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课件
21
一、检查前准备和常用检查器械
(一)口腔检查前准备:椅位(合平面的角 度、高矮)
22
(二)常用检查器械 1.口镜 2.牙科镊子 3.牙科探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3
二、检查方法
(一)牙体与牙周检查 1.问诊 2.视诊 3.探诊 4.叩诊 5.牙齿松动度检查:Ⅰ°、Ⅱ °、Ⅲ°。
24
14
下颌支解剖结构:喙突[前突]、髁状突[后 突]、颞下颌关节、乙状切迹、下颌孔) 。
15
第二节 口腔(P290)
口腔以牙列为分界线,分成固有口腔 (内)和口腔前庭(外)。
16
口腔前庭各壁的解剖标志
口腔前庭沟:前为龈唇沟、后为龈颊沟。 唇系带:系带过短。 腮腺导管口 颊脂垫:下牙槽N阻滞麻醉标志。 翼下颌皱襞:翼下颌韧带。
4
5
6
颌面部分区: 额部、眼眶部、眶下部、鼻部、口唇部、颊 部、腮腺咬肌部、颏部、下颌下部、颏下 部、颞部、耳部、乳突部
7
上下颌骨的解剖标志(P286 ) 上颌骨:
颜面中部,为面中部 最大的骨骼。 与邻骨构成眶底、 口腔顶部、鼻腔侧壁、 鼻底、翼腭窝及眶下裂。 形态不规则,分一体四突。
19
2)牙位记录法 ABCD分区法:
数字法: 恒牙 8—┼—8 ,乳牙 Ⅴ —┼—Ⅴ (P293-294图)
20
第二章 口腔颌面部检查
学习目标 掌握:常用口腔检查器械的功能和使用方
法;牙齿松动度的检查方法;颌面部检查 要点及临床意义 。
熟悉:问诊、视诊、探诊及叩诊方法;颈 部检查和唾液腺检查方法。
17
第三节牙体牙周组织
1.牙萌出的时间 1)乳牙:半岁到两岁半。 2)恒牙:6岁-12岁(智齿18岁以后)
2. 牙萌出的顺序 1)乳牙:ⅠⅡⅣⅢⅤ
2)恒牙:61243578
18
3.牙的分类及牙位记录法 1)牙的分类:(见P293-294图) 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 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8
上颌体:分前上后内四面,内有上颌窦。 前面(脸面):眶下孔、尖牙窝。 后面(颞下面):与前面以颧牙槽嵴为界,
后有上颌结节。
9
上面(眶面):构成眶下壁的大部。眶下沟 →眶下管→眶下孔。其骨质菲薄,易受破 坏。
10
内面(鼻面):构成鼻腔外侧壁,中鼻道 有上颌窦开口,行经典的上颌窦根治术及 上颌骨囊肿手术时可在下鼻道开窗做引流
上颌窦底与上颌前磨牙及磨牙的牙根尖, 有时根尖突入窦底仅以粘膜分割,可致牙 源性上颌窦炎。
11
上颌骨四突 额突 颧突:颧牙槽嵴 腭突:腭中缝 牙槽突:
12
下颌骨(P287 ):颌面部唯一可活动的骨, 马蹄形。分水平部(下颌体)和垂直部 (下颌支)。
13
下颌体解剖结构:牙槽突、下颌骨下缘、 颏孔、外斜线、内斜线、舌下腺窝、颌下 腺窝)。
口腔科学
1
2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及生理
学习目标 掌握:口腔颌面部范围;上下颌骨的解剖
标志;口腔前庭各壁的解剖标志;牙萌出 的时间和顺序。 熟悉:颌面部分区;牙的分类及牙位记录 法。
3
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P285)。 范围:泛指解剖学中的面部及固有颈部。 上界:眶上缘、颧弓上缘至乳突 下界: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 上缘 后界:口咽 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