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术简要概述

心肺复苏术简要概述

• CPR2005指南构成完整“生存链” 。
时间就是生命——早起动
• 早评估病情、早呼救、早到达 •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阿斯综合征”发作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
心肺复苏的“黄金8分钟”
心跳骤停成功复苏不可能
对策:
实施“目击者”培训计划 急救前移
完善急救网络的快速反应机制 对社康医疗中心人员普及培训
目标:
队伍专业化
技术规范化
信息网络化
急救社会化
关键:“早”
时间就是生命
核心:“救”
复苏流程化 技术规范化 操作标准化
心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突然丧失(常伴短阵抽搐)。 2. 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4.瞳孔散大。 5.面色紫绀或苍白。
B1、判断呼吸
一看、二听、三感觉: 看:胸部或腹部有无起伏。 听:口、鼻有无呼吸声音。 感觉:口鼻有无呼吸气息。
感觉没有呼吸,即可人工呼吸
10 Sec内完成判断
B3、口对口呼吸要点
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 吹气方法:深吸气、口包口密闭缓慢 吹气 吹气时间: 1秒左右,见胸廓起伏
吹入气量:500--700ml
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 关,每延误一分钟抢救成功率降低10% 心搏骤停1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90% 心搏骤停4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60% 心搏骤停6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40% 心搏骤停8分钟内实施——CPR成功率约20%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后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C4、心跳骤停判断(非专业)
经两次人工呼吸病人仍无反应 (无意识、运动)
临终呼吸可视为心跳停止 立即做胸外按压 时间10秒内完成
C4、心跳停止判断(专业)
给予两次人工呼吸后观察循环体征
意识、呼吸、活动、脉搏
无循环体征——立即胸外按压
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 及甲状软骨突出处,然后向 旁滑移 2-3厘米,在胸锁乳 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搏 动
A6、开放气道:托颌法
(头颈部外伤)
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 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 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 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CPR第一阶段—第一个ABCD
B:口对口呼吸
潮气量大: 正常人潮气量500ml
含氧量足: 空气中含氧21% 呼出的气体氧含量17% 迅速、简便、有效
有效标准:胸部抬起
吹气后、松鼻、离唇、眼视胸部、吸气
吹气/按压比例2:30
缓慢吹气,扩张蒌缩的肺,减小胃膨胀: 膈上升、防止食物反流误吸
B4、口对鼻呼吸
指征:口腔外伤,牙关紧闭 方法:仰头抬颏,封闭口腔
口包鼻吹气
B5、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婴儿 儿童)
第一阶段—第一个ABCD
C:胸外心脏按压
——胸外心脏按压形成人工循环 是心搏骤停后唯一有效方法
正式发表 2005 – 修订CPR及ECC指南。
CPR2000囯际指南,经五年实践,国际复 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2005在美国达拉斯依 据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评价,按照循证医 学的程序修改,推出CPR2005国际指南。
生存链
早期启动 早期CPR 早期除颤 早期ACLS
• “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唯 一有效途径。
A4、开放气道:
头偏向一侧 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 压头抬颏开放气道 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 微弱或喘息样呼吸得到改善 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
A5、开放气道:压头抬颏法
徒手开放气道安全有效方法 一手掌压前额,另一手食指中
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
力头后仰 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 联线与地面垂直 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 道
触摸肱动脉
C5、胸外心脏按压要领 有力、连续、快速
按压部位 按压深度 按压频率 按压姿势 按压方式
患者仰卧于硬板 床或地上,如为软床, 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 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 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 时间
C6、按压部位
一只手的食、中 指放在肋缘下
沿肋骨缘向上滑 到胸骨底部(剑 突处),把另一 只手掌根靠在手 指上(胸骨下半 部)
心肺复苏(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病人 采取的恢复循环和呼吸功能的 一系列措施。
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体外所实施的一些基 本急救操作(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 工呼吸)迅速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伤 病员。
心肺复苏目的是为达到心肺脑复苏、完 全恢复机体功能。
历史
1992 – AHA CPR指南 2000 – 第一部国际CPR及ECC指南
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
基本生命支持
基本生命支持(BLS)系指心肺复 苏操作最简单但非常重要的一组方法, 其目的是现场抢救,为病人提供最低限 度的脑、冠脉等重要器官组织供血,争 取时间以得到进一步治疗。
详情>>>
CPR第一阶段——ABCD四步法
A:开放气道(一组技术)
判断:要否开放气道 呼救:启动EMSS 体位:复苏位(仰卧位) 开放气道:贯穿复苏始终
• A1、 判断意识
轻拍或摇动双肩 靠近耳旁呼叫: “喂,你怎么了!” 无反应:指压人中 穴仍无反应:立即 行动10秒钟内完成 (1001——1010)
• A2、高声呼救
如意识丧失,应立即呼救 “来人呐!救命啊!!” 让来人准备急救药品器械 拨打仰卧位 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
心肺复苏术
无锡市急救中心
心室的颤动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问题1—缺少合格的复苏者
普遍缺乏正规、严格、系统的培训 知识、理论、技术老化 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 对策:基本功、必修课全员普及
问题2 ——“生存链”存在 “黄金5分钟”空档
95%的猝死病人发生在院前 医务人员到达现场5~10分钟 没有初始的CPR
• CPR三个阶段——ABCD四步法
• 第一阶段——第一个ABCD
(初级生命支持、BLS)公众普及 A:气道开放、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D、除颤
•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 加强阶段ALS)专业人员普及 A:气管插管 B:正压通气 C:循环加强 D:监护、药物应用
• 第三阶段——第三个ABC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