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表示法主要由型号、规格及标准编号这三个部分组成。
1.型号的含义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及电力电缆的型号主要由以下七部分组成:有些特殊的电线电缆型号最后还有派生代号。
下面将最常用的电线电缆型号中字母的含义介绍一下:⑴类别、用途代号A-安装线B-绝缘线 C-船用电缆K-控制电缆N-农用电缆 R-软线U-矿用电缆Y-移动电缆 JK-绝缘架空电缆M-煤矿用ZR-阻燃型 NH-耐火型ZA-A级阻燃ZB-B级阻燃 ZC-C级阻燃WD-低烟无卤型⑵导体代号T—铜导线(略) L-铝芯⑶绝缘层代号V—PVC塑料YJ—XLPE绝缘X—橡皮 Y—聚乙烯料F—聚四氟乙烯⑷护层代号V-PVC套Y-聚乙烯料N-尼龙护套P-铜丝编织屏蔽P2-铜带屏蔽L-棉纱编织涂蜡克Q-铅包⑸特征代号B-扁平型R-柔软C-重型Q-轻型G-高压H-电焊机用S-双绞型⑹铠装层代号2—双钢带 3—细圆钢丝4—粗圆钢丝⑺外护层代号1—纤维层 2—PVC套3—PE套2.最常用的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及电力电缆的型号示例V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VLV—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YJV22—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KVV—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控制电缆227IEC 01(BV)—简称BV,一般用途单芯硬导体无护套电缆227IEC 02(RV)—简称RV,一般用途单芯软导体无护套电缆227IEC 10(BVV)—简称BVV,轻型聚氯乙烯护套电缆227IEC 52(RVV)—简称RVV,轻型聚氯乙烯护套软线227IEC 53(RVV)—简称RVV,普通聚氯乙烯护套软线BV—铜芯聚氯乙烯绝缘电线BVR—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BVVB—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扁型电缆JKL YJ—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YC、YCW—重型橡套软电缆YZ、YZW—中型橡套软电缆YQ、YQW—轻型橡套软电缆YH—电焊机电缆BLHV—铝合金聚氯乙烯绝缘电线线管的代号及敷设方式一、线管的代号SC:焊接钢管,TC:电线管,PC:硬质塑料管,CT:电缆桥架,CP:金属软管,SR 钢线槽RC:水煤气管二、导线敷设部位:SR:沿钢索敷设,CLE:沿柱或跨柱敷设,WE:沿墙面敷设,CE:沿天棚面或顶棚面敷设ACE:在能进入的吊顶在敷设,BC:暗敷设在梁内,CLC:暗敷设在柱子内,WC:暗敷设在墙内FC:预埋在地面内,CC:暗敷设在顶板内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00DX001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规定:线路敷设方式标注:穿焊接钢管敷设:SC穿电线管敷设:MT穿硬塑料管敷设: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电缆桥架敷设:CT金属线槽敷设:MR塑料线槽敷设:PR用钢索敷设: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穿金属软管敷设:CP直接埋设:DB电缆沟敷设:TC混凝土排管敷设:CE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暗敷在梁内:BC沿或跨柱敷设:AC暗敷设在柱内:CLC沿墙面敷设:WS暗敷设在墙内: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吊顶内敷设: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JDG--紧定式电线管,KBG--扣压式电线管一,导线穿管表示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的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3.规格规格又由额定电压、芯数及标称截面组成。
电线及控制电缆等一般的额定电压为300/300V、300/500V、450/750V;中低压电力电缆的额定电压一般有0.6/1kv、1.8/3kv、3.6/6kv、6/6(10)KV、8.7/10(15)kv、12/20kv、18/20(30)kv、21/35kv、26/35kv等。
电线电缆的芯数根据实际需要来定,一般电力电缆主要有1、2、3、4、5芯,电线主要也是1~5芯,控制电缆有1~61芯。
标称截面是指导体横截面的近似值。
为了达到规定的直流电阻,方便记忆并且统一而规定的一个导体横截面附近的一个整数值。
我国统一规定的导体横截面有0.5、0.75、1、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500、630、800、1000、1200等。
这里要强调的是导体的标称截面不是导体的实际的横截面,导体实际的横截面许多比标称截面小,有几个比标称截面大。
实际生产过程中,只要导体的直流电阻能达到规定的要求,就可以说这根电缆的截面是达标的。
4.标准编号我们现在生产的电线电缆绝大部分国家或行业都有明确的标准规定的,主要的目的当然为使设计、使用统一。
我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与我公司生产产品相关的电线电缆标准编号。
⑴GB 5023-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⑵JB 8734-199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和软线⑶GB 5013-1997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⑷GB/T 12706-2002额定电压1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⑸GB/T 9330-198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5.举例说明⑴VV-0.6/1 3×150+1×70 GB/T 12706.2-2002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0.6/1kv,3+1芯,主线芯的标称截面为150mm2,第四芯截面为70mm2。
