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读书法》简介
《朱子读书法》简介
朱熹像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为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学生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来的,共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值得认真研究和参考。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
“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
的性”原则。
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
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后世评价
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具有深刻的借鉴价值。
朱熹的读书方法远不止这些,就其主要而概括为以上六条。
就上简析,我们可知它确实是经验之谈,确有其的创造性和特点。
字字句句朴实无华,平易贴切。
各条联系紧密,相得益彰,前后完整,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体系,符合知识结构、人的心理、认识以及教学活动等的客观规律,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它是朱熹一生刻苦治学,五十载辛勤执教的切身体验和实践经验总结。
当然,由于朱熹主要是指读圣贤之书而不是读一般的书,圣贤之书当然不容否定。
朱熹强调读书的目的就是穷理,而穷理的目的
就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质疑和问难的原则,所以对书本与实践的结合也无疑受到很大局限,这正是封建正统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也遭到后来不同学派人士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