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的检修
1 概述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排烟的余热,将进入锅炉机组的空气加热到所需温度的热交换器。
在高压锅炉中,由于进入省煤器的水,已经经过低压加热器、除氧器和高压加热器的加热,具有较高的温度,仅靠省煤器是不能把排烟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所以,就要靠空气预热器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损失。
由于提高了空气温度,改善锅炉燃烧条件,使燃料燃烧较完全,减少燃烧机械和化学未完全损失,提高锅炉机组的热效率。
同时也改善了引风机的工作条件。
另外,空预器产生的热风在制粉系统中,起着干燥和输送煤粉的作用,可以保证制粉系统良好的工作条件。
本炉采用钢管式空气预热器,布置在锅炉尾部竖井中,空气预热器为双级布置,立置管式双面进风,C形风道连接。
每组管箱为20个管箱组成,共计80个管箱,为了减轻飞灰对管子磨损,在管箱上装有长为200mm的防磨短管,并在此管间隙中浇注耐火材料,在每个管箱之间装设防振隔板。
整个空气预热器是通过它的下管板支承预热器框架上,框架再与锅炉整体构架相连。
管子受热后伸长比预热器处壳体伸长量大,比构架伸长量更大,为了保证它们有相对移动的可能性,管箱下底板与梁之间是应有石棉绳,而在每个管箱上部加装了伸缩节。
管箱结构见图1-7-1,管箱布置见图1-7-2。
图1-7-1 空气预热器管箱结构图
1、空气预热器管
2、上孔板
3、下孔板
4、隔板
5、框架
6、弯头
图1-7-2 管式空预器二级布置系统简图
2 设备规范
结构形式:钢管式
布置形式:双级、立式
管子规格:ф42×1.5
管子材质:A3
管箱高度:上级4.5mm;下级3.5mm,管数37500
管箱数量:上级20个;下级20×3个,总管数102240根
上级受热面:20367m2
下级受热面:43180m2
#2炉空气预热器最上级和最下级管箱已经更换新管箱。
3 检修工艺质量标准
3.1 检修工艺:
1) 装设24~36伏的低压照明行灯。
2) 竖井烟道温度在50℃以下方能进入。
3) 检查管子堵灰情况,磨损情况,作好记录。
4) 清除内部积灰,堵灰管子全部通清,可接水管逐根冲透,冲灰自上而下进行,不得产生多余积水。
5) 清除漏风,如果漏风是在管子与管板固定的焊口处,可用电焊焊补的方法消除。
如果漏风是管子本身损坏引起,则用薄铁板将管子的两端焊死或打堵头堵管。
6) 如果每组空气预热器管子中段漏风超过三分之一者,应更换整组空气予热器。
7) 空气预热器的防磨短管,如果翘起和短少,应将其恢复和补上,应保证管孔烟气畅通又不能磨损管子。
8) 空气预热器的伸缩节,如有损坏应则应换新,伸缩节不应有卡死和泄漏。
9) 检查低温预热器进风侧的腐蚀情况。
10) 检查风道中的隔板、导向板、支撑管,如有跌落、焊缝开裂应修复或换新。
3.2 质量标准:
1) 空气预热器应清洗干净,上管板上无砖块等杂物,管子畅通不漏风。
2) 防磨套管应完好,无脱落、变形和歪斜现象。
3) 伸缩节完好,不漏风且膨胀性能良好。
4) 管箱堵掉的管子不能超过管箱总管数的四分之一。
5) 风道无漏风,导向板、隔板无破损现象。
4 漏风试验
漏风试验是对空气预热器检修的质量检验。
漏风试验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启动引送风机,调整风量,使锅炉的风压维持正常运行风压数值,在每台送风机的入口倒两袋石灰粉,估计石灰粉已能从引风机处排出,即停送、引风机,对锅炉的风烟道和空气预热器进行检查,如有漏风处能看到比较明显的石灰印,找出漏点进行堵漏。
另一种方法是同样启动引、送风机,调整风量,用耳听和蜡焰进行检查,检测到的地方用粉笔或油漆作好记号,待停风机后进行处理。
单独检查空气预热器管子中部是否破损,需启动送风机,关闭所有一、二次风门,这样在管箱上下就可以检测到空气预热器管损坏情况,作好记录,以待处理,但这种方法由于未启引风机灰尘很大。
作漏风试验应注意以下几项措施。
4.1 炉膛内、风道、烟道不能有人工作。
4.2 检查人员应熟悉设备,高处应有良好的脚手架。
4.3 漏风试验应在白天进行。
4.4 单独对空气预热器管子的检漏,应在对烟道、空气预热器清灰后进行,而且进去检查的人员,要戴好口罩和防护风镜。
4.5 不管采用那种方案做漏风试验,在作试验前要写好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在作试验前向参加人员作技术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组织健全、分工明确方可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