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配合及护理要点。

方法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严密观察。

结果 83例患者安放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呼吸道无狭窄。

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协助医师做好支架的定位、释放及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功能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架置入;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34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72-01
气管,支气管狭窄是晚期胸部恶性肿瘤的常见危重症之一,患者可因气促,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治疗十分棘手。

唯一有效的治疗是紧急恢复气道通畅。

自2006年12月我科开始对83例气道狭窄的病人施行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改善了患者肺通气功能,解决患者呼吸困难问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总例数83例,男61例,女22例,年龄33岁一79岁,其中气管癌23例,纵隔恶性肿瘤致气管狭窄7例,食道癌致气管狭窄2例,右主支气管癌27例,左主支气管癌24例,上述
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肺部感染,术前经加强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得到控制后安放支架,呼吸困难完全改善。

1周后复查气管镜可见支架置入稳固,无移位、变形及出血等并发症,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呼吸道无狭窄。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术前检查乙肝全套、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情况。

术前4-6小时禁食、禁水,有假牙者应取下。

术前30min 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预防气管痉挛便于医师操作。

采用2%利多卡因局部吸入麻醉,声门及气道黏膜滴注2%利多卡因充分麻醉,并备好止血药,氧气等急救物品。

1.2.2 操作配合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鼻氧管吸氧4-6l/min。

床边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的情况。

患者取平卧位,支架置入前协助医师做常规电子气管镜检查,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了解病变情况,包括气道狭窄的程度及狭窄的长度,选用相应规格的支架,支架直径选择的标准是大于病变远端正常气管和支气管内径1-2mm,支架长度的选择标准是根据电子支气管镜测量的结果超过狭窄病变两端1cm以上。

通过支气管镜插入引导钢丝(钢丝越过狭窄部位),退出支气管镜后,然后用石蜡油润滑支架置入器,送入支架置入器,再次确定支架置入的位置是否在气管狭窄处,最后缓慢释放支架,支架长度应超过狭窄部位上下缘1cm以上,拔出置入器和导丝,再次协助医生插入气管镜,观察支架的位置是否
准确,气管狭窄处是否得到扩张,有无出血。

如果发现支架放置过高或过低时,可用活检钳钳住支架钢丝。

轻轻推送至合适位置,或者可经气管镜活检口注入冰生理盐水,使支架变软,再用活检钳夹住支架边缘向上或向下拉动至最佳位置即可。

2 结果
安放支架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周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适,间有痰中带血,经过抗生素治疗症状好转,1周后复查电子气管镜显示支架无移位、变形、出血等情况。

3 护理要点
3.1 术前心理护理气管支气管内支架置入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患者对此项操作了解甚少,易产生恐惧心理,担心手术操作失败及插管过程中引起窒息甚至死亡。

对此,应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说明其病情,让患者了解其呼吸困难的原因以及支架置入的目的,使其认识到支架置入的必要性,并向患者详细说明气管支架的性能,支架置入的操作过程及操作医师的技术水平,让患者对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有较全面的了解,消除患者对操作的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

3.2 术中护理给予中流量吸氧,维持静脉输液通畅,在操作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随时向医生报告监测结果,若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低于80%,呼吸急促,紫绀加重,心率>130次/分,应暂停操作,拔出气管镜,予高流量吸氧或球囊辅助呼吸直至血氧饱和度上升至正常再重新进镜。

术中还
要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情况,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血液。

3.3 术后护理
3.3.1 注意患者的主诉,嘱卧床休息,协助取舒适体位,及时清除气管内及口腔分泌物,避免误吸,持续低流量吸氧,密切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注意观察痰液的性质,并做好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抢救的准备。

3.3.2 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减少探视,术后嘱患者不要剧烈咳嗽,可按医嘱使用止咳祛痰剂,嘱患者少说话,避免咽喉部水肿,禁食禁水2小时,向患者说明术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如鼻、咽喉部不适、疼痛、少量血痰是正常现象,经休息可缓解。

3.3.3 并发症的观察①出血:主要是操作过程中气管粘膜损伤及异物刺激所致,出血量少一般不用处理,若出血量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理。

②支架移位:由于支架置入气管后要膨胀到最佳状态需要24-48小时,因此我们应嘱病人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引起支架移位,应指导患者做有效咳嗽,并给予适当的镇咳祛痰药物。

同时还应观察病人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

应向患者说明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免造成恐惧。

如患者气促、剧烈咳嗽后出现呼吸困难,要考虑支架移位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行气管镜检查,必要时取出支架并重新放置。

③排痰困难:由于支架在呼吸道内,会影响纤毛活动和气道动力学作用,阻碍粘液清除,导致支架远端分泌物积聚和阻塞,引起排痰困难,术后应加强气道的湿化或按医嘱
使用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

3.4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出院后合理安排休息,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尽量将痰咳出,加强营养支持,饮食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忌进食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愉快,戒烟戒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继续治疗原发病。

避免剧烈咳嗽,适时随诊,定期同院复查胸片及作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以了解支架有无移位、变形及分泌物阻塞等情况。

4 小结
电子支气管镜引导下置入气管支架是治疗气道狭窄的有效方法,支架为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弹性大,耐腐蚀。

其操作方法简单、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是一项较安全且能迅速改善气道梗阻症状的方法。

置入支架后,患者近期症状改善明显,疗效确切,危险性小,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左万里,全金斋,黄炎.电子支气管镜引导置入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肺癌并气道狭窄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30(5):35-36.
[2] 李强.呼吸内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3:27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