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奶可乐经济学

牛奶可乐经济学

牛奶可乐经济学一、聊聊政府1.政府只会大手大脚的浪费吗2.对小企业减税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吗3.为什么节俭的人反倒要受罚只有死亡与纳税是不可避免的,关于税收的讨论可以归纳为两类:收多少税和向谁征税。

小政府主张少纳税,或许这正中了我们这些小小老百姓的下怀:“自己花自己的钱,谁也没权利拿走我的钱”,但弗兰克告诉我们:不纳税就没军队,就没有人来保护我们,结果虽然你有更多的钱买最好的门,甚至雇佣保镖,却仍然会轻而易举的被人俘虏。

你不但丢了钱包,更要失去自由。

企业主是否提供新的工作岗位不在于腰包里有多少钱,而在于新雇员能否为他带来更多的利润。

平均而言,富人的减税反倒让富人更难过了。

减税造成的医疗、教育、科研等基础领域投资的减少将危害整个人类的福祉。

富人毫无例外!涓滴理论认为:只要馅饼做大了,穷人自然能吃到的更多。

然而弗兰克认为,如果没有意识多分给穷人一些馅饼,那么做大馅饼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二、好人总是吃亏吗1.教学内容会影响学生行为吗2.恪守道德的人是怎么存活下来的3.法律能遏制政治献金的腐败影响吗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定从最卑微的起点出发(人类的自私天性),所求的却是人类最大福祉的梦想(资源的最为有效的配置)。

只不过这个假定只是起点,只是假定。

动机是行为的内核,行为是动机的躯壳。

人性善恶是先秦诸子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

而现代西方经济学抛弃这一争论,直接将“经济人行为的动机是自私自利的”作为一切经济学分析的根本前提。

然而,认真观察社会各种人的行为,进而考量他们的内在动机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这个世界很多人行为背后的动机并不是自私自利,他们也还能活的很好。

三、金钱与幸福1.人的欲望无止境吗2.幸福是唯一重要的福利指标吗3.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合理指标吗4.我们需要更大的汽车,还是更好的学校幸福永远是相对的,因为宝贵而珍惜,因为珍惜而幸福。

人类的幸福是有绝对量的成分,也即人类为了生存需要最低生存条件:比如果腹的面米,比如御寒的鞋衣,但终究如罗素所言,是相对的因素。

在消费品的渗透过程中,有过所谓的“赶上邻居”的说法。

既然邻居用上了3G手机,我也一定要用上才行。

人类注定是要比的。

以为比,增加了不少烦恼,但也使得百舸争流群芳斗艳;因为比,前浪推后浪,滚滚历史洪流才向前发展。

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比什么?当我们已经解决了基本吃穿住行等需求之后,更应该比的是如何提高全人类的整体福祉。

比的是更清洁的环境、更完善的教育、更先进的医疗、更强大的科研、更优雅的艺术、更成熟的文化。

如果人类越发展,越成为套中人;越前进,越迷失于乏味的比拼,那么我们的前方不是幸福的终点而是整个人类共同的终点。

四、开路先锋1.詹姆斯·杜森贝里为什么消失了2.为什么加布雷斯从没的过诺贝尔奖3.米尔顿·弗里德曼真的是冷血动物吗任何成功的消费理论,必须三项基本模式:富人的储蓄率比穷人高;收入的增长基本不影响国民储蓄率;在短期而言,国民消费比国民收入更稳定。

群体性弱智!一人成龙,众人成虫。

这不是中国人用于自我批评的特色,整个世界都存在的群体性弱智的现象。

群体性弱智或称群体性癫狂,是指一个群体里每个人从个人角度作出明智决定是,形成的总体结果却是弱智的。

正如托马斯·谢林发现的,当我们在体育馆里观看比赛时,任何单个个人站起来都能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然而,如果每个人都站起来,每人能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反而所有人因为站起来观看比赛而更加劳累。

同样,每个人拥有私家车都会让自己的出行更加便捷,但一旦一个社区或一个城市每个家庭都拥有私家车是,每个人都只能被堵塞在茫茫无尽的“铁盒子”里,使得道路成为事实上的停车场。

在大多数情况下,群体性弱智会被历史逻辑矫正过来,比如看演出的人都选择坐下观看;买东西时,多会选择排队。

然而当群体性弱智发生在更宏观的领域时,历史逻辑的矫正能力就遇到了挑战。

比如说,人人都知道开车上下班会非常堵,可是还是选择开车出门。

比如在公共场合为了让对仿能听见,会尽量大声说话,结果我们的公共场合向来都乱糟糟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便利的倾倒垃圾时,却发现整个城市都受到了污染。

群体性弱智带来社会对公共秩序的渴求。

不管消费、投资。

还是日常行为。

无处不在的群体性弱智悄无声息的扼杀着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美。

我们需要从宏观角度来对抗群体性弱智行为;我们需要社会舆论的引导把一个个个体从群体性弱智中解救出来。

弗兰克可贵就可贵在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他总能够跳出群体性圈套,独立于经济学生态圈,来分析群体性弱智现象对智者湮没和对人类的误导。

五、说说医疗问题1.人道待遇是基本权利吗2.为什么美国的医疗制度运作的糟糕之至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中,对中国来说,如何在外需大幅度下滑的基础上扩大内需,一直成为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

要扩大内需首先要消除中国人不敢消费的制度上的缺陷和不足,其中就包括公共医疗体系的不足,促使公众不得不为将来可能的疾病储蓄,消费自然难以迅速增长。

因此,要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完善公共医疗体系成为了一个关键因素了。

由此联想到一个经济学故事:一个毕业多年的学生回到学校,看到在校的同学在考经济学的课程,处于好奇他特地去看了一下考试题目,竟然发现与多年以前他在学校是的考试题目完全一样,十分惊讶,去问问白发苍苍的经济学教授,只见教授含笑回答:经济学面临的问题其实都一样,只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制度下、不同的市场状况下,答案完全不同而已。

