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安全知识问答一、有关加油站建设及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小型石油库及汽车加油站设计规范》、《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安全评价导则》、《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成品油零售企业管理技术规范》、《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江西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加油站安全操作规范》及“成品油市场整顿与管理”系列规范性文件等。
二、加油站安全知识:1、灭火器材。
⑴加油站常用的小型灭火器具有:化学泡沫灭火器、清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石棉被、沙土等。
⑵常用灭火器的适用场所。
①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及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②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油质类、石油产品及一般固体物质的初期火灾;③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电气火灾及其他贵重仪器、文件、档案等火灾。
⑶灭火的基本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⑷灭火器使用方法。
①手提式: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桶内干粉松动,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按把,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即可将初期火灾扑灭。
②推车式:一般由两人操作,使用时将灭火器迅速接到或推到火场,在距离起火点10米处停下,一人将灭火器放稳,然后拔出保险销,迅速展开喷射软管,拿住喷枪,对准火焰根部,另一人压下按把,喷粉灭火。
③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将喷嘴直接对准火焰喷射,以便迅速蒸发出二氧化碳气体,将火熄灭,灭火时,切勿用手触喷射筒,以防冻伤。
2、静电知识。
⑴什么是静电?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体带上静止电荷的物理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的接触和分离会产生静电。
油品流动、搅拌、过滤、冲击、人员活动和穿脱衣服都可能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发生火花放电,如果在放电空间还同时存在适当浓度的可燃气体,就有可能引起可燃气体的燃烧和爆炸。
⑵、加油站静电来源:一是油品在储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二是人员走动、穿脱衣服等活动产生的静电;三是其他物体摩擦产生的静电。
⑶、加油站防静电的措施:①加油员工作时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
②加油时,油枪导静电装置必须完好,定期检查导静电装置。
③接卸油品时,必须将导静电接地夹连接油罐车金属部位。
3、加油站“三不动火”规定是什么?没有批准动火票不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动火;防护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4、加油站十大安全禁令是什么?(1)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物。
(2)严禁工作人员穿带钉子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服装上岗。
(3)严禁使用汽油擦洗衣服和器具,严禁使用化纤拖把和抹布。
(4)严禁给未熄火的车辆加油,严禁加油枪碰撞车辆排烟口。
(5)严禁在站内修车。
(6)严禁向塑料桶内直接灌装汽油。
(7)严禁在加油现场和油罐区使用通讯工具。
(8)严禁在强雷电时进行加油和卸油作业。
(9)严禁在加油站进行未办理动火手续的施工。
(10)严禁随意挪动消防器材5、加油站发生火灾的几种紧急处理方案?①油罐口起火。
用石棉布捂盖,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力争尽快控制火势并将火险控制在初期状态。
②油泵起火。
先关泵停止加油,屋内员听到报警及时拉断电源视火情可用石棉被及灭火器扑救。
③加油车辆起火。
用干粉进行扑救,尽快将失火车辆推出站外到安全地点。
火焰在油箱口呈火炬时,可用湿衣服、石棉纱将油箱口安全扣住,使火焰窒息。
④电器失火。
拉闸断电,并使用干粉灭火器、1211进行扑救,禁忌用水,以免触电,及时通知电工进行修理。
⑤液化气瓶失火。
迅速关闭阀门,同时可用石棉被捂盖,切忌将液化气瓶移出室外,影响其它部位的安全。
6、雷雨时严禁进行哪些作业?严禁进行卸油、油罐清洗、油罐通风排气、打开量油品测量取样等油气排放作业。
高强闪电、雷击和雷击频繁时,应停止加油。
7、加油站工作人员在着装上有什么要求?①穿防静电服装,无防静电服装时不穿化纤服装;②不穿带钉子鞋。
8、加油站内为什么不能接打手机?①手机为发射式,会产生射频电流,使加油站内设备连接处产生放电火花,引爆挥发气体;②使用中易产生干扰,影响加油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计量不准。
10、为什么不能用塑料、木桶等直接加注汽油?因为用加油枪加油时,高速油品冲击容器会产生很强的静电,且油气浓度很高,塑料、木桶等不导电,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油气燃烧爆炸。
11、为什么摩托车加油后必须推离到安全区后才能发动?因为加油时,摩托车周围聚集了较高浓度的油蒸汽,摩托车发动时容易引起油气燃烧爆炸。
12、客车为什么要下客进站加油?就是为了确保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①加油站一般都属于重大危险源,逗留的人员数不能过多;②加油时由于油气的挥发,危险性更大;③车上人多且杂,易产生静电、火花等,引发事故。
13、加油站电气安全主要包括什么?①防止电气设备引燃引爆;②防止雷气、静电、杂散电流电气设备引燃引爆;③防止电气设备伤人;④防止雷电、静电、杂散电流引起人身伤害。
