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快速作文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指导
高考语文快速作文并列式议论文写作指导
友劝他不要写小说,全心全意考功名,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要证实自
己的价值。于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颠峰之作问世了。于是,一个失
意文人终于懂得了怎样去把握人生,呈现生命的价值。
上天赐给我们的时间是多少?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只要珍惜
2
时间,让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勇于挑战,不畏挫折,以此来增加属于自 己的时间的厚度。
6
择。所以写作议论文时,可考虑从正反两面打开思路。 六、小练习 1 、以《 “这山望着那山高 ”新解》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请列出分
论点。 中心论点确定为,提倡 “这山望着那山高 ”的精神。 ① ② ③ 2 、以 “留一道缝隙 ”为话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请列出分论点。 中心论点:在生活中应该留一道缝隙。 ① ② ③ “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超人脱下他的袍子后也只是个会从马背上摔下导致瘫痪的普通
须知道,当把金球奖的 “最佳导演奖 ”和世界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双 双揽入怀中之后, “超人 ”克里斯托福·里夫,最庆幸(不再是演员的) 的就是在那场不幸发生之后,让自己的思维转了个弯。
何妨让思维转个弯。 【简评】 什么叫 “转个弯 ”?怎样 “转个弯 ”?为什么 “转个弯 ”?议论文讲究 论述、思辨,在这一点上本文显得高人一筹。本文不是从材料写起,而 是在第 2段中把 “格林兄弟 ”的故事当作事例加以转述。这亦体现了作者 避免走进套路的高明、智慧。两个分论点 “困厄接踵,无所建树,何妨
11
拒绝平庸带给我们多少摄人心魄的震撼。 当梵高死后画作在 200年 后公开,世界为之
惊艳。真正好的作品不会因为一时的世人无法接受而永被湮没, 而真正与平庸斗争的战士却
已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只立于历史的另一边,颔首微笑。 诗人北岛喝出: ?告诉你吧, 我不相信! ?拒绝成见, 拒绝既定规则, 拒绝那最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平庸。 让每一颗星在夜空闪出最亮的光泽,让拒绝平庸的光芒似太阳普 照真理人间。 【简评】作者以梵高的三幅画作为行文线索展开,以《麦田里的 乌鸦》论证要拒绝平庸,以《向日葵》论证拒绝平庸要有极大的勇气, 以《紫鸢尾》 论证拒绝平庸要有一定的才情, 这样层层推进, 构思严谨。 作者阅读而广,涉猎丰富。文中所运用的不但有绘画方面的素材,还有 北鸟的诗歌《回答》,金庸的武侠小说等,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念花开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颗充满善意的种子, 每个人都是愿意向善的,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渐渐忘了善良的本 性,而这个社会缺少的正是这种人性的温暖。
要直捣黄龙府,打得金人惊叹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如一朵开得
正艳的花被狂风吹落,短短的生命却是浓缩的精华,较之碌碌无为空活
百年的人,其时间岂只厚百倍!
1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自我。
年少的班超由于家境贫寒,只能替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面
对岁月的流逝,他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该拥有的,人生纵使
拒绝平庸需要一定的才情。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轻易地说出 ?拒绝平庸 ?,因为拒绝就表明你决
定为这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带来不一样的色彩。梵高做到了,他挥动画笔带来一幅幅
令人惊艳的画。我领略过《紫鸢尾》的风采,这种形态奇特的花是法国
国花,原本是优雅高贵的,而梵高却画出山间一丛鸢尾的凋零枯败,拥
挤,杂乱,是繁盛之后的意兴阑珊,别有一种妖治的美。
同,不愿在原有假设上让步,让思维转个弯,终究把 “氯气的发现者 ”这
一称号拱手让人。人生极长又极短,岁月不会容许你做那个徒劳地把巨
石重复推到山顶复又使其滚回谷底的薛西弗斯。让思维转个弯,无用功
只会降低生命机械的输出功率。
郁悒幽囚,悲天悯人,何防让思维转个弯。
当人人都在 “恨不能挂长绳于西天,系此西飞之白日 ”时,麦克阿
于是当道边柳絮吐白,上下纷舞,不妨放下心中执念的 “草木也知 愁,韶华竟白头 ”,让思维转个弯, 相信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
于是当名缰利锁桎梏了周围的人,不妨放下心中坚信的 “知其不可 而为之 ”,让思维转个弯,庄周的 “知其不可而安之若命亦不失为一种人 性的率真与可爱,意气的豁达与豪迈。 ”
10
他是清凉的风。 他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印象画风。 不同于莫奈的温和宁静,
不同于塞尚的写实平稳、梵高更以最不循规蹈矩的精灵,在艺术的殿堂
自由舒展,发挥自己无与伦比的创作激情。
他彷徨过。画作因为格格不入时代的洪流而一幅也卖不出去。没
有 其它技能的梵高难以生存。幸而有弟弟提奥,他的无私奉献与支持
始终支撑着梵高努力与这个平庸的画界做斗争。
5
(2)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获取教训) (3)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学会珍惜) 五、提炼分论点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横向结构本论部分由几个并列分论点组成,那么我 们如何提炼分论点呢? 1 、条件分析法 指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 “条件 ”即 “因果分析 法”。此种类型主要从 “怎么办 ”的角度来设立分论点。 2 、横向比较。 在论证中往往少不了横向的比较,或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比较, 或进行同龄人之间的比较; 或进行各国之间对同一个事情采用不同方法 得到不同结果的比较 ,, 从而有力地论证作者自己提出的论点。 3 、由此及彼法。 横向比较讲的是同一事物的横向联系,由此及彼是指某一事物与 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即这一事物的发展或静止对他事物的影响。 4 、正反论证法。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因为任何事物都具备正、反两面的因素, 当读者完全认识事物的正反面时, 就会做出最正确 ( 即作者所主张 ) 的选
时间的厚度需要自己增加。时间无限,加倍浓缩,我们的人生就 不会是过眼云烟,我们就会抒写出人生的传奇!
