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文化常识_地理

中华文化常识_地理

•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 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 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 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 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 风。 •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 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 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 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 郡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 秦代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禹贡九州土壤图
三、地理—区域名称
•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 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 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 江南(左东、右西):江南现指长江广大地区。 江左即江东,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江右为“江 西”,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 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三、天文地理—山
• 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三、天文地理—区域名称
• 中国:指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 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 之战》) • 中原: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 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 域。 • 八州、八荒:泛指中国。例如:序八州而 朝同列。(《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 举宇内……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
三、地理—区域名称
• 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 东,以西为关西。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八 百里秦川称为关中。 • 明清时期的关内、关东:此“关”指山海 关。关东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二战 时的日本的关东军与此地名有关。 • 日本的关东:指日本以京都、大阪为中心 的地区。
三、地理—区域名称
三、地理—地理
• 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如华 阴在华山之北,江阴在长江之南。 • 阳:山南水北,阳光易照到之处。如衡阳 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水之北,淮阳在淮 河之北,济阳在济水之北。
三、地理—水
•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 湖、洪泽湖。 • 四海,即现今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由于古时认为中国四面环海 , 之后四海就 被泛指全国各地。 •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 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 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 为池。(《过秦论》) • 河南 河北 黄河以南 以及黄河以北 •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鸿门宴)
三、天文地理—山
• 殽:指殽山。例如:有二陵焉。(《殽之 战》) • 函:指函谷关。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过秦论》) • 岱:指泰山。例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 未了。(《望岳》)
三、地理—区域名称
• 岭南:岭指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 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 江西、湖南、两广之间),岭南泛指五岭 以南地区,又名岭外。 • 塞北:指长城以北地区,亦称塞外、口北、 口外等。
三、地理—区域名称
• 九州:上古行政区划,尧分天下为九州, 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东汉时有十二州,晋有十九州,唐已有二 百多个州,宋元与唐一样,明清时改州为 府。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