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学校自评报告一、学校概况:大桥河小学位于电城镇大桥河村委会牛轭岭村,创办于1954年,由黄羌小学、区屋小学及大桥河初中点合并而成,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历经半个多世纪艰苦建设,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建成初具规模的全日制完全小学。
现校园占地面积9800㎡(含劳动实践基地),生均占地面积18.6㎡,校舍建筑面积3350㎡,生均面积6.36㎡,绿化总面积3500㎡,绿化覆盖率36%;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总数527人,教工总人数33人,其中正校长1人,副校长2人,专任教师30人,另聘请法制副校长及校外辅导员1人;在师资质量上,全校有本科学历教师2人,大专学历教师20人,中师学历11人,学历达标100%,在师资职称上看,本校有小学高级教师20人,小学一级教师4人,小学二级及员级教师9人。
校园布局合理。
学校教学区,运动区分明。
校园亮丽整洁、美观,园里绿树成荫、花果飘香。
学校先后荣获“电白县美丽校园”、“茂名市美丽校园”及“电白县一级学校”称号。
学校现在行政办公室有:校长室、教导处、教师办公室、心理辅导室、卫生室、少先队部室、会议室;教学功能室有:美术室、劳技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各一间,有200m环形跑道运动场,100m直跑道一条,有篮球场一个,沙池1个,单双杆等必要设备设施。
二、办学成绩与做法为了学校的发展壮大,学校领导始终与全体教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扭成一股坚韧的绳,积极拼搏,取得了丰硕成就。
现就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及做法作以下总结:(一)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
我校地处电城边远地区,始建校时只有三排泥砖结构的瓦房,几经风吹雨淋,已成为全镇危房较严重的学校之一。
我校投入80万元建起前幢两层教学楼,在几代校长与全体教师以及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下,积极挖掘潜力,艰苦创业,十几年来共投入18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
至今,已拥有教学楼三幢,平房一幢,综合楼一幢。
几代人的奋斗,几代人的夙愿,就这样在艰苦中实现!2005年夏,我校在负债十多万元的重压之下,学校领导毅然提出了还债与学校发展两不误的工作思路。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当即制订了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然后件件按目标实施。
在经费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校建起了厕所100平方米,建成了水泥篮球场一个,建设好文化走廊100米,搞好教学区绿化、美化和硬底化,协助上级做好“三通”建起一幢450㎡的两层教学楼,完成了改危工作。
几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做到学校发展与还债两不误的发展方向,同时,我们不断添置教学设施设备,改善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
近几年来,我校开通了宽带,部分教师实行了网络办公;为部分功能室安装了电风扇,讲台全部更新,添置课桌300合,图书2000册,图书柜及仪器柜20多个,录音机、拼音发音仪、影视设施和美术、体育、劳技仪器一大批。
另外,学校还安装了自来水,装修了食堂,改善了教师的生活条件。
(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教师开展全员培训活动。
重点抓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每学期初,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律法规、先进模范事迹,增强教师的遵纪守纪意识,教育教师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务实求真,开拓创新,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
第二,抓好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一是抓好新教材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
我们以校本培训为主要形式,由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主持,每学期初组织全体教师分级分科认真学习新教材和课程标准,观看课程教学实录VCD和听讲座,集体讨论等形式,熟悉新教材和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是落实“五个一”工程。
所谓“五个一”,即对新教师要求每人每学期读一本教学论著,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上一节研讨公开课,设计一份优秀教案,做一次专题研究中心发言。
我们几年来坚持落实“五个一”工程和开展外出学习归来上汇报课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三是开展“一帮一”传、帮、带活动,让教学水平高、有经验的老师与新教师结成对子,具体指导新教师,力促他们快速成长。
几年来,我校教师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在工作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教师被评为县级以上先进的有15人,评为镇级先进的有23人,被镇党委评为优秀党员的有5人,教研成果获县级奖励23项,市级奖励3项。
(三)以德育人,构建和谐环境。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我校领导坚持以德育人的服务宗旨,使德育工作赶上畅通无阻的快车道,构建出一派和谐景象。
1、健全德育机构。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坚持以德育人的办学方向,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贯彻《小学德育纲要》。
每学年初,学校对德育工作做出总体规划,然后由德育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同时,我们健全德育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开展德育研究活动。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
一方面与司法所挂钩,聘请司法所所长为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上法制课,教育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经常召开家长会议,共同探讨教育良策。
同时,学校建立周三家访日制度,定期家访与随机家访相结合,加强沟通,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
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的作用,请他们经常到校指导工作,邀请老革命到学校作报告,用英雄的事迹教育学生。
3、开展德育课题研究,与时俱进,积极创建我校德育工作特色。
几年来,我们一直开展由“说教型”德育转为“活动型”德育的研究活动。
至今,我校已经完成理论辅导,德育案例解读,正进行教育实例(学生)的尝试教育和跟踪研究实验。
在试验中,我们创设了电影课、礼仪课等校本课程,使德育更贴近儿童,让德育生活化、儿童化、活动化。
4、加强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工作。
