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题:小张和老王去一个县考察工作,该县是现单位局长以前工作的地方,小张认为该县有很多题,主张向领导汇报,老王则建议小张慎重,但还没等到向领导汇报,两人被邀请去吃饭,席间小张插话说该县的问题,弄的气氛尴尬,该县领导表示如有问题,一定严肃查处。
问:小张哪些地方做的不好,为什么。
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一名国家的公务员人员要心系百姓,贴近基层,为百姓谋福祉,及时向领导反映百姓的疾苦和地方的困难。
同时,作为一名公务员在做事情时,要讲究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题目中,小张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希望向局长反映该县的问题,能够让局长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该县的情况,但是小张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
第一,县里领导为了表示感谢邀请小张和老王吃饭,但是小张席间插话说该县的问题,从他的说话方式和方法以及选择的时间上都是不合时宜的,会让该县领导很尴尬,不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第二,小张认为有很多问题,老王建议应慎重。
毕竟老同志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考虑问题比较全面,而小张作为年经人,工作经验没有老王的丰富,对于该县的问题不能妄下结论,应该采取老同志的建议,经过严格的考察后才可以确定该县的问题,要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第三、如果是我处于现在的状况,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去着手解决:
一是在吃饭的时间,可以通过聊天的方式和该县的主要领导了解具体的情况,重在了解信息,而不评论,以免造成双方的尴尬局面。
二是我要真诚的向老王进行请教,请教出现这种问题我该如何做最好,希望老王能够给出建议。
并对自己不对的地方进行道歉,请老王对我做的不对的地方进行指正。
三是我要根据前期考察发现的问题,再次深入地重点性地进行实地考察和走访,掌握最一线的资料,以确定问题的真实性。
向老王请教相关经验,进行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措施。
四是当情况确定后,我会将真实的信息和建议形成书面的材料,整理成文,递交给领导,请求领导予以重视。
总之,作为一名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的公务员,经验还不是很丰富,阅历也不多,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是遇到问题要积极的去改正,多向领导请假、向老同志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做一名优秀的
公务员。
2.留守儿童问题凸显,存在很多心理问题,如果你是妇联部门的一个工作人员,请针对上述情况策划活动,举出三个主题。
又问:以其中的一个主题为例,叙述实施中应注意的重点。
【参考答案】那么下面我就针对第一个主题,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点问题。
第一个主题,即“关爱留守儿童、让社会充满爱。
”这项活动的主旨在于,向留守儿童献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组织这次活动,我首先会选取一片留守儿童聚集区域,确定活动地点。
之后,确定该区域内留守儿童的大致特征,总结出区域内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及实际问题,确定帮扶主题。
第三,根据帮扶主题,确定活动邀请的人员范围,比如心理专家、社工、城镇小朋友代表等,并与其进行前期的沟通,使他们尽量了解当地的社会实际问题。
第四,与当地相关负责人确认活动参与者名单,并敲定活动举行日期或周期,确认场地布置或行程、路线的问题。
第五,活动举办,保证各项工作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实施。
第六,总结活动经验,对活动中发现的新问题汇总、记录在案,便于下次活动中进一步解决。
以上便是我的组织思路,回答完毕,请考官批评指正,谢谢。
3.在一次听证会上,参会群众提出了很多问题,而来回答的两名某部门工作人员却无法回答,一直很沉默,群众情绪激动,如果你是会场主持方,请问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召开和民众关系密切的绿地建高楼的听证会,反映了法制建设的进步,也将有助于征民意、集民智,从而帮助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科学的决策。
作为会议主持方,我有义务有责任让这个会议保质保量完成。
对于题目中出现的这种状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控制现场的局面,疏导现场的矛盾,避免将矛盾升级。
具体做法如下:
1、及时安抚群众情绪,可以宣布会议中场休息,将冲突的双方进行隔离,然后对引起群众不满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2、如果是由于我们的一些代表确实是由于态度冷漠,没有端正好自己的态度,那么应当及时对这些代表进行沟通,明确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力劝他们对民众道歉;
3、如果是由于会场噪音较大,代表坐在上面没有听到民众的提问,群众因此产生误会,应当做好相关的解释,并争取得到民众的理解和体谅;
4、待双方的情绪平复后,对开听证会中需要注意的一些规定,再次进行重申,希望群众在提问的时候按照程序进行。
同时,代表在作答时必须耐心、细心,给人们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5、最后,待会议结束后,总结此次听证会的一些经验和不足,提升自己作为会议主持人的应急应变能力,同时对会场一些突发事件形成一些应急预案。
为类似的会议顺利召开打好基础。
4.温家宝总理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古人云:“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温总理再次引用毛主席的经典名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意在警醒大家重视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和民生问题,也是发展和安全问题。
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更应该未雨绸缪。
第一,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始终做到“手中有粮”。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既是古训,更是一种预见。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安全则是基础中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长期立足国内确保粮食基本自给的指导思想,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手中有粮”。
第二,这句话告诉我们,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关键在于“手中有粮”。
当前一段时期,“粮荒”波及世界许多地方,导致一些国家粮食供求关系紧张。
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国内粮食市场价格相对平稳,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未雨绸缪,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构建确保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保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才能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第三,这句话告诉我们,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形势要求我们高度重视“手中有粮”。
随着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
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一头关乎农民利益,一头关乎消费者利益,必须统筹兼顾。
需要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努力提高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
力求不大涨、不大落,既不能影响消费者生活,又不能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科学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粮食供求形势,确保我国粮食等农产品市场平稳运行。
第四,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这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要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稳定发展,始终做到“手中有粮”。
要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各级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为此,必须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对农民的补贴,努力构建保障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不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有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各级农业部门和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有科技支撑能力的稳步提高,中国人完全有信心、有能力长期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