三、油品的防火和防爆规则(一)控制可燃物(1)杜绝储油容器溢油。
对在装卸油品操作中发生的跑、冒、滴、漏、溢油,应及时清除处理。
(2)严禁将油污、油泥、废油等倒入下水道排放,应集放于指定的地点,妥善处理。
(3)油罐、库房、泵房、发油间以及油品调和车间等建筑物的附近,要清除一切易燃物,如树叶、干草和杂物等。
(4)用过的沾油棉纱、油抹布、油手套、油纸等物,应置于工作间外有盖的铁桶内,并及时清除。
(二)断绝火源(1)不准携带火柴、打火机或其它火种进入油库和油品储存区、油品收发作业区。
严格控制火源流动和明火作业。
(2)油库内严禁烟火,修理作业必须使用明火时,一定要申请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动火。
(3)汽车、拖拉机入库前,必须在排气管口加载放火罩,停车后立即熄灭发动机,并严禁在库区内检修车辆,也不准在作业过程中启动发动机。
(4)铁路机车入库时,要加挂隔离车,关闭灰箱档板,并不得在库区内清炉和在非作业区停留。
(5)油轮停靠码头时,严禁使用明火。
禁止带火源登船。
(三)防止电火花引起燃烧和爆炸(1)油库及一切作业场所使用的各种电器设备,都必须是防爆型的,安装要合乎安全要求,电线不可有破皮、露线及发生短路的现象。
(2)油库上空,严禁高压电线跨越。
储油区和桶装轻质油库房与电线的距离,必须大于电杆长度的1.5倍以上。
(3)通入油库的铁轨,必须在入库口前安装绝缘隔板,以防止外部电源有铁轨流入油库内发生电火花。
(四)防止金属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燃烧和爆炸(1)严格执行出入库和作业区的有关规定。
禁止穿钉子鞋或掌铁的鞋进入油库,更不能攀登油罐、油轮、油槽车、油罐汽车和踏上油桶,并禁止骡马或铁轮车进入库区。
(2)不准用铁质工具去敲打储油容器的盖,并启大桶盖和槽车盖时,应使用铜扳手或碰撞时不会发生火花的合金扳手。
(3)在库房内应避免金属容器互相碰撞。
更不准在水泥地上滚动无垫圈的邮桶。
(4)油品在接卸作业中,要避免接卸鹤管在插入和拔出槽车口或油轮舱口时碰撞。
凡是有油气存在的地方,都不能碰击铁质金属。
(五)防止油蒸气积聚引起燃烧和爆炸(1)未经洗刷的油桶、油罐、油箱以及其他储存容器,严禁修焊。
洗刷后的各种容器在备焊前要打开盖口通风,必要时先进行试爆。
(2)库房内储存的桶装轻质油品,要经常检查,发现渗漏及时换装。
桶装轻质油的库房、货棚和收发间应保持空气流动。
(3)地下、山洞油罐区内,严防油品渗漏,要安装通风设备,保持通风良好,避免油气积聚。
四、化工安全基础知识1、“三违行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2、QHSE管理的目标:无事故、无污染、无职业危害3、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及全体员工没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者没受到处理不放过。
5、什么是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到火源的作用而发生的持续燃气的现象。
6、什么是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爆现象。
7、什么是爆炸:凡是发生在瞬间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的热和气体,并以很大的压力向四周扩散的现象,称为爆炸。
8、安全“四懂”是什么?①懂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②懂预防火灾的措施;③懂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④懂人员疏散。
9、“四会”:①会报警;②会使用消防器材;③会扑救初期火灾;④会逃生。
10、如何扑救小火灾:发现起火后,应立即切断电源。
若起火面积较小,火势不大时,可用小型干粉灭火器或干粉推车灭火。
若面积较大,火势难以控制,应果断报警。
11、发生火灾如何报警:加油站发生火灾应及时拨通火警电话“119”,报警时应讲清以下内容:(1)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2)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3)报警人姓名、报警电话号码;(4)到加油站门口迎接消防车。
12、阻火器:阻火器又名防火器,是防火安全装置,是油罐呼吸系统的重要部件。
主要由壳体和阻火芯两部分组成。
13、爆炸浓度极限:易燃油品和可燃油品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遇到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浓度极限。
14、事故的种类和等级:事故分为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事故按人员伤亡程度和经济损失划分为小事故、一般事故、较大事故、特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15、“三不伤害”指: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
16、如何扑救车辆火灾:①因车辆电气短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时,就立即将车开出站外然后用灭火器扑救;②如果车辆油箱口着火,可用石棉被或其他覆盖物将罐口堵严,窒息灭火。
③摩托车发动机着火时,应立即停止加油,先将油箱盖盖上,然后再用灭火器扑救。
17、燃烧的类型:闪燃、自燃、着火、爆炸、爆轰。
18、盛放过易燃易爆物质的化工设备、容器,动火前应怎样进行清洗、置换?清洗时要根据设备、容器的特点和所存物质的性质来决定。
①、用水冲洗:水的压力一般在2--5公斤力/厘米2,务使沉积在底部的污垢浮起,粘附在壁上的物质剥落。
如采用灌水,宜从底部灌入,再使水从顶部溢出,这样,每个角落都能冲洗到;②蒸汽冲洗:一些固体或粘稠物质,受热后容易溶化,使其能随蒸汽冲出;③热碱水冲洗:有些油类物质,用水和蒸汽还不易冲净,可用碱水冲洗。
一般加入1%碳酸钠或氢氧化钠水溶液,用蒸汽加热,保温搅拌数小时,能使油类物质充分皂化或乳化,然后随水流出;④酸水冲洗:有些碱性物质不溶于水,但遇酸却可变成溶于水的盐类,所以,用1%的稀盐酸冲洗也有较好的效果;⑤通入氮气、二氧化碳及其他惰性气体进行置换,把易燃易爆气体强行赶跑。
另外,有些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上述方法也很难收效,则必须用溶剂清洗。
但因为溶剂也是易燃易爆物质,在清洗后还要把清洗用溶剂去掉,防止“前门赶狼,后门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