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知识讲解
第三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1)知识讲解
美国的6P小麦换回英国的6M布,比国内生产多出了2M;英 国的5M布能够换回美国的5P小麦,比国内生产多出了4P
对彼此双方都有利
9
四、对绝对利益论的评析 1、进步性:
1)研究领域扩大,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 2)提出国际分工,并指出其必然性 2、局限性
前提是各个国家都必须具备生产某些产品的绝对优 势,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能够具有这个优势 那些没有优势的国家怎么办?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 不用生产,不参加国际分工?或者说一味进口? 理论上还不够完善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始 3)积极发展本国工业,鼓励原材料进口以及制成品出 口的思想
5
2、局限性:
1)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只停留在实践的阶段;绝 大多数重商主义者只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议论,不 够成熟,比较肤浅。
2)不全面、不科学。只研究如何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 未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能否为贸易双方带来实际利 益。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只停留在流通领域,而没有深入到生 产领域。
1 、假设前提:简单化了国家生产 1)只有两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 2)自由贸易 3)劳动力国内自由流动,国际间不流动;
11
4)各产品国内生产成本固定,不考虑技术变化; 5)忽略运输成本,物物交换(易货贸易) 6)劳动同质,且是唯一的生产要素:单位产品生产需要的劳动投入相同。 2 、内容:发展绝对利益论——各国并不一定只能专门生产劳动成本绝对
比较利益论的出现
10
3.3 比较利益论(比较成本论)
一、背景:《谷物法》存废问题上 引起了封建贵族和 工业资产 阶级的 争斗
《谷物法》:维持国内粮价与地租的高水平 封建地主有利可图 工业资本家:厂房,地租,劳动力,粮价,成本加大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 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 二 比较利益论的观点
将这种理论扩大到国际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专长(生 产某一些产品存在绝对有利的优势)。 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专长去生产产品,然后再到国际市 场上去交换,则对彼此有利 外国产品比自己国家生产便宜,应从外国购进——朴 素的贸易观
3、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条件——使 一国生产某些商品存在绝对优势的根源。
绝对收益
美国
英国
6
3
4
2
相对成本
美国
英国
1/2
2
1/2
2
当两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而 且两种两种产品生产的绝对不利程度相同或绝对不利 比例相同时,没有互惠贸易产生.
“廉价卖出原材料,高价买进制成品”——愚蠢的 3)现行金为奖励在国际市场上出售本国商品的商人
最早形式的出口补贴,有利于本国商品降低价格,提高竞 争力,争夺世界市场
3
3、保护关税政策 对进口制成品设置关税壁垒,课以重税
进口商品价格昂贵,无法占领本国市场 对进口原料或出口制成品,减免关税或退还 进口原料征收税 4、发展本国工业政策
低的产品,而是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产品。
国家之间的情况:“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比较原则
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这两种产品A和B中,M国生产的优 势都大于N国,此时,M国会选择优势最为明显的那一种, N国会选择劣势最不明显的那一种,这样,生产后经过交换 , 对双方都有利。
12
举例说明:
绝对利益
美国
第三章-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1)
4、发展阶段 1)货币差额论:“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 —原则采用行政手段,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 贸易中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
2)贸易差额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应保持进出 口总额顺差,反对国家利用行政手段限制货币输出
对方国家也采取同等政策,限制对外贸易政策的展开 原 因 国内金银太多,容易造成物价上涨,消费减少,影响
英国
小麦(p/wh)
6
1
棉布
4
2
(m/wh)
选择相对成本最低的结果就是:
相对成本
美国
英国
1/6
6
1/2
2
美国选择了生产小麦,英国选择生产棉布
通过交换,使得双方都得到好处.
说明: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通过分工与 贸易,双方仍可获益.
13
比较利益论的例外情况:
小麦(p/wh) 棉布(m/wh)
二、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观点
1、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而分工可以 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提高熟练程度 2)分工可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其他无用时间
3)比较容易改良工具,发明机械
7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
分工既然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 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有利。
3)将货币与财富混为一谈,错误认为货币是衡量一国富 强程度的尺度,因而得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源泉,对外贸 易的目的就是从国外取得货币,货币是有限的,此得彼失, 无法认识到国际贸易有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6
3.2 绝对利益论(绝对成本论)
一、背景:重商主义的极端自我保护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首次提出国际分工与自由贸 易理论,作为反对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8
绝对利益论的例子
美国
英国
小麦(P/WH)
6
1
棉布以得知: 1)美国生产小麦,与英国相比,具备绝对优势 6:1
2)英国生产棉布,与美国相比,具备绝对优势 5:4
那么,从绝对利益论的观点来看,美国应该专业生产小 麦,英国应该专业生产棉布;各自生产之后,以1:1的 比例交换(进行贸易),能达到什么效果?
贸易 允许货币输出可以带来更多的货币流入。“货币产 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2
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 1、货币政策 早期:用严厉的刑罚,禁止货币输出——西班牙,处死 晚期:想方设法吸收外国货币——买卖所得必须换成本 国商品输出
2、奖出限入政策:
1)进口:限制奢侈品、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鼓励原材料进口
2)出口:鼓励制成品出口,限制原料出口
——强化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高薪聘请外国专家,鼓励外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入,限制本 国技工外流和机器设备外流,鼓励人口增长,提供充足劳 动力,扶持制造业发展
对外贸易顺差是国家富强的根本
4
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1、进步性: 1)认识到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针对封建社会闭 关自守的自然经济)
2)认识到货币不仅是流通手段,还是资本,可以带 来更多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