。
凑巧
形容词,表示恰好遇上所希望的事或所不希望的事。
1、作状语,可放在主语前。
例如:我到他家的时候,凑巧他刚从城里回来。
2、作补语。
例如:你来得凑巧,我们大家正想去找你呢。
3、作谓语。
“凑巧”前多有表示程度的“很”、“太”、“真”等副词做状语,或有“得很”、“极了”等表示程度的补语。
例如:这件实在太凑巧了,书店里最后一本书让我给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