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指导标准参考文本

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指导标准参考文本

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指导标
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企业班组安全建设指导标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安全管理组织标准
1.根据生产(工作)需要,科学合理设置班组,形成以班
组长为核心的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组织。

班组可设1名兼职
安全员,协助班组长抓好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长不在时,
安全员有权安排班组有关人员处理与安全有关的工作。

2.建立班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班组长、安全员
及每个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及安全管理工作分工。

3.班组长是班组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班组安全工
作负全责;班组分散作业时,班长应指定每组工作的安全
负责人。

班组长除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生产管理职责及质
量管理职责外,在规定范围内具有安全管理权、生产组织
权及考核分配权等相应权利。

4.完善班组长任用机制。

明确班组长任用条件、产生办法和聘任方法,规范班组长选拔程序,选拔优秀的班组长。

班组长一般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年以上现场工作经历。

5.强化班组长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要加大对班组长的考核奖惩力度,设立班组长岗位津贴和奖励标准。

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班组长,要进行奖励;对出现失职、渎职等行为的班组长,要纳入问责范围,视影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6.制定班组安全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和实施细则,制定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优秀安全员创建标准,细化工作内容具体分值,将班组(岗位)安全生产目标全部进行量化。

7.班组安全管理事项应明确分工落实到每一名从业人员,使每一名从业人员都参与实际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轮换,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8.班组实行安全互保制,以图表或文字形式明确互保对象。

9.班组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订量化、细化的安全目标,并以安全责任书形式落实到个人;实行经济责任与岗位安全责任对应的分配机制,定期考核,奖惩兑现,推动岗位责任落实。

二、安全管理制度标准
1.各类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制定健全完善的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班组建设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班前班后会制度、班组长随班工作制度、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班组学习培训制度、交接班制度、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安全活动日制度、安全互保和联保制度以及企业认为需要制定的其它相关制度。

2.每个岗位、工种和所操作的机电设备、工具都必须有健全的安全操作规程,做到人手一册,人人熟知,严格执行。

3.根据生产设备等因素的变化和事故教训等情况及时检查现有规程制度是否健全,及时提出补充修改意见。

4.危险性较大的临时性工作,班组都必须提前制定出书面安全措施,并逐级把关、审批。

5.班组各岗位从业人员应熟知本岗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

6.建立班组安全管理台帐(手册),内容包括涉及本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涉及岗位的操作规程、安全设施管理台帐、安全活动(会议)记录、安全教育台帐、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记录、危险源(点)监控记录、安全考核记录等,做到记录清楚、内容齐全、保存完好。

三、岗位操作安全标准
1.作业程序标准化。

分岗位制定规范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或岗位作业卡,作业制度健全,操作行为规范。

对于重要操作,班组应要求相关技术员下达操作指令或工作提示。

2.岗位操作标准化。

按照作业安全要求制定安全操作标准,加大对各岗位工作内容标准的监控,保证班组人员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

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相关操作,必须持证上岗,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3.作业环境标准化。

建立起企业、车间、班组三级排查辨识生产(工作)场所、作业岗位的危险源(点)、事故隐患的安全监控网络,实行危险源(点)一张表核查。

依据国家标准要求对工作环境进行积极治理,创造舒适、文明的工作环境。

4.职业卫生标准化:坚持改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状况,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有关职业卫
生标准。

5.安全警示标准化。

生产(工作)场所、设备、设施上职业危害告知和安全警示标识,醒目、齐全、标准一致。

6.防护用品标准化。

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配备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员工上岗前督促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劳动保护用品穿戴不齐全,不正确的不得上岗。

四、现场安全管理标准
1.班组内的机电设备、工具、车辆及工作现场等都必须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

对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设备的醒目位置应设置警示标识,警示标识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内容。

2.对设备进行经常性检修维护,做到设备清洁完好,无跑、冒、滴、漏;生产作业环境文明整洁,无垃圾、无油渣、无杂物、物料工具堆放整齐,安全通道畅通,安全标
志明显。

3.安全管理制度上墙,设立班组(工段)安全园地刊物。

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班组安全活动室。

4.严格落实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和审批制度,规范班组特种作业以及重点环节的运作,危险作业实行“手指口述”操作法,无冒险蛮干,无违规操作。

5.严格易燃易爆场所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管理,严格遵守“三级动火”规定和“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6.积极开展班组事故预想活动,班组人员熟悉本岗位的危险源(点),并熟知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7.及时排查治理职业危害和现场事故隐患,对生产作业场所、安全生产设备及系统进行定时、定点、定路线、定项目巡回检查,隐患没有排除班组长不得组织生产。

五、安全教育培训标准
1.坚持每周安全学习制度,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新工人、调岗工人、复岗工人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率100%,考试合格者上岗。

3.定期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反事故演习,掌握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落实职工参与班组安全民主管理的奖励措施,坚持班组安全群众监督。

5.积极开展切合实际、形式多样,体现班组特色的安全文化活动,落实班组员工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和举报权。

六、安全检查标准
1.坚持“一班三检”(班前、班中、班后)制度,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每天开好班前会和班后会。

班前会结合当天工作任务,做好危险点分析,布置安全措施,交待
注意事项;班中对各个工作点进行巡回检查,排查在岗职工精神状况、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和安全隐患;班后会总结讲评当班工作和安全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批评忽视安全、违章作业等不良现象,并做好记录。

2.对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在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合格确认后方可使用。

3.建立每个岗位、设备的专用安全检查表,明确检查的内容和标准,确保各类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

4.建立安全隐患整改档案。

所有隐患和问题无论是否整改都应记入档案,未整改的要及时上报。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