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故事金色的鱼钩读后感
《金色的鱼钩》课文讲的是一位四十岁的老班长无微不至地照顾好三个病号走出一望无际的草地而牺牲了自己的故事。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后,最让我感到敬佩的是“老班长那种舍已为人的精神。
”
《金色的鱼钩》讲的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一段感人的故事。
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
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老班长却牺牲了。
最让我受感动的地方是:“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
嚼了一会,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一读到这,我就热泪盈眶,老班长是那样坚强。
吃草根和鱼骨头是多么困难和痛苦啊,可老班长却从来不吃鱼。
老班长多么忠于党的事业,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时刻想着党交给他的任务,一心一意照顾好三个病号。
自己从来不舍得吃一口鱼。
再想想我,一天净吃好东西,比他们吃的要好上100倍,还不满足。
为了自己享受,也不管别人如何。
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红军们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我能吃好,穿好吗?我与老班长比起来,是多么的渺小啊。
我以后一定要向老班长学习,关心别人,爱护别人,不怕困难挫折,勇敢向前冲。
我在翻看姐姐的六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时,无意间看到了一篇名为《金色的鱼钩》的课文。
我十分好奇,有很多被涂成金颜色的鱼
钩。
可是为什么作者要写金色的鱼钩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好奇的开始阅读。
课文大概讲述的是: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我”和两个小同志,因为胃病不得不放慢脚步,指挥部派了一位老班长来照顾我们。
有一天他在一个水塘边洗衣服的过程中,见到了一条鱼,正在跃出水面,老班长满心欢喜的跑回去,用缝衣针烧红了,做了一个鱼钩,来给我们钓鱼吃。
那一天晚上我们都喝上了鲜美的鱼汤,我们三个喝的津津有味。
可是老班长却不喝。
“我”问他他为什么不喝。
老班长说他一起锅就喝,比我们还早喝。
还舔着嘴唇,做出回味的样子。
“我”就放心了,可是有一天,我吃完饭,无意间却看见老班长就着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和草根一起吃。
“我”明白了,这么多天,老班长一直在忍饥挨饿,只为了让我们吃饱。
我心里十分过不下去,可是老班长却说他的身体硬朗,让我不要担心,也不要和另外二个小同志说。
最后,老班长被饿死了,“我”把那个鱼钩珍藏起来,作为永久的纪念。
看看老班长,再看看我们。
老班长忍饥挨饿,连大米饭都吃不上,更别提什么零嘴了。
而我们却每天都会将一大碗饭倒掉,只吃那些零食。
我真的想用我们手中的热腾腾的大米饭去换取老班长手中的草根、鱼骨啊。
我也为老班长的高尚品德而震惊,讶异。
如若是我们,你会这样做吗?答案是否定的,谁都想活命啊。
可是老班长却这样做了,他的行为另我感叹,佩服。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25000里的长征中,演绎了不少抛颅头,洒热血的非凡故事。
金色的鱼钩更是让我为之感动。
金色的鱼钩主要写老班长照顾“我们”三个病号,为了让“我们”快点康复,走出草地,捉鱼给我们吃,自己却嚼草根子。
老班长虽然消瘦了很多,但身体健康,四肢健全,完全可以抛下“我们”,自己轻松地走出草地。
但他没有那么做,反而像对待自己亲生儿女一样对待我们。
即使自己十分疲倦,也会让我们喝到鲜美的鱼汤。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多么高尚啊!正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遇到任何困难,要勇敢面对。
终于我们走出草地,可是老班长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像老班长这样的革命战士,是多么值得我们敬佩啊!他们的热血洒满了中国每一片土地。
我们应该将他们的事迹铭刻在心中。
他们是英雄,为国奉献的英雄;他们是榜样,我们学习的榜样。
每一滴水,每一盏灯,每一片土地,都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换来的。
没有了他们,哪来的新中国?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珍惜亲人,珍惜这么美丽的中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亮娇艳;我们是祖国的明灯,照亮黑暗;我们是祖国的栋梁,撑起一片天空。
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中,我们应该不负先烈所托,全备武装,让国家更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