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教育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校园安全教育资料学校安全工作是全社会安全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在世界大多数国家中,意外伤害是儿童青少年致伤、致残的最主要原因。
在我国,学龄儿童的意外伤害多数发生学校和上学的途中;而在不同年龄的青少年中,又以15~19岁意外伤害的死亡率最高。
意外伤害不仅造成了大量儿童的永久性残疾和早亡,消耗巨大的医疗费用,而且削弱了国民生产力。
不仅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痛苦和不幸,而且给社会、政府及学校造成巨大的负担和损失。
据调查,1999年~2002年间,北京市共发生学校赔偿经济损失的学生伤亡事故360余起,其中有一半以上学校在处理事故时遇到困难。
因此,校园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内容。
小学生安全一日常规为了加强和规范我校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创建平安和谐校园,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在校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常规。
一、到校1.学生在上学路上注意安全,横穿马路(过十字路口)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按时到校。
2.进校后不大声喧哗,有秩序进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走,步履轻捷,不奔跑,不影响他人。
3.有病有事不能到校上课的,必须及时做好请假手续。
事先不能请假的必须在当天早晨与班主任进行电话联系,做好口头请假,事后补办手续。
二、晨间1.学生到校后开展晨读活动,不得在校园内随意活动,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2.学生晨读活动时间要服从班级管理,不得大声喧哗。
3.大课间活动时,严格遵守活动纪律,路队整齐,活动有序,不得离开指定区域自由活动。
三、上课1.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同学学习,不随意离开教室。
排队进出专用教室上课,要求队伍整齐不喧哗,无特殊原因,不得留在教室。
2.体育课穿好运动服装,不穿硬底鞋、拖鞋、有病事先请假,听从教师指导,不做与课内无关的危险动作,如身体不适应事先向体育老师报告情况,不要参加剧烈运动。
开展实验活动时,要遵守实验规则,在老师指导下开展实验。
3.有病有事需要离开学校,需征求班主任同意,由班主任开具书面请假证明方可离校。
四、课间1.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走,不得在教学区内追逐打闹或大声喧哗,文明休息。
2.不得爬教学楼窗户,头不可伸出栏杆做危险活动,不攀爬校墙和其他高于三米的建筑及设施,不顺楼梯栏杆向下滑行或跳跃。
3.在没有体育教师指导、看护和其他同学保护下,不擅自使用体育器材进行游戏或锻炼,不私自挪动体育器材。
五、中午1.文明就餐,及时搞好卫生,将餐具及时、安全、有序地放置在指定区域。
2.注意饮食卫生,不饮用冷水和生水,不食用对健康不利的食品。
3.午休时,不到不安全的地方活动,不玩危险性游戏。
六、放学1.排队后离校,回家路上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
2.按时回家,安全到家后先向家长打招呼。
3.参加放学后补课或训练的学生,事先要告知家长,补课或训练结束后及时回家,不得逗留。
七、其它1.学生不得与社会闲散人员交往,不得佩戴金银手饰,不带贵重物品进入校园,不得携带棍棒、管制刀具、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等进入校园。
2.学生在遇有下雨、沙尘等恶劣天气时不得私自离校,下雷雨时,任何人不得到大树、高墙、电线杆或桥下避雨。
3.学生如有特殊病史需向班主任说明,由学校备案;学生在校期间如出现发热、高烧不退等传染病疑似病症时,要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到医院就诊。
4.教室内用电器不得随意开关,不得搬动用电器或用湿抹布擦拭。
5.学生不得参加校内外一切灭火、抗洪等抢险行动,在灾害发生时,全体学生要在教师和有关人员的安排下,主动远离灾害现场,尽可能避免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校园常见的安全事故不当活动事故学生在课余时间相互追逐、戏耍、打闹时不掌握分寸和方式方法,使用笔、石子、小刀、玩具等器械造成的伤害。
挤压、践踏事故放学和下课时在楼道、门口等黑暗和狭窄的地方互相争先而造成的挤压、践踏等事故。
学校楼房走廊栏杆的高度不符合要求;校园设深水池;体育设备不定期检查、维修、更换,有些危房在带病使用;校园设施老化。
交通事故不走人行道、随意横穿马路、强行超道、高速骑车等造成的交通事故。
乘座货车或超载车辆而造成车翻人伤亡的事故。
体育活动事故体育活动或课上不遵守纪律或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随意,体育器械使用时不得要领而造成的伤害。
劳动或社会实践事故在劳动或社会实践中安全意识差,操作不熟练或不按要求操作而造成的伤害。
校园暴力事故学校安全保卫制度不健全,防范措施不得力,学生受到校外不法之徒的侵害。
哥们义气拉帮结伙;为小事摩擦使用武力;盲目消费导致偷盗;不良交往拉人下水;少数教师有体罚行为。
消防事故学生取暖、用电、饮食不当而造成火灾、触电、中毒等事故。
一是侥幸心理严重,导致老化的供电线路和设施仍在凑合着使用、消防器材不足、楼房过道设计不符合消防规定等等。
二是消防知识缺乏,大多数师生不会使用灭火器,消防课极少上,发生火情更不知如何处理。
三是管理措施松懈,如学生随便使用电器,煤气,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
学生身体特殊事故因学生特殊疾病、特殊身体素质、异常心理状态受到意外冲击而造成的伤害。
