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9课《边城(节选)》优秀课件(共28张PPT)
09课《边城(节选)》优秀课件(共28张PPT)
风声,水声,歌声,唢呐声,啜泣声, 声声惊残梦; __ __情,爱 __情,手足 ____情, ____ 乡情,民 骨肉情, 情情乱痴心。
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 体念或追究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黄 昏中会有点薄薄的凄凉。
随着年龄增长,生命成熟,心里产生一种寂 寞孤独。 感觉到生活平凡,有一种新的需要。新的感 情的追求而不得。 黄昏了,爷爷摆渡还不回来,一个人守着空 落落的家。 父母早亡,家中一老一小,实在可怜。
2018/6/13
• 世外桃源的爱情
• 《边城》全文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 总的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 作者内心的追求以及与这追求相呼应的田园 牧歌情调。这种情调和当时的动荡社会相对 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尘寰的“世外桃源”。 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 内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湘西 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 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 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 的说明”。
2018/6/13
一、作家介绍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
现代作家。1927年参加“新月社”,曾 任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部分作 品以湘西生活为背景,着力描绘不受 “近代文明”玷污的原始古朴的人性, 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一系列 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 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一系列以湘西为背 景的 小说,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 《边城》《长河》是其中的代表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翠翠和以上两位女子相比,显得 含蓄、羞涩,翠翠内心萌动的感情始 终没有直接外露,连她最深爱、最依 恋的爷爷也没有启齿。作者通过人物 的对话和感情变化展示了翠翠微妙而 复杂的内心世界。
2018/6/13
【自读品味】
自读课文,用心品味小说中自然、纯 朴的自然风物和边城人事。谈谈你读后感 触最深的一点。
青山绿水风景美
边城美 古朴和乐风俗美
纯朴真挚人情美
感悟湘西人性、人情之美
1.风景如画,风俗至纯。
读《边城》,如同欣赏湘西一路的风景,这里的黄昏温柔、美 丽、平静,这里的夜晚宁静而不乏生机。杜鹃叫个不停,草莺啭着喉 咙,虫声繁密如落雨……这是大自然的一片净土,作者心目中的世外 桃源。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更是作者追慕的对象:他们坦城、热 情、安闲,日出而作,日落日息,人人都有古君子之风,他们是一群 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民风之纯朴,让人们不讲等级,不谈 功利,人与人之间唯有真诚相待和相互友爱。
思想内容
《边城》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单纯情爱、 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 现人性之美,它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 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作者 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 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 “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但这似乎也反映出湘 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 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剧的人生,寄托着作者 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边 地 小 西城 —— 湘
2018/6/13
创作动机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 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 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 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 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 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 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 的“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人物形象分析
翠翠:女主人公翠翠是《边城》灵魂之所在。她是一 个情窦初开、渴望爱情的勤劳善良、清纯腼腆、聪明伶俐、 善解人意、温柔乖巧、感情真挚,从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 染的极富审美意义的少女形象。 爷爷:是一个忠于职守、古道热肠、心细如发、深爱 至亲的,勤劳、善良、坚强老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天保:痴情、豪爽、慷慨。既大胆表露爱情,又爱惜 手足之情,在不知情中陷入爱情的矛盾中,最后孤独地离 开并死于意外。 傩送:多才多艺,性格与天保很相似,孤独地追求爱 情,最后为亲情放弃爱情。宁可不要碾坊陪嫁也要娶翠翠 为妻,情愿永远做个摆渡人。后来因为哥哥的死心怀内疚, 又得不到翠翠的理会,也选择了离开。 2018/6/13
♣ 归结全文的写作思路:
忠于职守
爷爷
古道热肠 深爱至亲
祖孙情
翠翠
聪明乖巧 善解人意 清纯质朴 腼腆多情
人 性 美 风 情 美
爱情
♥
天保
坦荡磊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傩送
手足情
正直尚义
【主题】
赞美: 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 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 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拜金主义 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美好品德和人格。
2018/6/13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差异。小溪 宽约廿丈,长年水皆静静的,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故 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 皆可以计数。 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 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 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与有花纹的石 子,皆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皆如浮在空气里。两 岸多高山,山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 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 有桃花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沈从文意义
• 以乡村之礼与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对抗 现代社会的异化。 • 民族精神的保存问题。 道家的无为,寻找 心灵的安宁。
•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对抗人与人之间唯利 主义。
拓展延伸:试把翠翠心理与以下诗 歌的主人公心理相比较
诗经· 郑凤· 子衿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 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阵阵,夏雨雪, 天地和,乃敢与君绝 !
