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中医诊断学试题集

2019年中医诊断学试题集

2019年中医诊断学试题集[A1型题]1.外感热病中,正邪相争。

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A.战汗 B.自汗C.盗汗 D.冷汗 E.热汗答案:A解析:A指先全身恶寒,战傈,接着大汗出,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主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为邪胜正衰之危候,主病情恶化。

B由于阳气亏虚,不能实卫固表,腠理疏松,津液外泄,故见自汗。

C是因入睡之时,卫气入里,腠理不固,加上阴虚所生之虚热蒸津外泄,故睡时汗出;醒后卫气复归于表,腠理固密,虽阴虚内热,也不能蒸津外出,故醒后汗止。

D为亡阳之汗,表现为大汗淋漓,汗出如珠,冷汗清稀,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E热汗,即阳汗。

故选择A。

2.自汗、盗汗并见,其病机是A.精血亏虚 B.阴阳两虚C.阳气不足 D.津液不足E.以上均非答案:B解析:自汗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常伴有气短乏力,神疲畏寒,舌淡脉弱等症。

盗汗多见于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常伴有颧红,潮热,咽干,舌红少苔等症。

二者并见可以见于气阴两虚或者阴阳两虚。

故选择B。

3.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者,表示A.表邪入里 B.阳气衰少C.汗出亡阳 D.真热假寒E.邪去正安答案:E解析:在外感病中,正邪相争,提示病变发展转折点的是战汗,是指先全身恶寒,战傈,接着大汗出,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是邪去正复之佳兆,主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减,仍烦躁不安,脉来疾急j为邪胜正衰之危候,主病情恶化。

故选择E。

4.患儿,3岁。

自汗明显;伴盗汗,汗出以头部、肩背明显,动则益甚。

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平时容易感冒,舌淡苔少,脉细弱。

其证候是A.表虚不固 B.营卫不和C.气阴虚弱 D.心脾两虚E.肝肾阴虚答案:C解析:题目中强调自汗明显,自汗多见于气虚或阳虚证,常伴有气短乏力,神疲畏寒,舌淡脉弱等症。

伴见盗汗提示存在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证,面色少华,少气乏力,平时容易感冒,舌淡苔少,脉细弱等症提示气阴两虚明显。

故选择C。

考点:问疼痛5.有形实邪闭阻气机所致的疼痛,其疼痛性质是A.胀痛 B.灼痛C.冷痛 D.绞痛E.隐痛答案:D解析:A主气滞,多属肺肝胃肠气滞之证,排除A。

B属热证,多属火热之邪窜扰经络,或阴虚火旺,组织被灼所致,故排除。

C属寒证。

因寒邪侵入脏腑、经络所致者,多属实寒证;因阳气不足,脏腑形体失于温煦所致者,多属虚寒证,C也要排除。

D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故答案为D。

E多属虚证,由于精血亏损或阳虚生寒,脏腑、形体失于充养、温煦而致。

也要排除。

考点:问头身胸腹6.下列各项。

属痰湿内阻头晕临床表现的是A.头晕胀痛 B.头晕昏沉C.头晕眼花 D.头晕耳鸣 E.头晕欲仆答案:B解析:头晕胀痛多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故排除。

头晕昏沉或头晕且重提示痰湿内阻,故选择B。

头晕眼花多为气血亏虚所致,故排除。

头晕耳鸣多提示肝肾阴虚。

头晕欲仆多提示风阳上扰。

7.视物旋转动荡。

如在舟车之上。

称为A.目昏 B.目痒C.目眩 D.雀目E.内障答案:C解析:A为视物昏暗,模糊不清。

B是指睑边、眦内、甚则痒连睛珠,痒极难忍为主症,但睛珠完好,视力也正常。

临床上由于风、火、湿热、血虚均可引起目痒。

C俗称眼花,两眼发黑,眼冒金花,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自觉症状,常兼头晕,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

D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如雀之盲。

E中医称之为圆翳内障,圆翳内障本病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

故选择:C。

8.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口渴多饮A.热盛伤津 B.汗出过多C.剧烈呕吐 D.泻下过度E.湿热内阻答案:E解析:口渴多饮指口渴而饮水较多,是体内津液损伤的基本表现之一,多见于燥证、热证。

