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学习建议

高一语文学习建议

高一语文学习建议各位同学:大家好!首先真诚的恭喜大家能够进入更高层次的高中学府继续生活和学习。

我们谈谈语文和语文学习相关的东西。

这是学习语文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很难想象, 一个对语文学科和语文学习方法没有正确认识的学生能够学好语文。

不管做任何事情, 如果没有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是很难做好的。

对于大家来说,树立正确的语文学法观,正是当务之急。

一以大家的经验来看,语文已经带给你什么?语文未来能够带给你什么?语文能给你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使您与朋友交往时畅通无阻; 语文能给你滔滔不绝的演讲才能,使你在班级竞选中独占鳌头;语文能提高你的公关能力, 使你在未来的求职中,自然得体地展示才华; 语文能使你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 迅速检索到自己需要的材料; 语文能使你写出令旁人艳羡的诗歌、散文和小说。

语文可以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以让你加强文学修养, 培养生活情趣; 可以让你丰富人生阅历, 提升思想境界;可以让你强化思维能力, 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让你培养想象力,增强创造力。

语文可以让你变得更加自信,更有魅力,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有情趣!有的同学听到这儿肯定会想, 任何一个老师都说自己的学科重要。

那么, 我给大家提一个问题:一个木桶由九块木板组成, 这九块木板高度不一, 那么水桶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哪一块木板呢?毫无疑问取决于最矮的那块。

同样的道理, 我们高一学习九门课程, 语文如果做了最低的那块木板,我们的总分就落下来了。

这就是现代社会中的“木桶理论”。

从历来高考成绩分析来看, 一个学生能否达到二本线、达到二本线能否跨入重点大学门槛的最大拦路虎就是语文分数。

因为, 英语数学综合都可以拿140多分, 而语文分数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语文的提升高度就是你超越别人的高度。

那么如何超越呢?现代社会竞争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是大鱼吃小鱼, 而是快鱼吃慢鱼” , 所以尽快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就会使你赢在起跑线上, 尽快掌握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对于整个高中课程的学习来说,会助你一臂之力。

二每个学科都有特有的学习特点,学习语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持敏感,提升素养1. 语言敏感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我有一个好友,钢笔书法非常漂亮,我向他讨教写字的秘诀,他给我讲了他的一次经历。

春节期间, 一次他经过一家门口,发现楹联字体俊美飘逸,于是趴在那家门前临摹,直到完全相象为止,其行为引来路人异样的目光。

我想, 这是他对字比较敏感。

我自己在中学时也有过一次比较典型的体会, 一日从《语文报》上看到一个句式, “我不想说···,我不想说···,我不想说···,这里我只想说····。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作文竞赛中, 我想方设法地把它用了上去, 效果很好, 作文获奖,语文老师在班级对我这个句子进行了高度评价。

我想, 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敏感吧!看到好的文章,听到好的歌词、广告词,听到街上行人口中的一句歇后语,看到报纸杂志上的一句名言,甚至数理化教科书上的一个词语,立即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惊叹之、品味之、记录之、在写作中想方设法地使用之,这就是语言敏感;在作文中,因为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没有找到合适表达, 耿耿于怀,语不惊人,势不罢休, 这就是语言敏感。

古人说, “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 大概也是此意吧。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 有了强烈的语言敏感,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教你语文了。

可以说,生活处处有语文老师。

2. 生活敏感有一天,大街上两个人骑自行车相撞,引起了争吵,有两个同学都从此经过,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今日见两个人吵架,甚是无聊,其它无事”。

另一个同学则在高考中这样写道:“ 《圈》 :早晨骑车上学的路上, 密密麻麻围了一群人, 摆出了一个不很规则的圆圈。

在圆心位置,站着两位同胞,一只手握着自行车把,另一只手指着对方大骂。

原来是两位同胞撞了车子,引起一场口舌之战。

其实,这是小事一桩,并没有什么争吵的价值,连班也不上了, 围成这不大不小的圈, 更何况中国人常言‘寸金寸光阴’ 。

这就是生活中的一个怪圈。

” 前者认为无事可写, 后者却由此看到中国人的两大弱点, 一是因小失大,不珍惜时光; 二是鲁迅先生批判过的看客, 在中国仍然存在,围成一圈看热闹, 麻木愚昧的中国人啊!后一位同学有比较强的生活敏感,从细小的事件中看出实质来。

一花一世界, 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会中的智慧无处不在,“万物为吾师”,应当是不灭的真理。

高中考试语文老师不划重点。

为什么?因为语文即生活。

生活中存在的一切都有可能在语文考卷中出现,语文考试是不会囿于课本的局限的。

比如, 2008年高考作文是写汶川地震 , 2009年高考作文“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

