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鞍山市中医院血透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基本要求
1.每个治疗区内需配手卫生设备: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
2.隔离间(区)使用的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等应专用、指定地方放置,并有明确标识;
3.当班护理人员不能同时护理隔离患者和非传染性患者。

(二)相关人员进入血透室的消毒隔离要求
患者
1.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更换。

探视人员
1.严格限制探视人员随意进入血透室。

2.在工作人员允许下进入血透治疗室者必须换拖鞋(或鞋套)。

(三)工作人员操作消毒隔离要求
1.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必须穿工作服、换工作鞋;
2.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3.对不同患者操作,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拭。

(四)环境消毒卫生学监测
透析治疗间、透析准备室、透析液配置室、深静脉留置导管置管室等区域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III 类环境卫生标准。

物品
1.物品表面细菌培养<10cfu/cm2;
2.空气细菌培养<500 cfu/cm2;
3.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10cfu/cm2;
4.每月监测一次。

透析治疗间
1.透析治疗间应在每班患者透析前后开窗通风30分钟;
2.有持续空气消毒装置;
3.透析治疗间应在每日末班后紫外线照射消毒或有效空气消毒60分钟。

血透室
1.血透室的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清扫;
2.物体表面应于每班结束后用至少含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1次。

(五)传染性疾病的监测措施
患者传染性疾病的监测
1.首次在本中心透析及从其它中心转入的透析患者须在第0、3、6月查乙肝、丙肝、梅毒及HIV感染的相关检查。

2.接受过血液制品输注的患者,须在输注后的第3、6月监测上述指标。

3.首次在本中心透析的患者应行胸部X光检查,排查肺结核。

4.维持性血透的患者须每半年复查一次乙肝、丙肝、梅毒及HIV 感染的相关检查及胸部X光检查。

5.对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均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

工作人员传染性疾病的监测
1.血透中心的工作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乙肝、丙肝、梅毒、HIV 感染的相关检查及胸部X光检查;
2.对乙肝表面抗原和抗体均阴性者应注射乙肝疫苗;
3.所有工作人员的上述检查应有详细的登记记录。

(六)透析机
透析机表面的消毒情况
1.每班结束后用含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1次;
2.如遇血液污染透析机,应立即用含1500mg/L浓度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除血迹,再用含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透析机内部管路消毒
1.每班治疗结束后必须消毒透析机(热消毒或化学消毒);
2.透析机内部采用化学消毒者,至少每周一次测定水路中消毒液残留量,且必须小于允许浓度(余氯<0.1mg/L,过氧乙酸<1ppm,甲醛<10mg/L)。

(七)水处理系统的消毒、冲洗与透析用水质量控制
反渗机的消毒、冲洗及消毒液残留物浓度测定
1.至少每3个月消毒一次(0.2%过氧乙酸溶液抽吸15-30分钟),浸泡30分钟,彻底冲洗60分钟;或采用随机推荐的规范消毒方式);
2.如行化学消毒,必须进行消毒液残留物浓度监测,过氧乙酸残留物浓度<1ppm;
3.每日监测并记录反渗水电导度(<10us/cm),每天至少记录一次;
4.反渗膜至少每三年更换一次。

密闭储水罐和供水管路的消毒、冲洗及消毒液残留物浓度监测
1.每月消毒一次(0.2%的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再用至少5倍储水罐容积的反渗水彻底冲洗储水罐体和供水管路;或采用其它规范的消毒方式);
2.如行化学消毒,必须进行消毒液残留物浓度监测,过氧乙酸残留物浓度<1ppm。

软化树脂罐的维护
1.必须随时加盐达到饱和状态;每半月彻底冲洗盐罐一次;
2.每周监测一次水硬度(再生后水硬度<17pmm)及游离氯(<0.1mg/L)并记录;
3.阳离子交换树脂至少每二年更换一次。

活性碳罐的维护
1.每周至少自动冲洗2次;
2.每周监测余氯一次(<0.1mg/L);
3.活性炭至少每年更换一次。

砂滤罐的维护
1.每日反冲一次;
2.每年更换一次。

再生装置
每二天再生一次。

精密过滤器
1.精度:5-10um;
2.每二月更换一次
化学污染物测定
在反渗水进入透析机的位置每年监测一次化学污染物的浓度(2004年AMMI标准,见附表一)。

反渗水细菌和内毒素监测
1.每月在反渗水进入透析机的位置留取标本监测细菌培养(细菌菌落<200cfu/ml);
2.每三月在同一部位留取标本监测内毒素浓度(内毒素<2EU/ml);
3.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上述指标一次。

(八)透析废水的排放
透析废水必须排入医院医疗污水系统
(九)污染物的分类处理
1.医疗废弃品和生活垃圾分开存放;
2.污染物离开透析中心时必须规范分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