比如外感热病、里热炽盛及消渴病等。

A为热病伤津。

B、C、D均可造成津液内伤,而口渴多饮。

E并不耗津液,故口不渴。

故选择E。

9.患者口淡乏味,常提示的是A.痰热内盛 B.湿热蕴脾C.肝胃郁热 D.脾胃虚弱 E.食滞胃脘答案:D解析:痰热内盛时的口味为黏腻而苦,故排除。

湿热蕴脾时口味多为黏腻而甜,故排除。

肝胃郁热时口味多为口酸,也需排除。

脾胃虚弱时口味多为口淡,故选择D。

食滞胃脘口味为口酸。

10.假神的病机是A.气血不足,精神亏损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C.脏腑虚衰,功能低下D.精气衰竭,虚阳外越E.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答案:D解析:假神提示脏腑精气耗竭殆尽,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

故选择D。

A为少神的病机。

B机体阴阳严重失调描述过于笼统。

C为失神病机。

E为阴阳格拒的病机。

11.下列除哪项外,均提示病情严重。

预后不良A.目-暗睛迷 B.舌苔骤剥C.脉微欲绝 D.抽搐吐沫E.昏迷烦躁答案:D解析:选项A、B、C、E均为脏腑精气将绝,形体极度衰弱的表现,此种情况一旦出现多为病重失神之象,预后不良。

D为神乱意识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尚未达到病情严重预后不良的程度,故选择D。

12.下列不属谵妄表现的是A.意识大部分丧失 B.谵语C.躁动不安 D.意识模糊 E.错觉答案:A解析:谵妄是较意识模糊更为严重的意识障碍类型,主要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注意力变差、失去定向感、情绪激动或呆滞、睡眠一清醒周期混乱、有时清醒有时又变得昏睡,常常伴随着妄想、幻觉等。

选项B、C、D、E符合谵妄的表现,谵妄并没有提到意识丧失,更多的是清醒程度差,故选择A。

考点望面色13.主水饮,肾虚水泛,气血受困的面色特点是A.面色白 B.面色黧黑C.眼眶黑 D.面色紫黑 E.黄如烟薰答案:B解析:黑色主肾虚、水饮、血瘀、寒证,由此便可排除选项A及E。

A主虚寒、气血不足、失血。

B多提示瘀血内停,考虑到题目中提到的气血受困,此选项更切题。

C多为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D提示气滞血瘀。

E为寒湿郁滞所致。

故选择B。

14.湿热熏蒸的面色是A.黄而鲜明 B.黄如烟薰C.苍黄 D.淡黄消瘦 E.淡黄浮肿答案:A解析:A为阳黄,乃湿热熏蒸为患,此项即为正确答案。

B为阴黄,为寒湿郁滞所致。

C多属肝郁脾虚。

D多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E多属脾气虚衰,湿邪内盛。

15.下列各项,不属面色青主病的是A.寒证 B.惊风 C.湿证 D.气滞 E.血瘀答案:C解析:青色主瘀血、肝病、寒证、痛证、惊风。

湿证属黄色主病,故选择C。

16.痰热内闭的目态是A.戴眼反折 B.目睛微定C.昏睡露睛 D.双睑下垂 E.横目斜视答案:B解析:A属肝风内动,牵引目系所致。

B提示痰热内闭。

故选择B。

C多由于脾气虚弱,气血不足,胞睑失养所致。

D多为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E属肝风内动,牵引目系所致。

17.下列各项。

与牙齿干燥如枯骨关系最密切的是A.热盛伤津 B.阳明热盛C.胃阴不足 D.肾阴枯涸E.肺阴亏虚答案:D解析: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

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旺盛,津液充足的表现,牙齿干燥,甚者齿如枯骨,为胃津已伤或肾阴枯竭。

故选择D。

18.疹的主要特点是A.色深红或青紫 B.平铺于皮肤C.抚之碍手 D.压之不褪色E.点大成片答案:C解析:凡色红,点小如粟米,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者,为疹。

故选择C。

A、B、D、E均为斑的特点,即色深红或青紫,多点大成片,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19.风痰的特征是A.色黄黏稠 B.白而清稀C.清稀多泡沫 D.白滑而量多E.少而黏稠答案:C解析:A为热痰,因热邪内盛,煎熬、浓缩津液成痰。

