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及
答案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第3章处理机调度1)选择题
(1)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 _D_ 算法。
A. 先来先服务
B. 最高优先权
C. 随机
D. 时间片轮转
(2)_B__ 优先权是在创建进程时确定的,确定之后在整个进程运行期间不再改变。
A. 作业
B. 静态
C. 动态
D. 资源
(3)__A___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
A. 作业控制块
B. 作业名
C. 进程控制块
D. 进程名
(4)设有四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2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 _ B_ 。
A. l小时
B. 5小时
C. 2.5小时
D. 8小时
(5)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和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和T3,且T1<T2<T3。
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则平均周转时间是 _C_ 。
A. T1+T2+T3
B. (T1+T2+T3)/3
C. (3T1+2T2+T3)/3
D. (T1+2T2+3T3)/3
(6)__D__ 是指从作业提交给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
A. 运行时间
B. 响应时间
C. 等待时间
D. 周转时间
(7)下述作业调度算法中,_ C_调度算法与作业的估计运行时间有关。
A. 先来先服务
B. 多级队列
C. 短作业优先
D. 时间片轮转
2)填空题
(1)进程的调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抢占(剥夺)式,另一种是非抢占(非剥夺)式。
(2)在 _FCFS_ 调度算法中,按照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分配处理机。
(3)采用时间片轮转法时,时间片过大,就会使轮转法转化为FCFS_ 调度算法。
(4)一个作业可以分成若干顺序处理的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称为一个_作业步_ 。
(5)作业生存期共经历四个状态,它们是提交、后备、运行和完成。
(6)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调度算法是_高响应比优先____ 。
3)解答题
(1)单道批处理系统中有4个作业,其有关情况如表3-9所示。
在采用响应比高者优先调度算法时分别计算其平均周转时间T和平均带权周转时间W。
(运行时间为小时,按十进制计算)
表3-9 作业的提交时间和运行时间
解:
在8.0时刻,只有J1到达,其响应比是1,J1开始运行。
在10.0时刻,J1完成,这时,J2,J3,J4均到达。
J2,J3,J4的响应比分别是1+1.4/0.6,1+1.2/0.2,1+1.0/0.5,J3的响应比最高,J3开始运行。
在10.2时刻,J3完成,这时J2,J4的响应比分别是1+1.6/0.6,1+1.2/0.5,J2的响应比最高,J2开始运行。
在10.8时刻,J2完成,这时J4的响应比1+1.8/0.5,J4开始运行。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为(1.0+7.0+3.67+4.6)/4=4.067。
(2)何谓JCB其作用是什么JCB至少包括哪些内容
解:JCB就是作业控制块,是系统用来记录作业属性信息的数据结构。
系统通过JCB 感知作业的存在,并通过JCB对作业进行控制和管理,JCB是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
不同系统的JCB所包含的信息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资源要求,资源使用情况,作业的控制方式,类型及优先权,作业名及作业状态。
(3)在单CPU和两台输入/输出设备(I1,I2)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同时有三个作
业J1,J2,J3运行。
这三个作业使用CPU 和输入/输出设备的顺序和时间如下所示:
J1:I2(30ms );CPU (10ms );I1(30ms );CPU (10ms );I2(20ms )
J2:I1(20ms );CPU (20ms );I2(40ms )
J3:CPU (30ms );I1(20ms );CPU (10ms );I1(10ms )
假定CPU ,I1,I2都能并行工作,J1优先级最高,J2次之,J3优先级最低,优先级高的作业可以抢占优先级低的作业的CPU ,但不能抢占I1、I2。
试求:
①三个作业从开始到完成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②从开始到完成的CPU 利用率。
③每种I/O 设备的利用率。
解:3个作业并发执行的工作情况如下图所示:
由图中可以看出:Job1从投入到运行完成需要110ms Job2从投入到运行完成需要90ms
Job3从投入到运行完成需要110ms
CPU
Job1
I2 CP I1 CP 等I2
Job2
CP I1 CP 等I2
Job3
等CP I1
CP 等CP I1
时间(ms) 0 20 40 60 80 100 110
I2
I1
CPU在时间段60ms至70ms,80ms至90ms,100ms至110ms期间空闲,所以CPU的利用率为:(110-30)/110=72.7%。
设备I1在时间段20ms至40ms,90ms至100ms期间空闲,所以设备I1的利用率为:(110-30)/110=72.7%;
设备I2在时间段30ms至50ms期间空闲,所以设备I2的利用率为:(110-20)/1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