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守旧的教学模式,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打破以往墨守成规的角色界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兴趣;氛围
如何才能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积累,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抛砖引玉。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感的课堂气氛。
”所以说,只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只有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畅所欲言。
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拓展自己的思维,大胆地发言和动手实验,积极主动性才能真正地被挖掘。
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师,往往会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而非责备。
即使学生的行为很出格,教师也不应过度责备,而应该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进行引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会比直接斥责的效果好得多,这样就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同时,学生就会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所教的科目,格外地感兴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1.应用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发展过程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其中的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不在少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收集一些材料,做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生动形象地将一些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
这些新奇的物理现象,往往会出乎学生的意料,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课堂上所讲授的物理知识和规律,都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也不能进行“填鸭式”教育。
这样只会让学生觉得物理死板单调,抽象难懂。
没有兴趣,没有信心,自然学不好物理,课堂效率也无法提高。
所以,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生活情境,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现象和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用一种物理的角度去看世界,认识世界,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布置一些家庭实验,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有趣的现象,演示给家长。
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
3.注重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不仅有着不同的面孔,而且因为各种家庭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一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教学内容和层次梯度上的把握,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上都能有成就感。
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他们本就在物理学习上感觉很吃力,很自卑,教师若还是用好学生的标准要求他们,最后会使学生放弃学习物理,甚至于厌恶物理学习。
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所以在差生的教育上,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提问一些适当简单的问题,并对他们的回答表示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也能在学习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没有捷径,只能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即使这样,我们也完全可以寻求一个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1.预习
在每次上课之前,都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这样不仅能为上课做一些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还能使我们提前确定重点,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就不会觉得听课很吃力了。
同时预习还可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听课
一节课上四十五分钟,其实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我们如何才能将课堂效率达到最大呢?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课前预习,筛选重点、难点和疑点的原因。
同时还要主动地听课,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之间的关系。
3.复习
复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将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应用课上所学到的知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复习中,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将零散的知识内容变成清晰的脉络,从而发现物理知识的规律性。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教师要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学生也应该在良好的客观条件下,把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学习,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在师生良好的互动学习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