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XX公路隧道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说明一、本项目的技术规范由《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第5篇技术规范和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自备,业主不提供)组成。

若《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第5篇技术规范与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不同,承包人均应遵照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公路工程建设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和规程办理。

二、本项目三材中的水泥要求采用国家主管部门认证的免检产品,钢材要求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产品。

三、现行国家颁布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主要有:(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颁标准(如有新颁标准、规范,则以新的为准)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7、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8、公路工程水泥砼试验规程(JTJ053-94)9、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10、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055-83)1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1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13、公路路基路面现场试验规程(JTJ059-95)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6、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J077-94)17、公路设计规范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8、公路试验规程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公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GBJ92-96)2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22、JTG F30-20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23、JTJ/T037.1-2000 2000-09-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24、JTJ/T019-98 1999-02-01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25、JTJ073-96 公路养护技术规范26、JTJ073.1-200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27、JTJ075-94 1995-01-01 公路养护质量检查评定标准28、ST/T203-9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29、JTJ/T060-98 1999-02-01 工程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30、设计规范见施工图说明,其它按通用技术标准(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交公路[1995]1081号文发《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的其他有关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四)本招标项目所采用的其他国家级、行业和地方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如下: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925. 《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124-886.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7.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9.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0.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11.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12.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13. 《市政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粒料基层质量验收标准》DBJ13-49-2003第501节通则501.01 范围1.本章工作内容包括隧道的施工准备、洞口与明洞工程、洞身开挖、洞身衬砌、防水与排水、风水电作业及通风防尘、监控量测、特殊地质地段施工与地质预报等以及其他有关工程的施工作业。

501.02 材料隧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规定,且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标准规格和质量要求,经检验合格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1.混凝土工程的钢筋、水泥、集料等应符合本规范第403节和410节的规定。

2.砌石工程的石料、水泥砂浆应符合本规范第413节的规定。

3.喷射混凝土所用材料的性能、要求应符合本章第503.06-2条的规定;锚杆一般采用带肋钢筋,应符合本规范第403节的规定。

4.支护用钢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应符合图纸规定,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5.拱架、模板及支架的材料应符合图纸规定和相应的国家标准。

6.防水材料应符合图纸要求和相应的国家标准。

7.防水混凝土应满足图纸关于抗渗的要求,并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的规定。

8.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应达到S6标准,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性能应达到S8标准。

501.03 一般规定1.核对图纸和补充调查(1)施工前承包人要对图纸、资料等进行现场核对,并作补充调查,调查核对隧道所处的位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钻探图表,以及隧道进出口位置和其他相关工程的情况。

(2)调查核实水、电、交通运输及通信设施可利用的情况,当地生产、生活、劳力可以供应的情况。

(3)调查收集当地气象、水文资料。

(4)承包人将调查结果复制一份提交监理工程师,如有建议或改进意见应一并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2.确定施工方案和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承包人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工期要求、施工队伍、机械设备、施工中的现场监控量测等因素,正确选定施工方案,制订施工顺序,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应根据图纸,对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工序安排、劳力组织、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场地布置、监控量测、进度安排、供水、排水、供电、通风、通信和装渣运输方案,以及采用有关安全、质量、技术措施等的规章制度,作出合理计划并提出组织措施和充分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3)承包人将上述选定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必要的图表资料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4)承包人根据批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循环作业,并做好机具选型配套工作和材料的供应保障工作,使施工按预定的计划进行。

3.施工安全(1)承包人对隧道施工安全应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的有关规定,制订安全制度和采取安全措施,并负责检查实施情况,切实做到施工安全。

(2)在施工作业中应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措施,做好通风、照明、防尘、防水、降温和防治有害气体等的措施,保护环境卫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生产安全。

否则,由于承包人未采取各种有效防护措施,或采取的措施不力,从而导致施工人员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或身体健康受到损害,承包人均应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3)承包人应按批准的施工方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工伤事故或工程事故,均不得因施工方案曾获批准而减轻承包人应负的责任。

(4)承包人应根据批准的爆破计划和按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爆破作业,并对所有人身、工程本身及所有财产采取保护措施,对由于爆破造成的任何事故或财产损失承担责任。

(5)施工过程中,应对围岩进行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及反馈信息,合理修正支护参数和开挖方法,指导施工和确保施工安全。

承包人应根据图纸要求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的规定,进行地质及支护状态观察、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锚杆内力及抗拔力量测、地表下沉量测,以及必要的超前地质预报。

另外,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和围岩具体情况,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围岩压力量测等。

所有量测结果都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备查。

超前地质预报可采用声波探测或超前水平岩芯钻探或其他别的有效方法,查明地质情况,完善施工方案。

(6)爆破器材应设专人严格保管,严格领用手续。

对器材应定期进行检查,失效及不符技术条件要求的,不得使用。

对爆破器材的运输、储存、加工及现场使用,必须遵守《爆破安全规程》(GB6722-1996)的有关规定。

(7)在对安全风险大的地质条件下施工或风险大的工程项目,如围岩复杂、塌方、岩爆、涌水、瓦斯、围岩破碎、地下水渗漏以及仰拱基础开挖等,承包人应对此制订预控措施,以便一旦出现险情能及时防止和排除。

(8)承包人或其派出的施工人员应具有在紧急情况下,提出应急措施和组织抢险的能力,以备施工过程中,遇有特殊情况时能及时进行正确处理。

(9)承包人对安全与工程防护,有责任和义务贯彻始终,一直到工程完工经监理工程师确认交验为止。

4.施工过程中,当围岩地质条件发生变化,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审定。

若施工技术需作相应变更时,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对于围岩级别的划分,应符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

监理工程师对围岩变化认可后,承包人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组织,以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

5.监控、通信、照明、通风、消防等的预埋构件应按图纸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正确设置,并切实加以保护,不得受到毁损。

6.承包人应建立自检体系,工程的每道工序都必须进行自检后,方可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

前道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7.施工中除应符图纸及本规范的要求外,还应遵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及《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的有关规定。

501.04 准备工作1.施工测量(1)承包人应配备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员和测量器材,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完成隧道施工前的各项测量工作以及今后工程进行中的测量校对和监控量测工作。

(2)承包人应按《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洞外控制测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一切必要的测量和计算工作,并应将施测采用的方法和精度报监理工作师批准。

(3)承包人应根据合同图纸和有关勘测资料,对交付使用的隧道轴线桩、平面控制三角网基点桩以及标高控制的水准基桩等,进行详细的测量检查和核对,不得有误,并将测量成果报送监理工程师。

任何由于测量原因造成的误差、错误而产生的后果,应由承包人负责。

(4)承包人在放线中除公里桩、平曲线基本桩外,应设置必要加桩;在工程实施中隧道中桩最大间距直线上不得大于10m,曲线上不得大于5m,并明确标出用地界桩、路面和排水沟中心桩、辅助基准点以及其他为控制正确放线的水平和垂直标桩。

(5)承包人应保护好一切基准点和测桩,并予以固定;如遇损坏、遗失、位移等情况,应立即报告监理工程师,同时承包人应自费及时予以恢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