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乔司监狱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内容推动入监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省乔司监狱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内容推动入监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省乔司监狱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内容推动入监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作者:系统管理员来源:浙江监狱网点击数:646 发稿时间:2008-12-17 ]近年来,省乔司监狱以“浙江省入监教育实验基地”命名为新起点,以创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为契机,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内容,逐步建立起以监狱入监监区为主,分监狱、监区为辅的三级入监教育体系,推行了“思想教育、养成教育、转化教育、适应教育、能力教育”五位一体的教育方法。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收押罪犯思想上“入监”,过好思想认同关。

监狱参照司法部《入监教育》教材,结合实际组织编写了《浙江省乔司监狱入监教育教案》系列教材,并专门组织经验丰富的民警录制课件、制成光盘,在新犯入监教育期间,按计划组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消除了罪犯入监初期的思想疑虑,使他们清楚地知道服刑期间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从而树立起自觉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二、加强规范养成教育,实现新收押罪犯行为上“入监”,过好行为调整关。

监狱着力强化以行为规范、应知应会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入监第一天,监狱便将《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发放到每名罪犯手中,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都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全部内容。

为了加深罪犯对《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认识,监狱自制了光碟,通过民警授课、模拟场景训练以及知识竞赛等方式,强化罪犯的规范意识,增强罪犯遵守规范的自觉性。

通过剖析监内违法、违规等典型案例,使新入监罪犯更清楚地认识到学习规范和遵纪守规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罪犯良好的行为习惯,严格按《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的要求,从教育训练、生活卫生、礼节礼貌等各个方面,规范罪犯的一言一行,做到学以致用。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个别谈话教育,实现新收押罪犯心理上“入监”,过好情感融入关。

新收押罪犯刚经历了从自由社会到监禁生活的剧变,容易发生诸多心理问题。

因此,监狱大力开展对新收押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调整心理状态,提高对监狱生活的适应能力。

监狱及时对每名新收押罪犯进行COPA—PI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咨询工作,除门诊咨询外,还专门设置了心理咨询信箱,开通了可视咨询电话等,为罪犯提供指导和帮助。

同时,本着“细排查、勤教育、促转变”的工作目标,按照“普遍谈、重点帮、个别教”的工作方针,认真仔细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十必谈”制度,及时有效地化解新入监罪犯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将谈话内容记录在卡片上,随罪犯档案一起分流,保证罪犯服刑改造期间个别教育工作的延续性。

四、分监狱层面加强对入监罪犯分流后的适应性教育,实现新收押罪犯的“再入监”,过好角色定位关。

从入监监区到分监狱,罪犯的改造状态从集中训练、集中教育逐步转向常态化。

这是新犯思想波动较大、容易引发监管事故的敏感时段。

监狱着力加强这一时段的入监再教育,规定必须在分监狱集中教育五天才能分流到监区。

各分监狱结合实际编写了《新入监罪犯培训手册》,教育内容以分监狱历史、分监狱规章制度、劳动技能理论知识、安全知识为主,与入监监区的教育互为补充。

同时,集训期间,各分监狱进一步了解罪犯的思想动态,做好针对性教育工作,帮助新犯进一步熟悉环境,稳定情绪,顺利度过适应期。

五、监区层面加强罪犯改造能力教育,实现新收押罪犯的全面“入监”,过好临战起步关。

对分入监区的新犯,监区统一成立新犯小组集中管理。

各监区结合实际,编写《新入监罪犯改造指南》,对新犯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管理教育,主要实现三个功能:一是对所有新犯进行行为养成强化教育,使他们分入监区后就能接受正面主流文化引导,预防不健康亚文化的影响,培养他们与集体融合的能力;二是对新犯进行劳动技能的集中学习培训,帮助入监新犯顺利度过劳动关;三是让新犯在同一个平台公平竞争,培育他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省乔司监狱供稿)小龙潭监狱入监教育工作考核验收办法发布时间:2006-12-11为进一步落实司法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和云南省监狱管理局《云南监狱入监教育实施办法》,完善入监教育工作,做好罪犯的第一个转化,即从“社会人”到“监狱人”的转化,使罪犯达到端正改造态度、明确改造方向、规范改造行为、适应改造生活的目标。

根据我狱的实际情况,入监教育时限为三个月,分三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的时限为一个月:第一阶段由入监集训监区负责实施;第二、三阶段分别由各监区负责实施。

阶段考核采用百分考核制,由分管教育改造的监狱领导组织,教育改造处、狱政处、狱侦处、生活卫生装备处等处室组成考评组,对该项工作进行考核验收。

请各单位及有关部门认真按本办法做好入监教育的考核验收工作。

一、做好入监教育安排,受教育面达100%。

标准分20分。

(一)指标要求:1.对每期新收罪犯做好详细的教育安排计划。

2.入监集训监区集中教育1个月,授课150课时,其它监区集中教育2个月,授课300课时。

3. 受教育面达100%。

(二)考核办法:1.查教学计划、课程进度表,没有或安排不详细则扣5分。

2.查教学日志、课时统计表,入监集训监区集中教育未满1个月则扣5分;其它监区集中教育未满2个月则扣5分,课时达不到扣3分。

3.查新收押罪犯资料、学员名册、点名册、教学日志,受教育面达不到100%的扣10分。

二.完成教学内容。

标准分30分。

(一)指标要求:1.入监集训监区主要完成:《服刑人员思想教育讲义》入监教育篇、反脱逃警示教育、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狱务公开、检务公开、10首《狱园歌曲》、行为规范、队列训练、内务卫生等。