⑵BVVB-450/750V 2×1.5 JB 8734.2-1998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扁型电缆,额定电压为450/750v,2芯,导体的标称截面为1.5mm2。
⑶YJLV22-8.7/10 3×120 GB/T 12706.3-2002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额定电压为8.7/10kv,3芯,主线芯的标称截面为120mm2。
6.电缆主要材料⑴铜丝:采用电解铜作为原料,经连铸连轧工艺制成的的铜线称为低氧铜线;经上引法制成的铜线称为无氧铜线。
低氧铜线含氧量为100~250ppm,含铜量为99.9~9.95%,导电率为100~101%。
无氧铜线含氧量为4~20ppm,含铜量为99.96~9.99%,导电率为102%。
铜的比重为8.9g/cm3。
⑵铝线:用作电线用的铝线都要进行退火软化过。
用作电缆用的铝线一般不用软化。
电线电缆用的铝的电阻率要求达到0.028264Ω.mm2/m,铝的比重为2.703g/cm3。
⑶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塑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础,加入各种配合剂混合而成的,如防老剂、抗氧剂、填料、光亮剂、阻燃剂等,其密度为1.38~1.46g/cm3左右。
聚氯乙烯材料的特点:力学性能优越,耐化学腐蚀,不延燃,耐候性好,电绝缘性能好,容易加工等。
聚氯乙烯材料的缺点:①燃烧时有大量有毒的烟雾发出;②热老化性能差。
聚氯乙烯有绝缘料与护套料之分。
⑷聚乙烯(PE):聚乙烯是由精制的乙烯聚合而成的,按密度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密度聚乙烯(M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为0.91~0.925g/cm3;中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为0.925~0.94g/cm3;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为0.94~0.97g/cm3。
聚乙烯材料的优点:①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强度高;②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介电常数ε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小;③富于可挠性,耐磨性能好;④耐热老化性能、低温性能及耐化学稳定性好;⑤耐水性能好,吸湿率低;⑥用它制作的电缆质量轻,使用敷设方便。
聚乙烯材料的缺点:①接触火焰时易燃烧;②软化温度较低。
⑸交联聚乙烯(XLPE):现在电缆行业使用的主要有二种类型的交联聚乙烯。
一种是以硅烷作交联剂的,叫硅烷交联料,主要应用在低压电线电缆的绝缘层上。
另一种是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交联剂的交联聚乙烯料,其主要是由聚乙烯、交联剂和抗氧剂组成。
主要应用在中、高压电缆的绝缘层上,对绝缘耐压等级越高,要求纯净度就越高。
DCP是一种过氧化物,温度越高,分解越快,其分解后就会催化聚乙烯起交联反应。
DCP在常温下也会分解,不过分解速度很慢,但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温度超过125℃时)会快速分解。
硅烷交联剂也有同样的性能,但它还需要有水来作助剂,才能起到完全的接枝反应。
现在的硅烷交联聚乙烯市场上主要有二种类型,一种叫一步法,一种叫二步法(这种叫法与学术上的硅烷交联叫法不同)。
一步法的绝缘料是交联剂与催化剂已预先混好,也有叫成共聚物法料;二步法料是分A料与B料,在生产前将A、B料拌匀。
一步法的料贮藏时间很短,二步法的料主料与催化剂料分开,所以贮藏时间较长,但混合后的料必须要马上用掉。
另外,硅烷交联料中还可以加入碳黑母料,起到耐气候作用,用在绝缘架空电缆系列产品中。
交联聚乙烯材料的优点:电气性能比聚乙烯还优良;其机械性能比聚乙烯好,所以应用比聚乙烯广泛。
软化温度比PVC高,电缆正常的运行温度能达到90℃。
缺点是加工困难,易燃烧。
7.工序中产品质量要求、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公司各工序的产品质量要求、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公司颁发的《各工序检验规程》、《各设备操作及安全规程》中有详细的规定。
作为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操作岗位的相关知识。
再通过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成为一名合格的操作员工。
8.检验及测量⑴检验的重要性下面来讲一讲检验的重要性。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市场营销的根本。
电线电缆的产品质量主要由几大因素组成?概括来讲,有原材料、设备、工艺、制造技术及检验等这五大主要因素。
大家经常听说是这样讲的: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这实际上是一句典型的中国哲学家讲的哲理。
事实上产品质量制造技术是根本,检验把关是关键。
从五大主要因素来看,原材料的好坏,是否按工艺要求进行加工,制造各环节有没有质量问题,最终成品能否达到要求等都是靠检验人员和操作工根据相应的标准来检验发现的。
我们工厂检验主要有三大环节。
第一个是原材料检验,第二个是工序检验,第三是成品检验。
不要认为检验就是检验人员的事情,其实工序检验中分二块,一块是检验员对工序生产中的半成品进行检验,另一块重要的环节就是操作工进行的自检和互检。
检验员可能只能检查到表面现象,操作工的自检和互检才是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一发现质量问题,马上可以自己进行判断好坏,如果判断不了,可以请检验人员或相关技术人员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