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件防控工作讲话0

案件防控工作讲话0

在湖北银监局2014年全省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秦汉锋(2014年3月31日)同志们: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全辖2013年度案防工作,分析当前案防形势,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任务。

一、2013年全省银行业案防工作情况2013年,全省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银监会的部署要求,结合全省银行业案防形势和特点,始终坚持“查防并举,立足于防”的工作方针,强化案防责任落实,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加强案件风险排查,狠抓合规教育,严格责任追究,努力实现了“三个转变”,案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一)由事后的案件风险处置逐渐向事前的案件风险防范转变。

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狠抓案防关键环节,扎紧制度“篱笆”,创新工作方式,加强队伍建设,有效实现了风险关口前移。

一是制度执行严格化。

从监管部门来看,2013年是银监会制度建设年,我局紧紧围绕银监会新出台的“六项制度”,通过发文、办会、检查、约谈等形式,自上而下强力推进实施,并1根据这些制度,全面考核、评价、检查辖内银行机构和各银监分局案防工作水平,使“六项制度”切实落地生根。

我局还代银监会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得到了银监会杜金富纪委书记的充分肯定。

从银行机构来看,各银行机构普遍加大了制度执行力度。

湖北银行建立《总行干部联系制度》,确定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案防领导机制,强化领导责任。

省邮储银行开展“一把手合规一堂课”教育活动,创新培训方式,营造合规文化氛围。

中行湖北省分行实施纪委书记“八个一”报告制度、员工潜在道德风险排查制度和员工日常管理“四个知道、六个报告”等三项管理制度,加强员工管控,从源头上防控案件风险。

省联社积极开展案防知识学习培训,编印《案件防控知识问答》,研发案防知识机考平台,提高员工的案防意识、案防知识水平和防控技能。

二是案防措施创新化。

从监管部门来看,我局以“三个三”为抓手,不断提高案防工作质效。

召开“三会”,年初召开工作会传达上级案防精神、部署全年工作;年中召开座谈会分析形势、查找问题;适时召开案防专题会提示风险,研究案件责任处理和落实。

实施“三查”,对辖内3家市(县)联社、1家分行、1家支行开展现场检查,以查促防;对基层网点5家支行进行随机日常巡查,巡查数量占该行同城支行总数的22.7%,以查促规;对荆门、鄂州2家银监分局案防工作进行了督查指导,以查促改。

开展“三谈”,对发案机构3家高管进行监管约谈,看案情进展情况,提出监管要求;对5名案防工作部门负2责人、支行行长进行尽职谈话,看履职尽责情况,督促责任落实;对6名基层营业网点委派会计、客户经理、柜员进行随机访谈,看制度落地情况,及时提示风险。

从银行机构来看,各银行机构在制度办法,风险排查、教育培训等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如交行湖北省分行创新自查排查机制,以强化“三个联动、四个结合,体现五查五纠”为抓手,持续开展案件防控专项行动。

平安银行武汉分行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按照所在岗位、工作年限、风险防范能力等要素配送不同的风险防范套餐,对运营人员开展阶梯化风险培训,逐步提高员工的风险控制能力。

农行湖北省分行探索建立“平安银行”的常态机制,推出“平安指数”,强化统筹管理,实现了平安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由零散向系统的重大转变。

招商银行武汉分行加强对实习生和合作方驻点人员管理,进一步规范临时性工作人员管理,防范操作风险。

三是队伍建设专业化。

我局党委十分重视全省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去年5月,在整体编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根据案防工作需要,新设立了案件稽查处,配备了5名工作人员,强化了案防队伍建设。

案件稽查处目前是银监会系统唯一专司案件稽查职能的监管处室。

各银行机构也不断配足、配强案防管理人员,充实案防队伍,为做好案防工作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二)由片面的、定性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渐向系统的、定量的科学管理模式转变。

32013年,辖内银行机构结合本单位实际,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案防管理模式和工作方法。

一是在制度设计上,利用系统平台、数据模型,促进案防管理科学化、系统化。

如中行湖北省分行搭建失范行为监控平台,通过操作风险监控分析平台(G-MAP)、稽核监控系统和各业务运行监控系统,对异常资金交易的违规行为、贷款资金异常动向、业务流程等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加强对交易、行为和实物全流程控制。

二是在考核方式上,不仅注重案防结果的考核,还加大对案防过程的考核。

如建行湖北省分行细化案防工作责任,健全案防工作考核,直接将案防工作与分支机构排名挂钩、直接与KPI挂钩,真正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

三是在风险防控上,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全面布控。

如工行湖北省分行建立“三色”评估警示制度,通过对内外部监管监测、检查审计结果及其他信息资料等评估和计量,将一段时期内的操作风险按发生频率和风险程度划分为红色警示区域、黄色提示区域、橙色安全区域,对操作风险进行常态化、量化的动态评估,横向覆盖到各专业条线,纵向延伸到各二级分行、各支行,全面直观反映全行操作风险状况。

(三)由被动的条线个案处置逐渐向高效、有序的案防管理体系转变。

各级监管部门和银行业机构逐渐打破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的思维,从四个层面加强沟通协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4作格局。

