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复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毛概复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一、单选题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江泽民B.毛泽东C.胡锦涛D.邓小平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B. 举办世博会C.汶川地震D.举办奥运会3.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 政治问题B.社会问题C.外交问题D.发展问题4.2004年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毛泽东思想5.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 十七大B. 十六大C. 十四大D. 十八大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B. 国际金融危机C.经济全球化D.政治多极化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经济升级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C.改善投资D.发展金融8.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和创新B.加大投入C. 科技人才D.经济环境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B. 综合国力增强C. 文化繁荣D.保障和改善民生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 经济增长型B.文化繁荣型C. 政治昌明型D.环境友好型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 改革开放B.社会建设C. 文化建设D. 政治建设12.()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推动文化繁荣C建设和谐社会 D 建设美丽中国13.()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A 以物为本B 以人为本C 以自然界文本D 以经济为本14.()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A 经济全面增长B 统筹兼顾C 全面协调可持续D 党的领导15.()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A 良好生态环境B 良好文化氛围C 坚实经济基础D 人口素质16.()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A 实事求是B 依法治国C 统筹兼顾D 以人为本17.()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A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B 城镇化C 乡村振兴D 生态文明18.()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

A 人民民主B 党的领导C 依法治国D 以德治国19.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好、发展好适合()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A 世情B 我国国情C 时代潮流D 人类大势20.()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广泛性、包容性。

A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B 政治协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族区域自治21.坚定不移地推进()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A 以德治国B 依法治国C 政治协商D 人民当家做主22.当今时代,()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A 文化B 经济C 政治D 社会2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改善民生C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D 以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24.()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 文化软实力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党的领导25.()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A 经济建设B 文化建设C 生态文明建设D 党的建设26.()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毛泽东思想27.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

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历史唯物主义D 辩证法28.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把()推进到新境界,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

A 党的思想理论体系B 毛泽东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邓小平理论29.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A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 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人口大国D 经济社会发展滞后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A“非典” B环境污染C新的阶段性特征 D 发展的重大问题31.2003年7 月,胡锦涛在全面总结抗击()时明确指出:“我们要更好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A 非典斗争经验B 奥运举办经验C 环境督查经验D 生态文明建设经验32.以人为本的“人”,是指(),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

A 政府官员B 人民群众C 企业家D 网红明星33.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 资源环境承载力B 经济增长需要C 消费需要D 自然的极限34.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A 以人为本B 实干兴邦C 解放思想D 四个意识二、多选题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是什么()A.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B.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C.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2.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A. 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B.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C.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3.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A. 第一要义是发展B. 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C.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以()为主体。

A 工人B 农民、C 知识分子D 私营企业主5.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的文明发展道路。

A 经济增长第一B 生产发展C 生活富裕D 生态良好6.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A.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B.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C.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D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的有机统一。

A 党的领导、B 人民当家作主C 依法治国D 群众自治8.要倡导(),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 富强、B 民主、C 文明、D 和谐9.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A 生活富裕B 充满活力、C 安定有序、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0.新形势下,党面临的“主要考验” :()A 执政考验、B 改革开放考验、C 市场经济考验、D 外部环境考验。

三、判断题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之一。

2.科学发展观对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4.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唯GDP 论”。

()5.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搞多党轮流执政,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

()一.单选题1-10 CADCBABADD 11-20 AABCACAABA 21-30 BAAADCCCBC 31-34 ABAC二.多选题1. ABC2.ABCD3.ABCD4.ABC5.BCD6.ABCD7.ABC8.ABCD9.BCD 10.ABCD 三.判断题1.√2.√3.√4.×5.×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