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评审程序

能源评审程序

目录
0修改记录 1目的
2范围
3 职责
4 工作程序
5 支持性文件
6 记录
1 目的
1.1本程序明确了公司进行能源评审的工作流程和要求,确保能源评审活动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以保证能源评审工作的一致性。

1.2规范地实施能源评审,以便依据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公司能源利用的物理过程和能源消耗过程进行的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包括未来评价),确保采用系统的审核分析、用能机制考察和能源利用状况核算等方法,对公司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与环境效果进行评审、监测、诊断和评价,从而寻求节能潜力与机会。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能源评审工作;专项能源评审(单独的技改项目)也可参照执行。

3 职责
3.1设备部负责能源评审的组织、技术支持、报告审核工作。

3.2评审工作小组负责按照工作程序实施能源评审工作,包括评审准备、策划、现场评审(现场勘察、数据采集和测试、指标计算、分析评价)和评审报告。

4 工作程序
能源评审工作分为审计策划、审计准备、现场审计(现场勘察、数据采集和测试、指标计算、分析评价)和审计报告编制几个阶段;其工作流程如下图:
4.1能源评审的周期要求
能源评审每三年进行一次;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重新进行能源评审。

4.2能源评审的准备
评审准备阶段包括组建评审工作小组、编制能源评审工作方案等工作。

4.2.1组建评审工作小组
评审小组由设备部指派,评审小组由评审组长和其他评审人员组成。

考虑能源评审的专业特点、规模、复杂性等因素确定适当的人员作为评审小组的评审组长和组员。

当专业需要时,可使用技术专家。

a)评审组长:
·熟悉国家和地区节能法规和政策;
·掌握节约能源的原则和技术;
·熟悉掌握能源评审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相关标准等。

·具有组织与协调能力
b)评审小组成员:
·熟悉国家和地区节能法规和政策;
·掌握节约能源的原则和技术;
·熟悉掌握能源评审的内容、方法、程序和相关标准等。

c)评审小组一般为5-6人。

4.2.2 编制能源评审工作方案
a)评审小组组成后,评审组长根据评审的专业特点、规模、复杂性、场所多少、涉及专业和评审小组内的成员情况,制定能源评审工作方案。

能源评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能源评审的依据和标准、评审期、对比期、评审时间、内容和范围:
b)能源评审工作方案应按《能源评审工作方案》的格式编制,并提交设备部批准。

c)能源评审工作方案批准后,由评审组长于实施能源评审的前10日发给公司相关部门。

d)《能源评审工作方案》中的评审工作进展计划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2.3 背景资料准备:背景资料准备是能源评审的重要阶段。

根据《能源评审工作方案》,相关部门应至少准备好如下资料,以便评审的顺利进行:
a)主要产品工艺规程;
b)用能系统概况及能源流向图;
c)节能管理运行记录(工作计划、会议记录、工作检查记录、定额考核、工作总结等);
d)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资料;
e)能源计量原始记录、报表、台帐;
f)能源购入凭证、票据,能源库存记录;
g)能源统计报表、台帐、分析报告;
h)企业能源成本核算资料;
i)各场所及重点耗能设备的运行记录;
j)设备能源效率测试报告;
k)企业节能措施的有关资料等(项目总结报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报告表等)。

评审小组应进行内部准备,熟悉评审要求。

4.3能源评审的实施
4.3.1 首次会议
a)能源评审负责人主持首次会议,介绍能源评审目的、能源评审依据、能源评审方法、能源评审安排等事项,参会人员包括能源评审组全体成员与评审涉及的相关部门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b)首次会议上,能源评审组长代表能源评审组确认评审期、评审具体范围和边界、评审内容等,与会人员进行沟通,落实评审内容、评审日程、评审细目,以及评审过程中必要的工作条件与技术辅助条件;提出需审查调阅的文件、能源账目和测试项目。

4.3.2 实施能源评审
a)能源评审组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数据采集、整理、指标计算、核查、现场勘查、能效测试、未来评估、分析评价等及与相关部门交流、询问、座谈等多种方法实施能源评审。

b)能源评审的内容按照《能源评审工作方案》和本程序“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要求进行
c)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按照本程序“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要求进行。

4.3.3 能源评审报告
a)现场审计结束后,由评审组长组织人员按照本程序“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要求的要求编制审计报告;
b)报告的内容见附录“能源评审报告目录”;
c)编制能源评审报告应就节能潜力分析、改进排序与用能单位进行交流;
d)审计报告应在规定的时间上报设备部。

设备部对报告进行审核,并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4.4能源评审报告的应用
能源评审报告应被设备部等相关部门用于:
4.4.1识别能源管理的重点;
4.4.2确定所需建立的能源管理方案;
4.4.3作为建立《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的依据;
4.4.4确定所需建立的能源管理制度体系;
4.4.5作为《节能规划》的编制依据;
4.4.6作为编制能源管理工作总结的依据;
5 能源评审的方法学和准则
5.1评审方法:
5.1.1能源评审采用专题访谈、现场调查、查看资料、统计计算、未来评价、必要测试等方法,依据相关标准,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5.1.2对能源种类和来源及能源流程的审查,可通过查看资料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进行。

5.1.3对能源管理的审查,按照 GB/T 33331的有关规定核查能源管理活动并评价实施效果,可借鉴内部审核的结果。

5.1.4对能源计量设备配备及能源统计状况的审查,按照GB 17167、 GB/T 6422 的有关规定进行。

5.1.4对用能设备、系统、过程运行效率(能源绩效)的核查,按照 GB/T 2588 及设备效率测定专项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

5.1.5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综合能耗指标、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和产值综合能耗指标)的核查与计算分析,按照 GB 2589等标准要求进行。

5.1.6对技改项目节能效果:按照 GB/T 13234等的有关规定进行节能量的核算。

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通过查核《节能规划》、技能技改方案等进行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方向和能源消耗增加或减少趋势。

5.2评审准则
6 记录
6.1能源评审工作方案 DQHC/R-20-01
6.2能源评审进度计划表 DQHC/R-20-02
附件:能源评审报告目录
1.能源种类、来源
a)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概况: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b)能源来源: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2.能源管理的审查: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3.节能设备设施三同时实施: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4.计量设备及能源统计评审:
a)计量设备: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b)能源统计: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5.设备、系统、过程能源绩效评审
a)设备能源绩效评审: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b)系统能源绩效评审: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c)技改项目绩效: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d)过程能源绩效评审: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e)节能量审核:内容与深度要求见“5能源评审的方法和准则”
6.能源统计数据收集与核算
a)能源统计数据收集与复核
b)能源实物量平衡
c)能源消耗指标核算
7.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评估
a)未来的能源使用
b)未来的能源消耗
8.节能潜力分析
a)结构节能潜力分析
b)工艺节能潜力分析
c)管理节能潜力分析
9.改进措施排序
a)结构节能措施排序
b)工艺节能能措施排序
c)管理节能能措施排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