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放射医学技术(士)历年真题精选[代码:104][单项选择题]1、97mTc-MIBI双时相法甲状旁腺显像,静脉注射显像剂后何时显像A.15分钟和5小时B.1小时和2小时C.3小时和4小时D.10分钟和60分钟E.15分钟和2~3小时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97mTc-MIBI双时相法甲状旁腺显像,于15分钟和2~3小时采集早期和延迟影像。
[单项选择题]2、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颅脑CT平扫的适应证A.脑萎缩B.脑出血C.脑血管畸形D.脑积水E.脑梗死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第十四章 CT检查技术第四节人体各部位[题眼解析]颅脑CT适用于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炎症、脑实质变性、脑萎缩、术后和放疗后复查以及先天性颅脑畸形等。
而脑血管畸形通过颅脑CT或MRI增强扫描方可确诊。
有关散射线含有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相同条件下,体厚增加,散射线大幅度增加B.体厚超过15cm以上组织产生的散射光子对胶片不再影响C.照射野增大,散射线含有率上升D.照射野30cm×30cm时散射线含有率达到饱和E.体厚与管电压产生散射线相比,管电压影响大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的第十章—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题眼解析]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的比率,称做散射线含有率。
体厚与管电压产生散射线相比,体厚要比管电压产生的影响大的多。
[单项选择题]4、有关放大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高毫安,短时间B.尽量控制运动模糊C.将低频信号转成高频信号D.焦点大小决定最大允许放大率E.曝光条件较普通X线摄影稍大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第十章第一节 x线成像基本原理[题眼解析]放大摄影用高毫安短时间,尽量控制运动模糊,将低频信号转成高频信号。
焦点大小决定最大允许放大率。
曝光条件较普通x线摄影稍小。
腹部CT扫描技术不包括A.常规为患者仰卧,头先进B.定位像为正位定位像C.肝脏和脾脏以膈顶为扫描基线D.腹膜后腔以肾门为扫描基线E.肾和肾上腺以肾上极为扫描基线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腹膜后腔以肝门为扫描基线。
[单项选择题]6、对X线照片颗粒性测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观性颗粒质量--肉眼观察获得的颗粒状况B.客观性颗粒质量--物理学检查的颗粒状况C.常用的检测方法有RMS的测量D.常用的检测方法有维纳频谱的测量E.MTF用来测量颗粒度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的第十章——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第三点X 线影像对比度与锐利度中的X线照片颗粒度。
[题眼解析]颗粒度的测量:主观性颗粒质量(颗粒性)是通过肉眼观察在影像中获得的颗粒状况,客观性颗粒质量(颗粒度)是以仪器或物理学检查获得的颗粒状况。
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方法RMS颗粒度和威纳频谱。
MTF是焦点的调制传递函数。
常用平静呼吸下屏气方式摄影的部位是A.手B.下肢C.前臂D.心脏E.躯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可借鉴于人卫出版社第三版《医学影像检查技术》P82[题眼解析]心脏右前斜为与心脏左前位摄影时,采用平静呼吸下屏气的方式,故选择D。
[单项选择题]8、关于被照体本身的因素对X线照片对比度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在诊断放射学中,主要是光电吸收B.低kV、高原子序数时光电吸收占优势C.组织密度越大,吸收X线能力越强D.被照体面积对照片对比度影响显著E.组织中出现气腔,相当于厚度减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自第十章第一节 X线成像基本原理[题眼解析]X线照片对比度与被照体面积无直接关系[单项选择题]9、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病人舒适,可以长时间检查B.对腹内巨大肿块者很适用C.防止对比剂流入膀胱,可以充分显示肾盂及上端输尿管D.可以清晰显示肾上腺E.对阳性结石者显示更佳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X线造影技术[题眼解析]静脉尿路造影检查充气后可压迫两侧输尿管,防止对比剂流入膀胱。
[单项选择题]10、关于肝脏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排泄作用B.代谢作用C.解毒作用D.造血作用E.将维生素A转化为凝血酶原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的第一章---第四节:消化系统[题眼解析]肝的功能极为复杂、重要,肝是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器官,参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转化与分解。
此外,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毒、抗体的生成以及胆汁的生成与分泌均在肝内进行。
胚胎时期肝还是造血器官之一。
[单项选择题]11、关于磁屏蔽的描述,错误的是A.磁屏蔽的主要目的是减小边缘场的范围B.磁屏蔽分为有源屏蔽和无源屏蔽两种C.无源屏蔽使用铜板做为屏蔽材料D.无源屏蔽使用铁磁性屏蔽体E.有源屏蔽由一个磁屏蔽线圈或线圈系统组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第七章-第六节[题眼解析]无原屏蔽有两种,一种是以硅钢板为屏蔽材料,一种是以铁磁材料为屏蔽体。
[单项选择题]12、胸膜的下界在腋中线处相交于A.第6肋B.第8肋C.第6肋间隙D.第8肋间隙E.第10肋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解剖书第五章第三节胸膜【题眼解析】左右两侧胸膜均行向外下方,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最终止于第12胸椎棘突高度。
