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粮食安全之我见

粮食安全之我见

玉米与小麦的相对单产基本保持不变,但相 对价格上升23.9%,
“九连增”期间相对单产和相对比价的变化对 玉米有利,玉米亩均相对净收益呈不断上涨 态势
4. 存在问题
高强度投入。过度施用化学品:1978年我国化 肥使用量884万吨,2010年达到5561.7万吨 ,增加了5倍多; 而我国粮食产量从3亿吨增加 到5.4亿吨,增加了79%。化肥、农药过度使 用,造成耕地质量明显下降,边际报酬处于极 低的状态
生产格局变化:粮食作物内部
玉米产量高速增长,贡献率达58.1%;稻 谷和小麦贡献为27.5%、21.5%;大豆及 其它粮食作物的产量下降,作用为负,“贡 献率”分别为-1.4%、-5.6%(朱晶等)
生产格局变化:玉米增产(朱晶等)
玉米与大豆的相对单产增加31%,上涨 10.9%,总收益增长了将近50%
种粮比较效益抵:从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 生产价格除2009年外,均以两位数上涨,其中 2007年高达18.5%,虽然粮食产量增加和价 格上升,但纯收益不升反降,每亩小麦纯收益 不足500元
环境污染
我国化肥年使用量5400万吨,居世界第一 利用率低,如氮肥当季利用率仅35% 每年农药的使用量30万吨 农业部:目前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水环境
粮食生产仍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科技进 步缓慢,2003-2009年粮食全要素生产率 年均下降1.9%,科技对粮食增产的支撑作 用有限,粮食生产具有外延性特征
5.可持续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 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 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投机资本炒作,外国资本企图控制我国粮 食市场
供需趋势
粮食需求总量将持续增长 耕地减少势头不减,水资源短缺加剧 未来25年粮食需求增长将显著高于国内生产
增加
粮食需求量增大
三个决定性因素:一是人口总量增加。国家 计生委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增加到 15.3-16.3亿;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快 速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导致的饲料粮需求继 续明显增加;三是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从 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中国将新增 城镇人口3亿左右,直接带动消费增长。
国际定义
1996年,粮农组织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 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 、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 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可谓实 现了粮食安全。包括个人、家庭、国家、区 域和世界各层级。
2. 粮食供需形势
十连增 11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告,2013年全国粮
更重要的直接原因则是超量投入,化肥、农 药、农膜使用量大增
农业增产靠天、化肥农药的局面未得到根本 改变,农业增产增效的长期机制还没有完全 建立
增产因素
直接原因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粮食播种 面积净增超过1.5亿亩多
2004-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的贡献为 42.1%,粮食单产的贡献为57.9%(王济 民,2012)
吉林、内蒙古,东北粮食产量占比逐年提升 ,华北位居第二 粮食品种:2012年,玉米产量第一,水稻 退居第二,小麦第三
生产格局变化
粮食作物内部结构调整:贡献率年均为26%, 贡献率最高的年份达到67%
区域:东北地区是全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幅度 最大、贡献最显著的区域,占结构调整对全国 粮食增产总贡献率的70%
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
注重永续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循 环农业
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总体形势判断
劳动力供给的重大转型的潜在危机:劳动力 短缺、结构失衡、后继无人
消费者对质量敏感度,供应难度加大 极端气候趋强趋多,加剧生产波动性 饲料用粮是未来粮食供给的主要压力 国际形势复杂:世界高粮价时代,大国效应
替代效应
通过大量进口大豆和棉花,节约土地用于粮 食生产,粮食安全系数得到有效提升
粮食产量增长主要靠种植作物之间的互换, 即将产量较低的大豆种植换成产量较高的玉 米、水稻种植
需求:丰年缺粮
同样在过去的十年中,除2008年、2009年两 年间产稍大于需,其余年份中国的粮食状况均 是产不足需,且缺口日益增大
污染的重要原因 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在
大城市、工矿区周边情况尤其严重 广州有50%耕地遭受镉、砷、汞等重金属污

制约因素
农业科技体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既有 农业增长带来的较大环境代价
耕地红线、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经济全 球化、生物质能源发展、城市化快速进程、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刚性增长
供需缺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道路研究》首次指出:到2020年,按14.3 亿人口、人均消费409-414公斤计算,总 需求量将达到58487-59202万吨。按照 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计算,届时国内粮食( 不含大豆)的供给缺口将在4000-5000万 吨。
粮食安全之我见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粮食安全研究进展
1. 粮食安全概念 2. 粮食供需形势: 3. 生产格局变化 4. 存在问题 5. 可持续发展 6. 需要研究的问题
1. 粮食安全概念
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口粮安全/谷物安全/ 食物安全,生产量安全/供应能力安全,单 纯数量安全/数量质量双安全
粮食自给率2012年底已跌破90% 进口大豆已占据国内市场大半壁江山的前提下
,自给率因此被拉低近10个百分点 三大主粮2012年净进口总数为1900万吨 中国有望于今年超越埃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
进口国 三大主粮作物净进口——北粮南运 对粮食产量贡献最大的省份主要是黑龙江、
食总产量60193.5万吨(12038.7亿斤) ,比上年增2.1% 这意味着中国粮食产量实现连续十年增长
供给形势较好
历史上最好时期 从粮食库存消费比看,有的品种如小麦已达
到60%~70%,一般的品种在40%~50% 国际上最低安全标准是17%~18%
增产原因
官方:组织化、市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物质投入、技术手段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