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第2章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 第2章

第 2章 2.1 对流质交换过程的相关准则 2.2 动量、热量、质量传递方程 2.3 三传类比规律 2.4 热质传递模型
2.1 对流质交换过程的相关准则
2.1.1 施密特数Sc 2.1.2 舍伍德数Sh 2.1.3 对流质交换的斯坦顿数Stm
2.1.4 路易斯数Le
2.1.1 施密特数Sc
2.1.2 舍伍德数Sh
2.4.1 同时进行传热与传质的过程和薄膜理论 2.4.2 同一表面上传质过程对传热过程的影响 2.4.3 路易斯关系式
2.4.4 湿球温度的理论基础
图2-3 滞流流体薄膜内实际的浓度、速度分布
图2-4 壁面处滞流层传热传质示意图 a)滞流流体薄层中的温度、浓度分布示意图 b)微元体内热平衡
图2-5 传质对传热的影响关系示意图
2.4.4 湿球温度的理论基础
图2-7 湿球温度计
9.讨论一个封闭圆筒形容器中的空气,此圆筒形容器的轴线是 垂直的,容器的两端保持在不同的温度。 10.在直径100mm及壁厚2mm的钢制球形容器中储存了10×105P
a和27℃的氢气。
11.在从气流中分离氦的过程中利用了一个塑料薄膜。 12.估算在350K和1atm(101.325kPa)下的氨—空气和氢—空气这 两种二元气体混合物的扩散系数值DAB。 参考文献
2.4.3 路易斯关系式
图2-6 紊流热质交换示意图
复习思考题和习题 1.定义施密特数和路易斯数,从动量传递、传热和传质类比的 观点来解释它们的物理意义。
2.在标准状态下空气中的氨气被潮湿的圆管壁面所吸收,含氨
空气是以5m/s的流速横向掠过湿圆管壁,如果查不到这种情 况下的质交换计算式,乃从热交换与质交换的类比律出发,对 相同尺寸的圆管以5m/s的气流作对流换热试验,测得壁面的表 面传热系数α=56W/(m2· ℃),试计算此湿壁面吸收氨气的对流 质交换系数。 3.空气流进内径为25mm、长1 m的湿壁管时的参数为:压力1.0
2.1.3 对流质交的斯坦顿数Stm
2.1.4 路易斯数Le
2.2 动量、热量、质量传递方程
2.2 动量、热量、质量传递方程
2.3 三传类比规律
2.3.1 雷诺类比律 2.3.2 契尔顿—柯尔本类比律 2.3.3 热量、质量传递同时存在的类比关系
2.3.4 对流质交换的准则关联式
2.3.1 雷诺类比律
2.3.3 热量、质量传递同时存在的类比 关系
2.3.4 对流质交换的准则关联式
1.流体在管内受迫流动时的质交换 2.流体沿平板流动时的质交换
2.3.4 对流质交换的准则关联式
1.流体在管内受迫流动时的质交换
图2-1 Sh=f(Re,Sc)
2.流体沿平板流动时的质交换
图 2-2
2.4 热质传递模型
132×105Pa,温度25℃、含湿量3g/kg干空气。
4.欲测定气流的温度,但现有的温度计惟恐量程不够高,因此 在温度计的头部包了一层湿纱布,然后测得温度计的读数为35 ℃。
5.在总压力为1.0132×105Pa的湿空气中,用一干湿球温度计测
得的温度分别为26℃和20℃。 6.设空气只由O2和N2组成,它们的分压比为0.21:0.79,它们 的质量比是多少? 7.容器中有温度为25℃的CO2和N2的混合物,每种组分的分压 均为1×105Pa。 8.讨论由n种组分组成的理想气体混合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