为寒痰,因寒邪客肺,津凝成痰,或脾虚失运,聚湿为痰。

C为风痰。

故选择C。

D多为湿痰,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聚而成痰。

E为燥痰,因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或肺阴虚,肺失润养所致。

考点:望舌20.邪热夹酒毒上壅的舌象是A.舌色青紫 B.舌色晦暗C.舌紫肿胀 D.舌脉粗长E.舌多瘀斑答案:C解析:A为血瘀所致,还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食物中毒等病。

B表明津液匮乏,气血大亏。

C多见于酒毒内蕴,酒癖患者。

故选择C。

D由气滞血瘀所致。

E多为瘀血内阻,或肝失疏泄,或肺失宣肃,气滞而血瘀,或气虚而致血流缓慢,或外伤损伤络脉,血溢致瘀。

21.阳虚湿盛的舌象是A.舌红苔白滑 B.舌淡嫩苔白滑C.舌边红苔黑润 D.舌红瘦苔黑E.舌绛苔黏腻答案:B解析:A为湿热内盛之证。

B为阳虚湿盛之证。

故选择B。

C为肝胆热盛,痰湿久郁。

D为阴虚有热,热极津枯之证。

E为热人营血,兼有痰湿之证。

22.舌红绛而光者,属A.阴虚 B.气虚C.血虚 D.气阴两虚 E.水涸火炎答案:A解析:绛舌主热入营血、阴虚火旺及瘀血,舌红绛少苔或无苔,为阴虚火旺。

故选择A。

23.气血两虚证的舌象是A.舌体淡瘦 B.舌淡齿痕C.舌尖芒刺 D.舌暗瘀点 E.舌红裂纹答案:A解析:A多见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故选择A。

B多由气虚、阳虚、津液内停所致。

C多为心火亢盛。

D为气血郁滞。

E为阴虚内热证。

故选A。

24.下列除哪项外。

均是舌颤动的病因A.气血两虚 B.亡阳伤津C.热极生风 D.酒毒所伤E.心脾有热答案:E解析:颤动舌主肝风内动,若舌淡白而颤动,多见于气血两虚;舌红少苔而颤动,多见于肝肾阴虚;舌红绛而颤动不已,伴眩晕肢麻,为肝阳化风;舌绛紫而颤动,伴高热踌,为热极生风。

排除A、C。

B一般容易引起虚风内动,引起颤动舌。

D多为湿热内盛,耗伤阴精,日久可致肝风内动或肝肾亏虚,均可以起颤动舌。

E为吐弄舌的病机。

故选择E。

25.舌绛少苔有裂纹,多见于A热邪内盛 B.气血两虚C阴虚火旺 C.瘀血内阻 E.脾虚湿侵答案:C解析:绛舌主热人营血,阴虚火旺及瘀血,舌绛而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则为阴虚火旺。

故选择C。

26.阳虚湿盛的舌象是A舌红苔白滑 B舌淡嫩苔白滑C舌边红苔黑润 C.舌红瘦苔黑E舌绛苔黏腻答案:B解析:A主热证,无虚象。

B主阳虚,嫩舌多见于虚证,气血亏虚,或阳虚不化,白滑苔为湿盛的舌象,故选择B。

C多为肝胆热盛,黑润为痰内停。

D为热极伤津之证,与题目不符。

E为湿热内盛之证,与题目不符。

27.舌淡白胖嫩。

苔白滑者,常提示的是A阴虚夹湿 B脾胃湿热C气分有湿 C阳虚水停E瘀血内阻答案:D解析:淡白舌主阳虚,嫩舌多见于虚证,气血亏虚,或阳虚不化,白滑苔为湿盛的舌象,故选择D。

28.患者腹部痞胀,纳呆呕恶,肢体困重。

身热起伏。

汗出热不解,尿黄便溏。

其舌象应是A.舌红苔黄腻 B.舌红苔黄糙C.舌绛苔少而干 D.舌绛苔少而润E.舌红苔白而干答案:A解析:题目中所描述症状表现为湿热蕴脾之证。

A主热证,黄腻苔主湿热内蕴、痰饮化热或食积化热。

符合题目的病机特点,故选择A。

B为伤津之症。

C为阴虚火旺,热盛伤津,津液受损,也需排除。

D为阴虚之证,与题目不符。

E为燥热伤津之证,强调热盛伤津,与题目不符。

29.患者。

男,60岁。

形寒便溏。

完谷不化。

夜尿频多清长。

下肢不温,舌质淡白,脉沉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