自然灾害事故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差,遇到暴风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无法有效防卫造成的伤害。
卫生事故学校卫生管理重视不够,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条件落后,卫生设施差等问题仍很突出,已成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隐患。
设施事故学校没有定时检查设施,导致学校里存在许多安全隐患。
校园安全小常识在教室内活动应怎样注意安全在教室内活动,有许多看起来细微的事情值得同学们注意,否则,在教室里也同样容易发生危险。
以下就是几个同学们需要注意的几点:1. 防磕碰。
目前大多数教室空间比较狭小,又置放了许多桌椅、饮水机等用品,所以不应在教室中追逐、打闹,做剧烈的运动和游戏,防止磕碰受伤。
2.防滑、防摔。
教室地板比较光滑的,要注意防止滑倒受伤;需要登高打扫卫生、取放物品时,要请他人加以保护,注意防止摔伤。
3.防坠落。
无论教室是否处于高层,都不要将身体探出阳台或者窗外,谨防不慎发生坠楼的危险。
4.防挤压。
教室的门、窗户在开关时容易压到手,也应当处处小心,要轻轻地开关门窗,还要先留意会不会夹到他人的手。
5.防火灾。
不带打火机、火柴、烟花爆竹、小鞭炮等危险物品进校园,杜绝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
6.防意外伤害。
不带锥、刀、剪等锋利、尖锐的工具,图钉、大头针等文具,使用时必须有老师指导,用后应妥善存放起来,不能随意放在桌子上、椅子上,防止有人受到意外伤害。
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能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神集中、精神饱满。
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跳跳绳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游泳时注意什么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
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
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有暗流、淤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场所。
来往船只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运动.可以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上体育课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
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
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产生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
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手榴弹、铅球、铁饼、标枪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行动,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这些体育器材有的坚硬沉重,有的前端有尖利的金属头,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
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单、双杠和跳高训练时,器材下面必须准备好厚度符合要求的垫子。
如果直接跳到坚硬的地面上,会伤及腿部关节和后脑。
做单、双杠动作时,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做双手提杠时不打滑,避免从杠上摔下来,使身体受伤。
5.在做跳马、跳箱等跨跃训练时,器材前要有跳板,器材后要有保护垫,同时要有老师和同学在器材旁站立保护。
6.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7.参加篮球、足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
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参加运动会注意要点运动会的竞赛项目多、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参加人数多,安全问题十分重要。
1.要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调度指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没有比赛项目的同学不要在赛场中穿行、玩耍,要在指定的地点观看比赛,以免被投掷的铅球、标枪等击伤,也避免与参加比赛的同学相撞。
3.参加比赛前做好准备活动,以使身体适应比赛。
4.在临赛的等待时间里,要注意身体。
5.临赛前不可吃得过饱或者过多饮水。
临赛前半小时内,可以吃些巧克力,以增加热量。
6.比赛结束后,不要立即停下来休息,要坚持做好放松活动,例如慢跑等,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
7.剧烈运动后,马上不要大量饮水、吃冷饮,也不要立即洗冷水澡。
行走时要注意交通安全同学们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正是一天中道路交通最拥挤的时候,人多车辆多,必须十分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