2.监区2个月时间主要完成:《服刑人员思想教育讲义》认罪服法篇、心理健康教育、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岗前技术培训、生产安全操作规程、队列训练、行为规范、10首《狱园歌曲》、内务卫生、时事政治等。

(二)考核办法:查教学计划、课程进度表、教学日志、课时统计表、教员教案等资料。

教学内容未完成一项扣5分。

三.提高入监教育质量,合格率达98%以上。

标准分30分。

(一)指标要求:1、认罪服法,服从管理,如实写出个人自传和服法悔罪书。

2、消除疑虑,放下包袱,思想稳定,改造态度端正。

3、掌握监狱性质、任务、工作方针、罪犯改造的基本原则、基本手段、罪犯权利和义务。

4、遵守监规纪律,会唱10首《狱园歌曲》、对照《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能背、会做(60岁以上、聋、哑、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罪犯除外,50岁至59岁、文盲罪犯背“十不准”)。

5、掌握各种队列训练要领,完成各种队列动作,内务卫生、个人卫生符合规范要求。

6.初步掌握基本劳动技能。

7.入监教育合格率达98%。

(二)考核办法:1、查新犯个人自传、服法悔罪书。

发现未写个人自传一人扣1分,认罪罪犯必须写出服法悔罪书,发现一人未写扣2分。

2、找新犯谈话,了解罪犯思想状况、改造态度,发现思想不稳定、改造态度不端正,并且没有即时教育的,一人扣1分。

3、抽考新犯对监狱性质、任务、工作方针、罪犯改造的基本原则、基本手段、罪犯权利和义务的掌握情况。

发现一人不知道的扣2分。

4、抽查新犯唱一首《狱园歌曲》,发现不会唱一人扣0.5分。

抽考新犯的《规范》情况,不会背一人扣0.5分,不会做一人扣0.5分。

5.查罪犯违规违纪记录,发现一人违规违纪扣0.5分,发生重大案件,本项考核不得分。

6、新犯队列训练、内务卫生、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一人扣1分。

7.查岗前培训资料和罪犯适应性劳动记录,缺一项扣1分(该项考核仅适用监区)。

8、结合现场抽查情况,查《考试(考核)成绩统计表》,合格率达不到98%扣10分。

四.做好新犯的分流工作。

标准分20分。

(一)指标要求:1、入监教育时间不满的不分流到分监区从事生产劳动。

2.做好罪犯心理测试(该指标仅对监区进行考核)。

3、建立《教育改造专档》。

4、分流时填写好《入监教育鉴定表》和《云南监狱罪犯改造建议书》,做到档随人走。

入监集训监区负责填写《云南监狱罪犯改造建议书》一至三部分,余下部分由其它监区完成。

(二)考核办法:1、查罪犯分流名册、分流统计表,发现有四种情况分流的,一人扣5分。

四种情况为:一是入监集训期限不满;二是学习内容未完成;三是考核不合格、验收不过关;四是“四假”罪犯未查清前(长期无法查清的除外)。

2.查罪犯心理测量资料,缺一份扣1分。

3、抽查新分流罪犯的《教育改造专档》,发现没有按要求建立的,缺一份扣5分。

4.抽查《入监教育鉴定表》和《云南监狱罪犯改造建议书》,缺一份扣5分。

五.本考核办法从发文之日起执行怎样上好新收服刑人员入监教育第一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新收服刑人员入监教育第一课,对帮助新收服刑人员在漫长的改造过程中,明确改造方向,端正改造态度,认清改造前途,树立改造信心,努力改恶从善,悔罪自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上好第一课呢?一、要做好课前准备。

对要上课的新收服刑人员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即对服刑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刑种、刑期、农村籍服刑人员、城市籍服刑人员的比例、服刑人员的家庭情况、服刑人员思想状况、服刑人员数量等情况进行分析归类,掌握构成情况,对个别重点人头可先进行个别谈话教育。

只有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讲课有针对性、实效性,达到预期目的。

二、要明确上好入监第一课的目的。

入监第一课要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服刑人员的恐惧心理,促其积极投入改造。

由于服刑人员平时不学法、不守法,有的人不懂得什么是违法犯罪,更不清楚政府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政策,加上以往对监狱的偏见,仅从电影、电视、书籍中了解到监狱的一些情况,新收服刑人员普遍认为一旦投入监狱,就会吃不饱、睡不好、受虐待,因而对监狱存在偏见和恐惧心理。

二是要让新收服刑人员了解监狱的性质和任务。

明确指出:监狱是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监狱的性质,根据我国《监狱法》规定,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服刑人员,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我国监狱的任务是按照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三、要把握好入监教育第一课的重点。

重点是教育新收服刑人员树立服刑改造意识。

因此在讲课中要重点讲解监狱工作方针、政策,可综合监狱人民警察在对服刑人员改造过程中实行依法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文明管理的实例,教育新收服刑人员认清形势,争取光明前途。

四、上好第一课的难点是让服刑人员清楚地认识到监狱的性质和任务。

因为监狱的性质和任务的内容理论性较强,服刑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在讲解这一问题时,监狱人民警察要注重结合服刑人员改造中的一些例子给服刑人员进行讲解。

比如:给服刑人员讲监狱任务中实施惩罚,依法惩处违犯监规纪律和违法犯罪活动时,就可举服刑人员在监狱不遵守监规,受严管、禁闭的真人真事,也可举在监狱因重新犯罪受到加刑的人和事,同时把《监狱法》、《刑法》的相关条款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