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监测系统说明

自动化监测系统说明

GSP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
使用说明
前言
我司GSP自动监控系统是基于Windows平台下开发的自动化监控系统,拥有强大的多线程,多核处理器,系统稳定性高。

适用于Win2000XP、Win2003、Vista、Win7操作系统。

基础功能包括:实时监控数据显示、超线自动报警、实时记录监控数据和报警数据、实时曲线图、历史数据查询打印、自动生成历史曲线图、历史数据导出、数据自动备份、系统运行日志、用户权限管理。

支持多种数据采集通讯方式,如RS232、485、422、无线电台、TCP以太网、GPRS远程无线通讯。

系统要求
CPU:主频2.1G以上
内存:1G以上
硬盘空间:可用空间不小于1G
基本功能操作说明:
一、主界面
软件主界面,采用温度、湿度组合方式进行显示,显示更直观有序。

二、用户登陆:
默认用户密码:0000,选择用户登陆(如图,初始密码为0000)注意: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在第一次登录后修改系统操作员密码,
并妥善保存其密码,选择【自动登陆】后,下一次用户可以直接进入系统,无需再次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不建议选择【自动登陆】。

三、修改公司名称和标题:
主要修改主界面的显示标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写。

四、退出系统:
退出系统时系统会有提示,询问用户是否真想退出,防止用户无意中退出系统,并且如果选择退出时输入密码选项,在退出系统时,还提示输入密码,密码验证后才能退出系统。

输入密码并且正确后才可以推出该自动监控系统软件。

五、选择基本设置。

数据采集间隔:数据采集间隔是指监控软件向温湿度监测设备定时发送数据请求命令的周期,单位可以是秒、分钟、小时。

根据监测点的多少调节数据采集间隔,一般情况无需用户调节该选项,采用默认60秒即可。

数据保存间隔:是将采集到的温湿度数据及状态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的周期,利于数据长久保存,可虑到数据容量、数据的完整性及数据与温湿度监测设备的一致性系统采用默认数据保存间隔为10分钟,10分钟也满足GSP要求,不建议用户修改该选项,确实需要修改间隔,请联系该系统技术人员。

冷藏车数据保存间隔:根据GSP要求,冷藏车监测数据保存间隔要求间隔短,我们采用默认2分钟记录间隔,能够很好满足GSP 要求,同时能够保证数据的规律性,不建议用户修改该选项,确实需要修改冷藏车的数据保存间隔,请联系该系统技术人员。

报警记录间隔:报警记录间隔是指在某个监测点在报警期间对数据的记录间隔,GSP要求在报警期间加快报警数据记录频率,该项默认采用2分钟记录间隔,用户无需修改。

允许通讯失败次数:由于通讯本身存在线路不通的现象,该参数就是说明在通讯连续失败几次就认为确实线路有问题,需要检查线路或设备,软件会提示通讯异常,一般也不建议用户修改该参数,采用默认4次比较合理。

六、报警设置
报警值设置:在软件上进行报警值的上下限设置,该处设置是对所有监测点进行统一设置,由于温湿度的报警范围不一致,所以不建议多个监测点进行统一上下线的设置,应该对监测点单独设置,或者统一设置后再对一些特殊监测点进行单独设置。

报警基本参数设置:包括报警方式、报警重复次数、报警声类型等。

报警方式可以是文件,也就是报警时报警铃声,人声,是采用人工说话的声音进行报警,人说话方式采用操作系统默认人的发音方式。

监控主界面上报警时的显示,同时伴有报警声音发出。

点击红色箭头出现"报警处理"窗口,用以管理者处理警报事件。

在测点数据变化过程中,如果发生警报事件系统会自动生成"报警记录"以及管理人员处理警报事件的"报警处理记录",以备日后追溯(通过查询报警记录和报警处理记录),可通过报警记录查询,查询选定时间范围及测点的报警记录可通过报警处理查询,
查询选定时间范围的报警处理情况,在报警值列表中,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所需更改上下限报警值。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设置各点的上下限报警值,若超出这个标准,系统会自动出现警报。

主要表现在测点数字颜色改变以及警报声响起。

七、监测点属性设置
主要是对监测点进行统一设置。

单独设置监测点属性时,请双击主界面的相应监测点,便弹出如下窗口:
可以设置监测点名称,字体、单位、报警上下限及报警延时等,注意该处设置只对软件起作用,想对监测设置进行设置请点击【设备设置】
进行设备设置时,必须设备在线才能进行设置,并且建议设置前先对参数进行读取,读取后再进行修改,然后设置到设
置中,该监测点设置完毕后,通过【上一点】、【下一点】进
行其他监测点的设置,设置完毕所有的监测点后,必须重启启
动软件。

八、用户管理
可以增加、删除、修改系统的用户。

九、密码修改:
需要验证原密码才能进行新密码的修改。

十、查询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查询,建议按照管理主机查询,这样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监测设备数据的一致性。

十一、查询历史曲线
可以根据管理主机及监测点查询,曲线能够打印、导出、及保存为图片等。

十二、报警记录查询
查询报警时的数据记录主要信息报警值及报警差值。

报警记录可以打印和导出。

十三、报警处理查询
报警处理方式可以按时间查询、导出及打印。

十四、查询系统日志
系统日志分为登录日志、系统日志,查询按时间段查询,查询结果能进行导出和打印。

十五、数据库管理
为保证数据完整性,及数据的安全性,需要系统自动备份和手工备份,同时对数据库进行压缩也可以提高软件的运行速
度。

十六、平面图
平面图的管理和设置都通过鼠标右键实现。

1、增加显示监测点:右键【参数设置】
将需要在该平面图显示的监测点进行勾选,选中后【保存】,所有选中的监测点就会在平面图的左上角显示出来。

2、修改监测点位置:
调节各个监测点的位置,需要进行编辑状态,在右键【编辑】中,这是界面就会显示入下图:
这时鼠标就可以拖动需要改变位置的监测点到你想要的地方了,主要编辑完毕后,要主要【保存】。

3、更换背景图片:
右键【更换背景】,选择库房的平面图进行导入,格式为JPG格式,大小不限。

十七、管理主机管理(*)
【自动同步设置】不建议使用。

管理主机是工程人员及用户必须了解的,增加及编辑管理主机,管理主机是记录仪和计算机的桥梁,必须正确设置才能够进行数据采集。

以下举例串口设备,DTU设备,TCP设备的设置方法:
1)串口设备:
A选择串口通道,如COM1
B输入通道个数,如10
C输入起始序号:指管理主机对应的起始显示监测点号,如
第一个管理主机为1,通道为10,第2个管理主机为23(2*
通道数+2)
2)DTU设备:
A输入端口号,如7001
B输入DTU8位编号如:12345678
C输入起始序号:同1)
3)TCP设备:
A输入端口号,如7001
B输入服务器IP地址
C输入起始序号:同1)
注意事项:1、通道个数要和实际管理主机的通道个数相同。

2、监测点序号不能叠加。

3、设置后需要重新启动软件。

十八、系统配置管理
对软件整体设置,不一一介绍。

十九、视图设置
设置软件的显示方式及显示风格,可根据用户的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二十、显示报告
显示软件的输出结果,有利于工程人员调试整个自动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系统是否出现问题等。

说明:如有其它问题,请连联系厂家技术人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