【简评】 本文,标题新颖,有内涵,行文中多处点题,紧扣中心。作者在 第一段就点明中心论点,然后使用 “条件分析法 ”从“怎么办 ”的角度提炼 出并列的三个分论点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 打造精彩的人生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敢于憧憬未来,不断挑战 自我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 前进 ”,结尾再次点明主旨,结构严谨,是一篇典型的横向并列结构的 议论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 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不仅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 的缜密,同时也更容易得到阅卷者的认可。议论文这种文体的写作培养 则更显重要。 对于中等水平的考生来说, 横式结构的议论文, 结构简单, 思路清晰,便于掌握。对于阅卷老师来说,降低了阅卷难度,也比较青 睐这类以论文模式。平时写作训练,应把这类议论文写作,当做重点。
人,然而演员克里斯托福· 里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期中让思维转弯, “禁‘
7
止通行 ’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
有些事单凭一腔热血和一份坚执是无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
远无法找出那些传说和人类发展史的关系, 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适合儿童
阅读的童话。这种时候,让思维转个弯,也许你能看得见成功的彼岸草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要能够勇敢面对坎坷,向认定的目的地前
进。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价值
的理解。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屡试不中,生活贫苦,始终在贫
困线上挣扎,面对一次次打击,蒲松龄从没放弃书写《聊斋志异》。好
4
三、使用横向并列式结构要注意的几点 第一,要考虑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时间关 系。 第二,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应在段首作中心句。 第三,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 第四,分论点角度要统一、不能交叉包容。 四、举例 1 、《谈意气》 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有自己的意志和气概,要意气风发。 分论点:(从意气的作用角度设置) (1)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情感) (2)人有意气,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行动) (3)人有意气,就摧不垮,压不倒(意志) 2 、《品读人生》 中心论点:只要你细细品读,人生这杯 “白开水 ”会变成一杯香醇 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 分论点:(从品读内容的角度设置) (1)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汲取营养)
没有大志也不该整天只抄抄写写。于是他将笔重重一掷,说:
“大丈夫
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死在书房里呢。 ”便演绎出了
出使西域的传奇人生。而他所做的,就是瞄准着理想目标,时时刻刻把
握着时间,付出行动。试想,倘使没有那千钧一力的一掷,历史便少了
一段传奇,而班超纵使长命百岁,也只会一辈子哀叹人生无味的。
3
注意从下面两个角度入手: 1 、了解议论文结构的横向模式。 2 、进行横向发散性思维训练,学会灵活运用横向模式展开议论。 一、议论文横向并列式结构的基本特征 议论文的并列式结构,即横向模式,就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并 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总论点加以论述, 即论述部分是由并列的几个分 论点的论述组成的。并列式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 次。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的关键,是能够对一个总论点从不同的侧面来加 以认识,并能够并列地排出几个能说明总论点的分论点来。 二、横向并列式结构的优点 首先,能使文章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议论文重在阐明道理,而 要说明某个问题,如能分成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往往可以使议论显得 有条不紊,多而不乱。 其次,从议论的力度和效果来看,采用横向结构往往能使议论气 韵酣畅,有如重浪排阔,给读者造成强烈印象,从而增强了议论的说服 力。 再次,议论时恰当合理地采用横向结构,能显示出作者在特定的 思维范围内的不同指向的深度开掘,体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
无踪。面对这, 我们不要感喟人生易逝, 岁月难留, 我们要能把握时间,
增加时间的厚度,让自己的人生厚重有分量。
要增加时间的厚度,就不要哀叹生命的短暂,要打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