[单项选择题]13、关于电离室控时自动曝光控制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气体的电离效应B.X线强度大时,电离电流大C.X线强度大时,曝光时间长D.电容充电电流与X线曝光量成反比E.电离电流小时,曝光时间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自第十章第一节 X线成像基本原理[题眼解析]X线辐射强度大时,电离电流大,曝光时间短。
[单项选择题]14、关于传统X线管阴极的叙述,错误的是A.灯丝发射电子B.灯丝形状决定焦点的形状C.灯丝是决定有效焦点的唯一条件D.灯丝与集射罩是同电位E.阴极对电子聚焦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的第七章——第一节:普通X线设备。
[题眼解析][有效焦点]是指实际焦点在空间各个方向上的投影,是用来成像的x线面积。
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窗口方向(过窗口中心)的投影称作标称焦点或有效焦点的标称值。
标称焦点是有效焦点的一个特例,近似正方形。
有效焦点在不同投影方向上形状和大小均不同。
旋转阳极管阳极倾角一般在12°~ 19°,实际焦点面积要大于有效焦点面积。
从成像质量讲,有效焦点越小成像质量越好;从输出功率讲,实际焦点越大输出功率越大。
有效焦点还与阳极靶面倾角有关。
[单项选择题]15、下列组织中与骨代谢关系最密切的是A.脾B.小脑C.胸腺D.胰腺E.甲状旁腺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出现在教材的第一章---第八节:内分泌系统[题眼解析]甲状腺侧叶的后面有甲状旁腺,其分泌的激素调节机体内钙的代谢,维持血钙平衡。
[单项选择题]16、CT的全称,正确的是A.计算机扫描摄影B.计算机体层摄影C.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D.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E.计算机横断面轴向体层摄影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CT的全称为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
[单项选择题]17、下列CT技术中,应用最早的技术是A.双排探测器系统B.螺旋CT扫描设备C.滑环技术D.多排螺旋CTE.高速CT扫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可借鉴于人卫出版社第三版《医学影像成像原理》P97[题眼解析]CT技术应用最早的技术就是滑环技术,故选择C。
[单项选择题]18、常规静脉尿路造影的适应证不包括A.肾结核B.肾畸形C.尿路结石D.了解腹膜后肿块与泌尿系统的关系E.急性泌尿系炎症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专业实践能力第十三章常规x线检查技术第二节x 线造影技术一、泌尿系统造影(一)静脉肾盂造影p330 静脉肾盂造影又称静脉尿路造影[题眼解析]⒈适应症①肾,输尿管疾病,如结核,肿瘤,先天性畸形和积水。
②不明原因的血尿和脓尿③尿道狭窄不能插入导管或做膀胱镜检查者④了解腹膜后包块与泌尿系统的关系。
⑤用于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筛选检查。
⒉禁忌症①碘过敏②肝、肾功能严重受损③全身情况严重衰竭,急性传染病或高热。
④甲状腺功能亢进。
⑤妊娠期及产褥期。
⑥急性泌尿系统炎症,严重血尿和肾绞痛。
急性泌尿系统炎症为常规静脉尿路造影的禁忌证。
[单项选择题]19、造成放大图像模糊最严重的因素是A.焦点模糊B.几何模糊C.运动模糊D.屏/片接触模糊E.照片冲洗模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第十章→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题眼解析]造成图像模糊的总模糊因素中,最大的模糊是移动模糊,放大摄影本身的失真度比一般平片突出,因移动引起的放大模糊更为严重。
[材料题]20、A.膈B.迷走神经C.胸廓上口D.胸腺E.膈神经[配伍选择题]1.中纵隔内有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知识点出现在教材第一章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第三节呼吸系统•[题眼解析]前纵隔:胸骨与心包之间(胸腺);后纵隔:心包与胸椎之间(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胸导管、淋巴结);中纵隔:二者之间。
纵隔向上达胸廓入口,向下至膈。
•[配伍选择题]2.前纵隔内有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知识点出现在教材第一章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第三节呼吸系统•[题眼解析]前纵隔:胸骨与心包之间(胸腺);后纵隔:心包与胸椎之间(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胸导管、淋巴结);中纵隔:二者之间。
纵隔向上达胸廓入口,向下至膈。
•[配伍选择题]3.后纵隔内有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知识点出现在教材第一章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第三节呼吸系统•[题眼解析]前纵隔:胸骨与心包之间(胸腺);后纵隔:心包与胸椎之间(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胸导管、淋巴结);中纵隔:二者之间。
纵隔向上达胸廓入口,向下至膈。
•[配伍选择题]4.纵隔的上界是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知识点出现在教材第一章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第三节呼吸系统•[题眼解析]前纵隔:胸骨与心包之间(胸腺);后纵隔:心包与胸椎之间(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胸导管、淋巴结);中纵隔:二者之间。
纵隔向上达胸廓入口,向下至膈。
•[配伍选择题]5.纵隔的下界是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考点定位]本题知识点出现在教材第一章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第三节呼吸系统•[题眼解析]前纵隔:胸骨与心包之间(胸腺);后纵隔:心包与胸椎之间(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胸导管、淋巴结);中纵隔:二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