为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经常利用校会、广播、班会、板报对学生进行防火、防溺水、防雷电、防交通事故、防食品中毒等方面的知识教育。
学校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制订了安全责任逐层追究制,落实安全责任,使全体师生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
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形式多样,结合学生实际,深受学生欢迎,有效地治疗患有心理疾病的儿童。
5、发挥“环境与人”的作用。
不庸置否,环境可以育人,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校园文化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励其奋发向上。
几年来,我们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园进行规划和园林化建设,美化了育人环境。
我校已被评为“电白县美丽校园”和“茂名市美丽校园”。
每当我们走进校园,醒目的警言:“爱惜生命,享受自然”、“爱护花草,净化心灵”跃入视线。
校园两则名人名言的励志篇以及校园正中名人塑像永耀光辉。
校园果树成荫、绿草如茵、花香蝶舞,令人心旷神怡,催人奋发上进。
由于我校德育工作措施落实,责任到位,工作扎实,收到显著效果。
几年来,学生操行评定优良率达97%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100%,违法犯罪率为零。
学校连续20年被市评为治安事故为零学校,被县禁毒委员会鉴定为“无毒学校”,被电白县授予“卫生先进单位”,被电白县教育局评定为“德育达标学校”,一块块德育匾牌,树起了我校品牌。
(四)创新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2005年秋,新的一届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深入改革,强化管理,完善措施”的总体思路,构建了以情感管理为基础,以制度管理为规范,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关键的管理网络,本着“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原则,确立了“着眼整体,注重个体,发展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
六年来,我们逐步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实行刚柔相济的人本化管理。
针对实际,我校订出一系列制度,来规范教师的工作;以目标量化管理为导向,以层级管理为主要形式,逐层落实工作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同时,我校坚持民主管理。
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公开校情,是教师了解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每年的奋斗目标;公开评优秀、评先进条件及结果;公开民主评议教师的工作绩效;公开年度奖金分配的结果等。
我校还定期派发“我为学校献良策”调查表,让人人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做到“议事广其谋”,全面调动师生的办学积极性。
(五)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几年来,我校一直坚持实施创新教学的科研目标,取得可喜成果。
学校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建立了“层层管理,逐层落实,全员参与”的教研管理与活动机制,并对各科的教研活动明确提出做到“五有三保证”,“五有”即参加教研活动要有问题和难题,有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研究目的,有研究进度及结果的留存资料;“三保证”即时间有保证,人员有保证,实效有保证。
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我校教师取得令人欣喜的实绩。
几年来,县级举行教师教学大赛有5项获奖,县级论文获奖共计36篇,市级论文获奖共计10篇。
现在学校负有总课题研究,各科级有子课题研究,全校教师都在课题组织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实验,并且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德育方面,已形成德育活动化、生活化的特点。
数学科已形成“以激趣为根本,以尝试操作为手段,以分层递进为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科也分别对识字教学,古诗教学,课文教学,作文教学等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英语科也开展活动型和交际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验。
同时,重视抓好第二课堂的研究和开展。
学生最喜欢活动,如何在活动中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又学会知识,是我校一直以来经常研究的课题。
几年来,我们根据“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发掘特长”的原则,坚持开展学生喜爱的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定期开展手抄报评比和书法、美术、作文比赛等活动,学生兴趣浓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有专长的学生。
由于大多数后进生都参加了自己喜爱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了其潜能,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由于我校教研活动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几年来,我们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校内场地小,校外场地不能很好地运用,主要是通往校外运动场要横过公路;二是功能室老化,设备还欠完善;三是课题研究水平不够高。
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加大教研课题研究力度,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教师的培训,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四、自评得分情况。
在上级的关怀和指导下,我校对创建规范化学校工作十分重视。
学校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学习了《茂名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督导验收指标体系(试行)》,对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校管理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自查自评,边查边整改,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经过自查自评,评分结果为:办学条件123分,占该项分值82%;学校管理154分,占该项分值90.6%;教育教学159分,占该项分值88.3%;总得分436分,占总分值87.2%,根据自评结果,特向电白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提出申请,将学校评定为“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请予评估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