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看电视说起 3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从看电视说起 3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版 精品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说课稿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4.从看电视说起
说教材
本课选自《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

本单元将课程标准中通信与传媒两个要点的教育内容融合在一起。

一、二课内容主要侧重于通信,三、四两课内容侧重于大众传媒。

通信和大众传媒联系密切,合成一个单元既能体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又能体现出综合性。

由于通信和大众传媒与当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本单元内容与儿童生活的贴近,力求让学生认识到通信、传媒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在引导儿童认识社会的同时,培养他们社会生活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现代传媒的同时,学会如何有用地利用传媒获取信息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注重将社会常识和学生的品德教育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特别注重针对当前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较大影响的现实情况来组织教学。

教材不仅重视儿童了解大众传媒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当,更强调引导学生在接触大众传媒时,要注意选择康健的内容,并能做到有节制地看电视。

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电视、网络、书刊等大中媒体对促进自己成长所发挥的积极的作用。

2.初步具备选择康健电视内容进行娱乐的能力,并能做到合理安排时间。

3.促进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

4.学习从例外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5.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说学生
当前我们的学生是在电视机和电脑前成长起来的一代,怎样合理地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处理好看电视与学习功课、与睡眠和休息的关系,是少年儿童成长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年级的学生,随着心理发育日渐成熟,思维水平有明显提高,认识开始逐渐摆脱单面思维。

此时如能适时地正确地加以引导,有利于孩子们的康健成长。

说学法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是具有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建构过程。

因此,要注重师生间的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

师生双方在活动中应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课时中采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小组交流等互动形式。

说教法
本课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是关键,因此,“情境教学法”的采用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发挥直观优势,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讨论交流法”,创设情境氛围,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说设计思路
一、设计引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佳的老师。

引导学生对思品课产生深刻的兴趣,学生就会努力地学习。

为此,设计好引入情境是思品课教学的关键。

导入新课,我采用课本剧导入,再现小波与爸爸因为看电视发生争执的场面。

因势利导,问学生是否也有和小波一样的忧愁。

二、创设教学活动,引导主体参与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为此,只有为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发挥和提高。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
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讨论,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独到见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实话实说”说说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

利用学生亲身的体验,展示自己的观点,在全班内展开激动的讨论,在讨论中梳理已有知识,认识到合理地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处理好看电视与学习功课、与睡眠和休息的关系。

选择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电视节目,注意看电视时的用眼卫生。

三、巧用电教手段,强化感知理解
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使抽象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感知,加快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给思品课注入新的活力。

鲁迅先生曾说:“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创造顺耳、雅观、悦心的直观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更加清撤明了地认识到看电视利与弊,以理导行。

四、制订协议,指导行为,促进参与
1.学生展示采访结果:教师提前布置学生采访家长,了解家长允许看电视的理由和家长不允许看电视的理由。

在采访中促进了解和沟通。

2.实话实说:(1)看电视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好处?(2)看电视对我们的成长有哪些不好的影响?学生从小看电视,他们获得的好处是显而易见,但对看电视不良影响和隐藏的危害却认识不够,教师利用课件充分展示,看电视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损害。

引导学生全面看待事物和认识社会。

3.各抒己见:我们应该怎样看电视呢?学生术发自己的间接后,教师对学生看电视要注意距离、光线,注意内容康健、注意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等方面加以引导。

4.制定关于看电视的协议书。

使学生体验与父母沟通、同等协商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产生的愉悦感。

在生活中遵守协议,避免今后再次出现电视风波。

五、接触康健的大众传媒
1.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认识大众媒体。

教师提出问题,接触大众媒体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

2.出示课本插图,教师提出问题:
如果你是这位购买光碟的小女孩,会怎样说,怎样做?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选择光碟的?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光碟。

小组讨论: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会带来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进而让学生总结科学合理上网,不沉迷游戏或聊天。

教师总结:随着通信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多样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放便越来越多,但摆在面前的诱惑越来越多,因此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过上康健、高尚的娱乐生活。

精品推荐强力推荐值得拥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