一是监管部门内部建立了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处室之间的联动机制。

明确了案件稽查处与机构监管处之间的职责,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形成了“案防部署共商、案件信息共享、案件稽查共处”的工作合理。

二是辖内银行机构建立了各业务条线和合规、监察、内审之间的联动机制。

将业务条线全流程置于职能部门的监督之下。

三是监管部门和银行机构建立监审联动机制。

构建全辖42家金融机构、12个银监分局以“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的案防工作网络,形成渠道畅通、纵横交错、相互制约的案防工作网络。

四是银行业与外部公、检、法司法机关建立了定期的协商、沟通、合作机制。

这些机制、措施,保证了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案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二、正确把握当前形势当前案防形势总体平稳。

但在宏观经济“三期叠加”时期,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情况下,金融领域风险可能“水落石出”,加速暴露。

今年国内相继出现中诚信托、兴润地产、海鑫钢铁等风险事件,国外投行也在大肆炒作我国将出现“明斯基时刻”,可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也预示着今年案防形势将异常严峻,不容懈怠。

(一)从全国银行业案件形势看,案件数量自2011年后再次出现反弹,显示当前银行业案件正处于多发期,案防形势不容乐观。

2013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报送案件90件,5剔除不可比因素后,同比增加5件,增幅7%,涉案金额14.3亿元,同比减少2.5 亿元,降幅15%。

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55件,同比增加5件,增幅10%,涉案金额14.2亿元,同比下降2.5亿元,降幅15%。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农信社、国有银行和邮储银行案件数量较多,城商行涉案金额较高。

2013年有8类机构发生案件,同比增加1类机构。

其中,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分别发生案件39件、18件和14件,合计占全部案件数量的79%。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农信社案件数量最多,为29件,占该类机构的74%;国有商业银行中,工行、建行和中行案件数量较多,各发生5件,合计占该类机构的83%。

共有5类机构涉案金额超亿元,其中涉案金融最高的是城商行,涉案金额4.3 亿元,占全部涉案金额的30%。

二是外部骗贷案件和银行员工违法放贷案件呈高发态势。

2013年,信贷领域案件33件,占全部案件的37%,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信贷类案件多呈现外部骗贷与内部违法放贷相互交织的特点。

一是违法放贷案件明显增多。

2013年,因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人员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有23件,涉案金额1.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3和31个百分点。

共有31名银行员工被刑拘。

二是外部骗贷手段以虚假资料、虚假担保为主。

2013年共发生外部骗贷案件10件,涉案金额2.8亿元,共中多数采取虚构贸易背景、提供虚假申贷资料、虚假抵质押手段实施诈骗。

三是出现一些新型贷款诈骗案件。

比6较典型的有渣打银行(中国)深圳分行发生的针对该行无担保个人贷款实施的诈骗案件,犯罪分子贷款时从形式上千方百计满足银行信贷要求,得手后还故意预留部分还款金额,供银行扣款以迷惑银行。

三是存款和柜台业务领域大要案较为集中。

2013年,共发生千万元以上案件18件,涉案金额12.5亿元,其中9件发生在存款和柜台领域,分别占全部千万元以上案件的50%和61%,是大要案较为集中的领域。

一是重要空白凭证管理漏洞引发重大案件。

二是挪用客户资金和空存存款是主要作案手段。

四是票据业务领域爆发多起重大案件或风险事件。

2013年,票据领域发生案件5起,风险事件4件,共涉及金额2.4亿元。

一是违规办理理票据贴现。

二是票据查验工作存在漏洞导致银行资金被骗。

三是银行员工非法收取贴现客户利益引发案件。

五是银行员工参与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问题依然突出。

当前民间融资、非法集资等外部风险通过银行内部员工、外部不法分子、中介机构和贷款企业等多种渠道向银行体系传染渗透,由此引发的银行案件或风险事件居高不下。

据统计,2013年因银行员工参与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案件5件,风险事件12件,共涉及金额7.2亿元。

六是迟报、瞒报案件或风险事件现象仍时有发生。

当前,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案件信息报送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有关报送制度学习不深入、理解不到位,个别甚至怀有侥幸心理,7发生了多起迟报、瞒报案件事件。

(二)从我省案防形势看,目前我省银行业案件防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主要表现在:一是辖内国有银行案件数大大减少。

同比减少7起,下降33个百分点;二是案件成功堵截率明显提高。

同比多增5起,提高19.7个百分点;三是内部员工作案逐步减少,占全年案件风险信息总数45%。

尽管如此,案防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风险隐患犹存。

一是道德风险较为突出。

近年来,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行为在社会上盛行,辖内一些银行机构员工也相继卷入其中,有的员工参与社会民间借贷、经商办企业和非法集资活动;有的以单位名义、员工以个人名义对外提供担保形成经济纠纷案件;有的充当资金“掮客”;有的违规出租、出借本人账户;有的信用卡违规套现或恶意透支,有的甚至涉嫌赌博、诈骗。

二是外部侵害呈高发态势。

随着银行业案防高压态势持续强化,案防机制建设逐步完善,监督检查频率不断提高,银行业内部人员作案的机率大大降低,不法分子利用盗窃、抢劫等手段针对银行机构实施的外部侵害表现尤为突出,外部侵害风险呈高发态势。

2013年,外部侵害案件风险信息共12起,占总数的54.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