这一点用在分析公共医疗上是十分贴切的。

六、搞对价格只要允许人们以低于实际成本的价格购买宝贵的资源,他们必然会浪费。

1.为什么堵车收费很少得到采纳2.什么旅客应当免费得到一种宝贵资源3.为什么不向SUV收税曾几何时,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而如今清风卷砂,明月难寻,历史变迁,成非古人可料。

现代人已经习惯饮水付费的方式,然而一旦价格变动有敏感起来,如果苏轼再生,他甚至好奇,这个社会为什么喝口井水还要钱!人口的激增科技的进步,使得清风,明月,淡水,空间等历史上原本相对于人类有限需求几乎是无穷大的自然资源变得非常有限。

人类针对对自然资源的污染浪费现象作出积极反馈—对使用自然资源收费。

这是对水、电、交通等收费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调整水、电等价格的主要动因。

而具体收多少,如何调?这就用上了边际成本的概念。

要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一般意义的资源稀缺程度来说,不是水电费太高,而是太低;不是费项太多,而是太少。

只有逐步改革目前实施的对资源品的限制低价,使价格逐步反映真实成本并通过财政的二次分配,对低收入者给予相应补偿,打破资源分配部门的垄断,才能更有效的减少浪费,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

七、能源和环境1.为什么燃油税给民众带来了更多实惠2.为什么外国的燃料补贴会让美国人更贫穷经济学有一句名言: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把钱放在口袋里与放在钱包里没什么区别。

当然,经济学家本身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区别还是有的,而且经济学家也通过行动来不断反践这句话:有的人倾向于把自己的钱存入银行,有的人倾向于投入股市,而还有一部分人则投身于房地产市场。

是事实上,两千多年前,伟大的军事家孙膑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宝贵的反例:田忌赛马。

同样三匹马,因为出场顺序不同而结果迥异。

当然,这个故事的发生是有一定前提的:田忌可以知道齐威王的出马顺序,而齐威王则不知道,或者知道了也不能在更改了。

很显然,这不是个完全市场。

每年春运火车票的定价问题经常引起争论。

有的经济学家强烈建议通过价格杠杆来解决春运问题。

然而经济学家的建议迅速淹没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

正如弗兰克所说:任何政策变化,损失一方的惨叫声总是比得利的一方欢呼声更大。

或许很多人认为,提高春运票价得利的只有铁路部门,但这不是我们反对的理由。

事实上,我们只需监督把提价收入补贴给最需要的那批人,促使使用者分流。

当然定价机制的透明化,以及打破相关行业的垄断,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正如弗兰克所指出的,效率事关重大,因为凡是能够做大经济馅饼的政策,必然能让所有人分享到比从前更大的一份穷人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他们的钱太少。

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给他们降价,而是提高他们的收入—比方说,有针对性的降低低收入职工的工资税,或提高劳动所得税补贴。

人们天生对纳税和提价持反对态度。

一方面人性使然,另一方面,则是政府推出相关政策的同时未能推出附带政策,或对附带政策的宣传换力度或时间不对称。

人们可以允许政府将三匹马的出场顺序有所调整,当第一匹出场的马不是我们的最优马时,很多人会产生错觉,以为有人把我们的最优马藏起来了。

或许真的有人藏了我们的千里马,然而大多政策都是调整马的出场顺序而已,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赢得人类历史的发展这项大赛!八、赢家通吃的市场1.为什么对冲紫荆经理多的过头了2.为什么成绩奖学金排挤了贫寒奖学金3.儿童读物最终会消失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意味着消费一种商品数量越多,即某种刺激反复,使人生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

然而,正如弗兰克所指出的,信息革命使得我们前所未有的了解到产品质量差异,又让我们直接接触到世界顶级的供应商。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正面临着“赢家通吃”规律最严峻的挑战。

在网络经济中甚至有人提出了“商品使用得越多,增加该商品消费量的欲望就越强,出现了边际效用递增规律”这种观点认为,边际效用递减涉及的产品或服务总存在一个限度,多是比较简单的物质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没有变化,简单重复性的消费很容易达到饱和状态。

而边际效用递减涉及的产品或服务,在质量和性能上不断改进,在消费数量增加的同时,也不断给人们以新的刺激,从而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满足程度;且针对人们的社会需要或精神生活的需要。

这种需要几乎上是无限的。

因此人们的满足程度就不会随着商品或服务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而是恰恰相反;如果消费者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多,他对知识、信息的需求就越多,因而在拥有一定知识后,就会对掌握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加迫切的需要,形成知识的积累效应。

九、收入日益不平等的因与果1.为什么不平等现象日益严重2.为什么富邻居会让你觉得贫穷3.是什么引发了奢侈品消费大爆炸4.为什么减税恶化了交通拥堵状况5.伙计,这辆路虎多少钱幸福是相对的。

所以让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的口号已经提出来,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就面貌全新。

幸福的相对性本身也是相对的。

当收入差距过大,我们将体验不到更富所带来的幸福。

然而,这个社会收入还是日益不平等。

一方面,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最有力武器—二次分配总是受到社会自然地抵制。

富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没有人喜欢看着自己的钱包被别人瘦身。

另一方面,也是更深层的原因,大多数富人很少有机会接触真正的穷人。

他们的生活圈往往属于同一层,在他们的生活圈里,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有多富裕;相反他们会认为自己很贫穷,于是,整个社会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自己不“那么富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