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华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清华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推开智慧门—信息和信息技术 (2)第二课认识新伙伴—计算机 (4)第三课牵手指挥棒—使用鼠标 (6)第四课从容上阵—使用键盘 (8)第五课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 (10)第六课金龟乐悠悠—“铅笔”、“橡皮”工具和移动 (11)第七课熊猫庆生日—旋转和复制、粘贴 (13)第八课小鸡水墨画—“刷子”工具 (14)第九课趣味敲字母—英文输入 (15)第十课妙计打汉字—汉字输入 (17)第十一课智能输词句—词组和整句的输入 (19)第十二课写字万花筒—字型、手写、语音输入 (21)第十三课曲项向天歌—输入、设置文字 (23)第十四课一句一景色—“复制”和“剪裁”图片 (25)第十五课蜻蜓立小荷—“粘贴”和“旋转”图片 (27)第十六课月夜思故乡—图形组合 (29)课题第一课推开智慧门—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过程与方法:认识信息,了解人类通过获取信息、存储信息来进行传递信息以及加工和应用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探索计算机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信息、获取信息、存储信息。

难点:加工和应用信息、传递信息。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的身边充满了大量的信息,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信息、了解信息。

二、讲授新课:1、认识信息通过多媒体实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信息。

图书馆、交通指示牌、上课时获取的知识、电子产品的网络通讯都是大量的信息,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就是信息。

2、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途径:人类通过眼、耳、口、鼻、手等感觉器官来获取信息。

为了更有效地获取信息,人们发明了许多获取信息的工具,使自己看得更远、听得更清楚、感觉得更鲜活。

例如:哈勃望远镜、蛟龙深海探测器、听诊器、雷达等。

3、存储信息古时候,人们曾通过结绳、刻岩等方法记事,后来发明了文字、纸张和印刷术,人们用书籍来保存各种信息。

现在,人们利用更先进的手段来保存信息。

例如:竹简、留声机、录音机、光盘、存储卡、U盘等。

4、传递信息:古时候,人们曾用烽火狼烟来传递信息,有了文字和纸张后,人们通过书信来传递信息,后来发明了电报、电话。

现在,网络在信息的传递上起着巨大而显著的作用。

例如:3G电话、卫星通讯、视频聊天等。

课题第二课认识新伙伴—计算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用途认识计算机桌面过程与方法:认识鼠标了解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探索计算机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计算机的桌面和鼠标难点是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请学生来描述生活中所见的计算机激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关注由此引入新课。

二、授课:1、认识计算机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种类: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掌上计算机。

师: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用到有同学知道吗?生回答。

介绍计算机的用途及功能。

2、打开计算机教师演示计算机的打开方式。

注意一正确引导学生比如按电源开关的力度系统开机时屏幕的变化等。

3、计算机桌面进入系统后介绍桌面的各种工具。

5、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师演示鼠标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练习。

注意正确的握鼠标的方式、力度等。

小结:1、计算机的组成2、桌面的组成3、鼠标的基本操作。

分层作业设计正确的开机关机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带领学生玩“扫雷”游戏,进一步巩固了鼠标的四个基本操作,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鼠标,由于在前一节课已讲过关机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能能够正确的关闭“扫雷”游戏,以及正确的关闭计算机。

但是,在上课讲解扫雷游戏的玩法时,没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使信息技术课更有意思。

课题第三课牵手指挥棒—使用鼠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扫雷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正确的关机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网络游戏只是学习之余的一项放松心情的事情不能当作必须做的事情去做。

重点难点1、重点是练习并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

2、难点是掌握正确的关机方法。

教具多媒体计算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回顾计算机的娱乐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计算机的娱乐功能。

强调游戏只是计算机娱乐的一个部分不可沉迷游戏。

二、授课:1、启动游戏教师向学生演示游戏的启动步骤。

认识开心果连连看小游戏的界面。

2、开始连连看比赛教师向学生讲解连连看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回顾鼠标操作的要领。

让学生分组玩游戏。

3、游戏结束4、关闭游戏引导学生关闭连连看游戏。

5、关闭计算机讲解正确的关机方法。

“开始”——“关机”——“确定”。

三、小结:1、总结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及要领。

2、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课题第四课从容上阵—使用键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键盘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掌握键盘的使用方法,以及键盘打字的键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熟练掌握键盘打字的技巧,学会十指合作进行键盘打字,从而懂得分工合作在生活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认识键盘了解键位和打字指法,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键盘是计算机主要的输入工具,我们用键盘输入英文、中文和各种符号,也可以用它输入各种命令来操作计算机。