边城
——沈从文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 且人杰地灵,名贤辈 出。有:为了维护民 族尊严怒斩外国不法 传教士,一品钦差大 臣贵州提督田兴恕; 定海浴血抗英,万古 流芳的民族英雄郑国 鸿;民国第一任民选 内阁总理“湖南神童” 熊希龄;文学巨匠沈 从文;国画大师黄永 玉等。
为什么小说以“边城”命名?
“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只是说这 是个边地的小城。可从时间、文化上理解,“边 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 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 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 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 淳朴民风的怀念。便是在湘西,这种古朴的民风 也正在消失。《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 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 品,描写的是理想化的现实。因为想留驻一点美 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并且常新,以利 后人。
2018/6/13
两情相悦的情爱
古朴的爱情表达方式: 天保的“车”路、傩送 的“马”路。这是湘西特殊 的示爱方式。特别是“马” 路,以歌传情,以草示爱, 至纯至真,毫无铜臭之气, 似乎让人听到了几千年之前 在河边之上的关关之鸠之声。
单纯的爱情内涵: 翠翠和天保、傩送的爱 情,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理 解对方的基础之上,他们 追求心心相印,以情感人, 他们奉行奉献利他,他们 没有现代文明中的尔虞我 诈,自私自利。
☻整理全文的情节结构
第三章:写第三个端午节,筹备龙舟竞赛。 (社会环境)
第四章:写第一个端午节,看龙舟的翠翠巧 遇二老傩送(追述) 第五章:写第二个端午节,翠翠巧遇大老天 保。 第六章;写迎婚送亲的花轿,引发翠翠的情 思。
三、学习探究
明确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 文章表现的爱的主题,体会作 者构筑的爱与美的理想世界, 体会人性之美。了解沈从文描 绘的湘西风情。
2018/6/13
(3)作者特意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 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特别是关于端午节风俗的描写, 来展示边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 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4)《边城》的艺术风格,它是一首抒情的诗,一曲 浪漫主义的牧歌。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故事成为诗情的载体, 抒情才是小说的“本事”与目的。作者叙事的笔端,倾泻 着、流动着作者对“爱”与“美”的诗性的讴歌与咏叹。 作者还在艺术上追求诗意化的表现。以关于动作、对话的 白描与韵味发掘翠翠内心丰富的“潜台词”;情节结构方 面,以经纬交织、明暗结合的手法,烘托内在的情绪节奏; 在乡土风俗描写方面,将人物的活动置于一幅幅风俗风情 画面上,形成了诗情画意的意境。
故事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 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 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 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 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 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 想娶翠翠为妻,宁愿做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 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 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 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 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 傩送归来。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2.人情最善,人性至美。
围 绕翠翠这一湘西精灵,作者写到爷爷、天保、傩送等人,展 示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为人类的 ‘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
2018/6/13
血浓于水的亲爱 不论是爷爷和翠翠之间的祖孙情感,还是天 保和傩送之间的兄弟情谊,作者都不惜笔墨,不 遗余力。爷爷具有中国传统的美德,他对孙女亲 情无限。为翠翠的婚事担心,在生活上无比关怀, 在感情上尽力体凉。而翠翠对外公关心备至。她 担心外公的身体老去,她愿意把心思向外公倾 诉…… 天保和傩送之间的感情是围绕翠翠展开的。 爱情上公平竞争,互相谦让,充分尊重对方,把 爱情和亲情放在同等的位置。这些血浓于水的亲 情,是作者最为珍惜和倡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