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分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A. 千米B. 千克C. 牛顿D. 克2.下列过程中,属于凝华的是()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 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D. 严冬,湖水结成冰3.下列图中,是某班同学在测量铅笔长度时的一些情景,其中正确的是()A. B.C. D.4.下列各组固体中都是晶体的一组是()A. 冰铁铝B. 蜡铝玻璃C. 蜡玻璃沥青D. 冰铁沥青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A. 浓雾散去B. 露水的形成C. 雪人消失D. 樟脑丸变小6.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7.甲为2.7t/m3,乙为2.7kg/dm3,丙为2.7g/cm3,其中()的密度最大?A. 甲B. 乙C. 丙D. 一样大8.登山运动员在海拔几千米的高山上煮鸡蛋,水沸腾了很长时间鸡蛋还是不熟,其原因是()A. 高山上气温太低B. 高山上大气压小,水的沸点低C. 炉火的温度低D. 水沸腾的时间不够长9.世界上最轻固态材料,在浙大诞生,实验室昵称它为“碳海绵”。
检测结果显示“碳海绵”还有超强的储电能力;它只吸油不吸水,是已报道的吸油能力最高的材料;它放在温度−196℃的液氮中,弹性活力依然;“碳海绵”有很多空隙,可以填充保温材料等物质;它能达到的最小密度为0.16毫克/厘米 3(不包括该物质空隙间的气体)。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错误的是()A. 若用“碳海绵”做手机电池可能将大大延长手机待机时间B. 若海上发生漏油事件,则可以把“碳海缩”撤在海面上迅速吸油C. 若用此材料做成宇航服能抵抗月球晚上零下一百多摄氏度的低温D. 相同体积“碳海绵”的质量远小于密度为0.09千克/米 3的氢气的质量10.手中有一叠薄纸,若要测出其中一张纸的质量,下列方法可取的是()A. 先称出一块铁的质量,再称出一块铁和一张纸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减去一块铁的质量B. 取出10张薄纸,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张数10,就得到每张的质量C. 取出较多张数的纸(如100张)称出总质量,然后除以所取纸的张数,就得到一张纸的质量D. 以上方法都可取11.使用毫米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度,下列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A. 18.40厘米B. 18.40C. 1.84分米D.18.4厘米12.如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 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 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 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13.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气”是水蒸气B. “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 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14.对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量小的铜块密度小B. 体积大的铜块密度大C. 密度都一样D. 无法判断15.如果甲、乙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且都刚好装满,那么这两个容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ρ煤油=0.8×103kg/m3)A. 两个容器的容积相等B. 甲容器的容积是乙的0.8倍C. 甲容器的容积大于乙容器的容积D. 乙容器的容积是甲的0.8倍16.下列措施中,能够减慢蒸发的是()A.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 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 将盛有水的杯子盖上盖子17.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A. 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B. 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C. 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D. 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18.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 蜡玻璃沥青B. 蜡铝玻璃C. 冰铁铝D. 冰铁沥青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19.下列是小泽同学参加体育中考的一些测量数据。
其中合理的是()A. 体温37℃B. 质量46kgC. 身高1.63dmD. 1000m长跑的成绩为4min10s20.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B. 冰的温度升到0℃,它就一定熔化C. 只有晶体熔化时才吸热D.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
22.如图所示,示数分别应该是(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23.如图所示,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1)用碎冰和碎烛蜡进行实验,一方面方便温度的测量,另一方面是为了______ ;(2)冰和烛蜡要适量,适量的标准是温度计放入后,玻璃泡要与物质______ 且不能碰到试管底,同时又保证实验的时间不会太长;(3)有同学认为可以用加大酒精灯火力的方法来缩短烛蜡熔化的时间,你认为这个建议是否合理:______ ,理由是______ .24.张芳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实验器材时,张芳应按照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指出图中其中的错误:______。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张芳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请你说出判断数据错误的依据是______;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______压。
25.小明为了测一小块石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节.(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_ g.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体积为______ cm3,样石的密度为______ g/cm3.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0分)26.阅读探究材料1:根据《北京晚报》报道:2001年1月5日,阴天,微风,气温约−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10cm厚的积雪,然后过了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人无不惊叹.材料2: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根据材料,请回答:(1)材料1中沙漠上的积雪消失的原因是______.(2)通过材料1,你认为沙漠上积雪消失的重要因素是______A.温度低B.沙地干爽C.空气干燥D.空气流动快(3)霜是由_____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4)根据材料2,请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_____和______.并在短文中找出支持猜想的句子写在横线上______;(5)小明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能/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27.一金属的质量是89g,体积是10cm3,此金属的密度是多少?28.我国约有近4亿人配带近视眼镜。
据重庆市健康教育所的最新调查显示,2010年,重庆市小学生近视率为35%左右,中学生近视率则达70%.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是佩戴近视眼镜。
眼镜的主要材料的部分技术指标如下表:材料树脂镜片玻璃镜片铜合金钛合金透光量92%91%密度/kg⋅m−3 1.3×103 2.5×1038.0×103 4.5×103性能较耐磨损耐磨损较耐磨损耐腐蚀3(2)如图所示,一副铜合金架的质量为2×10−2kg,若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求一副钛合金镜架的质量比铜合金镜架质量减轻多少?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9.小明想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
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就可以了。
小明按照这样的想法进行了实验,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
就这个现象可知:水中加入酒精后水的________降低了,说出此知识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________。
--------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故选:B.本题弄清质量的定义、单位,明确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就能轻松解题.掌握质量的定义、单位、单位换算、单位符号、物理量符号.正确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2.答案:C解析:解:A、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
不符合题意。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
不符合题意。
C、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霜是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符合题意。
D、严冬,湖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重点理解: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态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3.答案:D解析:解:A、图在读数时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相垂直,故A错误;B、起始端要与0刻线或某一刻度线对齐,故B错误;C、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紧贴被测物体,故C错误;D、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并且起始端要与0刻线对齐,故D正确.故选D.(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2)起始端要与0刻线对齐;(3)有刻度线的一侧要紧贴被测物体;(4)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关键是要知道非晶体没有熔点。
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其中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