二、讲授新课:1、认识键盘:通过出示键盘图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计算机键盘及分区。

2、手指分工:通过“金山打字通”让学生初步尝试手指的分工。

3、键盘练习:通过“金山打字通”中的初级键位练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常用打字的方法。

4、弹“电脑钢琴”:打开“电脑钢琴”让学生通过弹奏歌曲,熟悉键盘键位和指法。

三、课堂小结:1、了解键盘的分区。

2、了解手指分工。

3、熟悉键盘键位。

分层作业设计1、使用“金山打字通”尝试输入英文字母。

了解手指分工,并初步掌握指法。

2、在电脑钢琴上,弹奏一首你喜爱的歌曲。

教学反思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

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

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

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当然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课题第五课航天梦喜圆—“形状”与填充工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画图”程序,学会启动和关闭“画图”程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发射火箭”图,初步了解画图程序中的基本“形状”,并会给形状填充颜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安排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导入新课启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出示各种形状实物,并对各个形状进行简单组合。

观察形状组合出的物体,了解形状。

活动二让学生自主发现火箭是由基本形状组成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展示“发射火箭图”的画法,让学生从感官上初步认识形状的组合。

仔细观察“火箭发射图”看看“火箭”和“发射塔”都是由哪些基本形状组成的。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二节课。

在学生掌握了“矩形”工具后,本节课学习“椭圆”工具。

上课时演示用若干集合图形,组成器物的过程,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了“小茶碗”的画法。

在学生练习时,有些学生对鼠标的操作不是很熟练,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单独的知道,在保存文件时,大部分学生不会输入法,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所以又进行了一次讲解,效果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保存自己的图片。

课题第六课金龟乐悠悠—“铅笔”、“橡皮”工具和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铅笔”工具的使用能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画出金鱼缸和里面的金鱼。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步骤画鱼缸、画小鱼的过程初步掌握“铅笔”、“橡皮”工具的使用,通过把画好的小鱼放进鱼缸的过程初步掌握移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的能力。

学习资源学生预习准备:熟悉画图程序的启动方法认识画图程序中的葛总工具。

教师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学习活动安排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内容。

1、复习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形状的组合。

2、复习移动的操作要领。

1、认真听老师讲解。

2、仔细看老师演示。

活动二学习曲线工具的使用。

1、讲解并演示铅笔工具的操作要领。

2、指到学生用“椭圆”工具和“橡皮”工具相结合画出漂亮的鱼缸。

3、让学生学会初步掌握移动的方法。

1、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的演示。

2、用“铅笔”工具化小鱼。

用“椭圆”和“橡皮”工具相结合,画“鱼缸”。

3、使用“移动”将“小鱼”放进“鱼缸”里。

活动三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画出花边的其他元件组合成花边。

1、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自己喜欢的画。

2、启发学生尝试使用其他工具来辅助作画。

1、用椭圆画出花瓣。

2、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将花瓣组合成花朵。

活动四总结1、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画出身边的事物。

1、认真听老师讲解。

总结学到的画图软件使用技能。

分层作业设计用画图软件画出《小小鱼缸》可参见课本图6.1。

教学反思在完成任务二的时,由于受到任务一的影响,很多学生都顺着任务一的思路用“选定”工具复制小鱼,有些学生复制小鱼的时,把水波也复制了的,就选择“橡皮擦”工具擦掉水波。

只有极少数学生尝试“任意形状的裁剪”工具。

这个任务对于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相对比较难。

接下来,学生在尝试“把小鱼变小”时,部分学生使用“拉伸和扭曲”菜单,并且设置“拉伸”的水平和垂直值。

少部分学生使用“矩形选定”把图形变小。

大部分学生探究无果。

课题第七课熊猫庆生日—旋转和复制、粘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使用“旋转”和“复制”、“粘贴”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熊猫庆生日”掌握“旋转”和“复制”、“粘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懂得举一反三,能够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创作出更美的图画。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预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活动安排活动目的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任务一调整图片的大小和底色。

仔细看老师的示范,观察调整图片大小和底色的方法。

任务二画熊猫。

通过看老师画熊猫的方法步骤,了解画熊猫的方法。

任务三通过复制粘贴,组合熊猫。

通过认真看老师画熊猫,初步了解“复制”“粘贴”和“移动”的使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