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

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 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

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 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

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 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

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打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 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 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 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通过动物培训折射教育现状, 2017年高考“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这充分表明了语文的社会性。

语文考卷中会展示一切生活中出现的事物,比如短信编写、春联续写,还有科技知识、历史文化、时事新闻、环境保护等等等等, 一切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现象皆有可能出现在语文试卷中。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关注校园里的墙报, 街上的招牌,旅游景点里的楹联,报纸上的广告,庙宇里的碑文……另外看电视、听广播,开校会,乃至听其他人聊天,也一样可以从中学到不少语文知识。

事事皆学问,处处有文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常留心,多积累, 多记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高分数。

具备了语言敏感和生活敏感,语文学习就不再是每天 45分钟了,你也不只有一位语文老师了。

这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两点。

三高中语文学习的特征:应试语文有道可循1. 背诵基础上强调理解。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 大家几乎都能默写, 但却有不少同学不知道这句话写出了清香的什么特点, 在考试中如何作答,在月考中失掉了宝贵的 3分。

这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炼字”这一题型的考察。

初中阶段是“大致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具体理解” 。

这就要求同学们就要学会分析和思考了。

2. 笔记基础上强调积极参与。

相信不少同学在初中已经养成了记课堂笔记的习惯, 这是很好的。

但是还不够, 还需要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思维。

我们教师在上《荷塘月色》时,有的同学没有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举手回答问题。

虽然记下了第4段的段意,但在月考时,我们考了第 3段的段意概括, 结果发现许多同学没有得分。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些同学没有概括段意的能力, 不知道该如何概括段意。

能够概括段落、文章大意, 是高考考纲明确提出的。

如何概括呢?很简单, 找准主体,捕捉关键字,关键词,再用合适的表达串联成一句话。

有些内容,如中心思想、段意、文章思路等等,一旦记录下来,也就没有很大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思维的过程,形成能力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过,“ 课内阅读是准备,课外阅读才是运用。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只有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才能提高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取得好的成绩。

要知道,高考和生活中阅读的文章大都是我们没有读过的文章啊! 3.练习基础上强调规律总结。

我们常发现同学们语文学习有这样的现象,做过的试题, 读过的文章, 考试考到了,又不会了; 我们还发现, 同学们这道试题会做, 换了同一类的试题又不会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就是因为我们不善于总结规律, 没有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语文训练中, 只有当我们找到了某一个知识点的运用规律, 才算真正完成了练习的任务。

古人说, “为学日增,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近于道。

” 我们想,语文学习中,我们的知识是越来越增加了,但我们对语文规律的认识却应该越来越概括。

比如, 对议论文的认识,开始我们可能感觉到比较困难, 开头有各种形式如开门见山,引用名言,列举事例等,论证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证、引申论证等很复杂。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 我们就会发现, 议论文无非是提出自己的观点, 用各种方法来论证观点。

到最后,我们写议论文时,心里只有一个东西――中心论点, 其它一切都随机应变。

再比如做病句的练习, 如果我们将做过的练习进行归纳, 就会发现病句也无非就是那十来种类型。

以后,只要做病句修改练习,就考虑这些类型,这样事半功倍。

有人在题海中遨游, 结果被题海淹没了; 有人在题海中寻找, 结果找到了目标。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最浅的题海中遨游,用快的速度找到目标。

4. 完成作业基础上强调自觉读写。

有人说,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

课内的阅读基本上是精读,是培养同学们阅读的基本素质和方法的而课外的阅读, 是将课内获得的能力进行实践。

扩大读写量,提高读写效率, 是大家公认的语文学习方法。

自觉读写,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

被动状态下的学习,效率是很低的。

先说自觉读写。

初中阶段, 我们的学习以考查课内知识为主, 而高中阶段则以考查能力为主,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更要注意学习成果的检验。

记得有一年我带高一新生, 布置的作业是背诵一首诗歌。

下课后就有学生找到我问:“老师, 到底要求写几遍, 写在什么本子上?” 当时的我一时无语, 不明白他为什么会问这样奇怪的问题, 后来才琢磨出, 初中老师就是这样布置作业的。

而高中的老师要求的是结果, 抄一遍还是十遍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记忆正确。

如果有的同学漫不经心的抄十遍交上来应付老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有的同学过目不忘抄十遍不是浪费时间吗。

在高中, 光完成老师课内的作业是不能达到高考要求的, 老师的主要责任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同学们要注意自觉复习,自觉练习,自己给自己加压才能超过别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