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之--植物环境工程与设施园艺

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之--植物环境工程与设施园艺


光、水、肥、气等诸因素综合协调到最佳状态。荷兰1
5000公顷温室、以色列3000公顷温室基本全部由计算 机控制操作。
5)无土栽培迅速发展为设施栽培的主要方式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设施无土栽培技术发展十分迅 速,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大部分 设施采用无土栽培,荷兰在15000公顷温室中,64%采用 基质培(岩棉培),果菜类全部采用基质培,实施精确 控制根际环境,克服连作障碍,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番茄平均产量40~50Kg/m2,黄瓜50~70Kg/m2。 欧共体明确规定,21世纪所有欧共体国家园艺作物 要全部实现无土栽培。无土栽培不仅高产,而且可以向 人们提供健康、营养、无污染的无公害食品。 日本50%以上的设施采用无土栽培,其中水气耕也获 得了巨大发展。
1.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特点: (1)集采光、保温、蓄热于一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 能进行设施生产; (2)适宜于进行蔬菜、瓜果、花卉、食用菌等多种作物 的反季节栽培; (3)跨度6.0-9.0m,长度40-120m,墙体厚度0.6-1.5m; (4)适宜区域主要为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
2.塑料大棚
以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的 不加温单拱屋面结构温室。
6)植物工厂得到了应用与发展 植物工厂是通过设施内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农作物周 年生产的系统。植物工厂是以营养液栽培和自动化综 合环境调控为重要标志。能免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实现一年多茬次栽培,生菜、菠菜栽培期较露地缩短1 /4~1/2时间。灌水、施肥以及温、湿度管理全部采用 自动化,播种、定植、采收作业全部是操作计算机, 作业变得轻松舒适。 奥地利、丹麦、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都先后建立一 批植物工厂,用于试验研究和实际生产,为工厂化农 业的发展展现了美好前景。
产出”的农业生产方式称为设施农业栽培,园艺专家
称之为设施园艺。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
品种、栽培、管理等多种学科和多种系统,因而科技 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设施园艺生产涉及蔬菜、花卉、高档水果、食用菌。
2.设施园艺的基本构成 一定的围护结构 为了不受四季与地域的限制,设施农 业首先必须利用一定的围护结构(如温室、大棚等)把一 定的空间与外界环境隔离起来,形成一个半封闭的系统。 这是区别于露地生产的先决条件; 一定的环境工程措施 在一定的建筑设施基础上,通过 对半封闭系统的物质交换和能量调节来进一步改善和创造 作物适宜的生育环境,实现周年、反季节生产。 相应的配套工程与工艺设备 满足农业生物从苗期到 收获全过程的配套技术装备,如育苗设施、栽培设施、灌 溉、施肥、植保等 。
智能化、自动化环境调控系统及配套装置技术的硬件
水平基本已达到可与国际接轨,产品性能稳定可靠, 并已在我国大型温室中广泛使用。但软件水平尤其是 管理模型的开发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 设施园艺对保障我国农产品供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发挥了积极作用 设施园艺可实现农产品全年生产或调整、延长生产周期, 有效弥补露地生产的不足,在可控环境条件下可以生产出
3.按覆盖材料分。可分为:玻璃温室、硬质塑料或聚酯 板温室、塑料薄膜温室(又称塑料大棚等)。
4 .按建筑分结构形式。可分
为单坡面温室、双坡面温室、 连栋温室、拱型温室等。 1)单坡面温室 2)双坡面温室 3)连栋温室。 4)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拱型 简易温室称为塑料大棚。
三、温室环境因子控制设施与设备
4)计算机智能化控制系统得到快速普及与应用 设施农业的核心是对设施内环境能进行有效的调 控,以营造适宜于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条件。通过选 用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可以准确采集设施内的温度、 湿度、光照、 CO2浓度、地温、土壤含水量、溶液浓 度以及作物生育状况指标等参数,由计算机系统根据 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使室内温、
2.昼夜间的变温管理
3.采暖与保温 一般有热水采暖、热风采暖和电热采暖几种采暖方式。 再好的采暖也需要良好的保温,因此温室一般会采用各 种保温方式。
(二)温室通风换气、降温设施与设施
1.自然通风换气
利用温室内外温差造成内外空气压差的换气,称
为热压换气;利用风力作用造成内外压差的换气,称 为风压换气。热压换气与风压换气统称为自然换气。 2.强制换气。温室安置风机后进行强制换气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施农业面积得到快速增长。
1981年为10.8万亩(0.72万公顷) 2003年达(720万公顷)22年增长了1000倍 2)设施园艺的类型增多 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外,一批由我国自行设计、制
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温室设施拔地而起,较国外产
品价格降低 30-40%,节能 30 ~45%,设施农业工程技术 配套逐步完善,同时,也使我国温室类型逐步齐全。 3)设施种植品种由单一的蔬菜逐渐向瓜果等众多高 附加值产品拓展
环境相对稳定、节能、便于机械化作业和产业化生产
等优势,随着世界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温室大型化 趋势日益明显。如荷兰自1975年至1995年的二十年间, 经营0.01~0.5公顷温室面积的农户由5900户降至1660 户,而此期经营大于2公顷的农户由101户增至442户; 经营总户数由9770户下降至4690户;平均每户经营面 积由0.48公顷增至0.94公顷。
特点:
(1)主要用于春提前、秋 延后作物的栽培,冬季叶菜 类作物(南方); (2)跨度6-12m,长度30-6 0m,脊高1.8-3.0m;
(3)适宜于南方地区,北 方春秋季节的设施栽培。
3.连栋温室 特点: (1)环境调控能力强,通风、 降温、遮阳、保温、加热、 灌溉、补光、植保设施等均 可配置; (2)土地利用率高,达90% 以上; (3)自动化程度较高,可实 现周年生产; (4)投入大、运行成本高。
黄瓜年产50-70 Kg/m2,商品率高达90%以上,86%产
品出口销往世界各地。日本、以色列、韩国、西班牙等
国单位面积优质蔬菜的产出率亦相当高。因而,能获得
较高的经济效益。如荷兰,4200公顷温室蔬菜,以番茄、 黄瓜、甜椒为主,产值高达12~14亿美元。
3)温室日趋大型化 大型温室设施具有投资省、土地利用率高、室内
经营管理的现代化,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世界上设施农业搞得最好的国家是荷兰、日本、法国、 西班牙、以色列、美国、韩国等。
1)育种与种苗业非常发达 荷兰、日本、以色列、韩国等非常重视温室专用品
种的选育,能为温室提供专用的耐低温、寡照,耐高温、
高湿,具有多种抗性、优质高产的种苗。同时,种苗的 工厂化生产水平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荷兰境内有130个
§2-2 植物环境工程与设施园艺
Plan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and Facility- Horticulture
一、设施园艺(Facility- Horticulture)的概念
(一)设施园艺的概念 1.什么是设施园艺 “使用人工设施、人工控制环境因素,使植物获 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从而延长生产季节,获得最佳
专营种苗公司,有4900个品种,1200公顷生产面积,是
世界四大种子出口国之一,种子出口达100多个国家。 日本、韩国、以色列的蔬菜种子在我国也有较大面积种 植,有良好的表现。
2)单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较高 设施园艺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也是相对 高效的产业。荷兰温室番茄年产量达到40~50 Kg/m2,
制造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三)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状况 1. 设施园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受到世界各 国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经济发达国家更是作为改善生活、提
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农业生产方式而大力发展。上世纪70 年代
后,园艺设施不断向大型化、固定化、装备化发展,设施园 艺生产过程向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环境控制自动化、 综合化发展,大大推动了设施园艺快速发展。
二、植物生物环境主要设施——温室(Green house )
(一) 温室效应 能让绝大部分短波辐射进入而阻止绝大部分长波辐射
透出以蓄热升温的特点,称为“温室效应”。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建筑,称为“温室”。 辐射收入大于支出使温室升温的贡献约占28%,而密闭 性使温室蓄热保温的贡献约占72%。 温室建筑就是利用其温室效应,在寒冷的冬季利用太 阳能蓄热升温,是提高作物环境温度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高品质的园艺产品(也称为可控农业);
我国通过设施生产蔬菜,只用20%的菜田面积,提供了40
%的蔬菜产量和60%的蔬菜产值。
3.我国各类设施农业栽培面积约占世界设施栽培面
积的70%。据测算,我国设施农业栽培吸纳劳动力8
000多万人,加上产前、产后共吸纳劳动力近1亿人。 设施农业栽培已成为我国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劳动 密集型产业。 4.农业设施生产行业发展迅速,近5年间,具有一定 生产规模的大型温室生产厂家已达50余家,温室
五、温室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上温室植物生产有三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即大型化、现代化和工厂化: 1.温室的大型化 由于有室内温度稳定,日温差较小, 便于机械化操作,造价低等优点,温室建筑有向大型化、 超大型化发展的趋势,小则一幢一公顷,大则一幢几公
顷以上。但是大型温室常有日照较差、空气流通不畅等
缺点。
2.按室内的环境温度分
高温温室:冬季温度保持在18-33℃间,主要用于喜温植物, 如热带植物;
中温温室:冬季一般保持在 15 — 25 ℃间,适于种植茄果类 等作物; 低温温室:冬季一般保持在5-18℃间,主要用于种植叶菜 类植物;
冷室:冬季一般保持在。 0 一 5 ℃间,一般仅用于贮存暖温 带及盆栽植物越冬之用。
(一)温室采暖、保温设施与设备 每一种作物在其生育过程中都存在有最低、最高 和最适宜的温度界限。在温室栽培中,按作物生理 活动随生育阶段与昼夜间的不断转移而采用相应的 适温管理,称为变温管理。
1.生育阶段的变温管理 在生育前期,偏高温度有助长叶面积的扩展。叶面积扩 展速度越快,物质再生产也就越旺盛。 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已达相当程度,采用适当的偏 低温度,可增加净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贮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