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风险管理完善防控体系□李扬、赵国霞、杨卫中、宗成峰日期:2014年04月01日来源:东方烟草报编者按去年在全国烟草行业法规体改工作会议上,国家局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烟草行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要求,并确定在湖北中烟等五家单位开展试点。
试点工作紧扣“为什么要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怎样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后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三个问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建立风险识别框架,明确界定防控重点,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经过一年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期“烟草视点”集纳五家试点单位的做法和经验,为今年行业全面推开法律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湖北中烟:深化思想认识逐步完善体系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认为,无论是思考谋划实践“三大课题”,还是树立“五个形象”,都迫切需要法治精神、法治力量和法治保障。
建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既是体现法治思维的一个标志,也是运用法治方式的一项基础。
因此,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湖北中烟坚持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为核心思想,积极深化思想认识,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深化防控意识制定体系框架现代法律风险防控强调从管理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价与控制,重点加强风险防范。
湖北中烟将法律风险防控总目标确定为“着力于防范,致力于化解”,不断提升全员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
建设法律风险防控体系首先要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
湖北中烟将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建设作为体系管理以及体系建设的重点,力求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总经理彭明权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带动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同抓、法规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这一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领导的示范带动下,湖北中烟掀起了全员强化法律风险防控意识的热潮。
通过“网上法学院”、“普法专栏”等栏目,全年共编辑学习资料18期,其中《黄鹤楼》报8期,不少员工将资料下载打印成册,备查备用。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学习强化共涉及法律法规100多部,法条2000余条。
通过各方努力,湖北中烟编写了《法律法规应用词典》,并在此基础上,收集了近400个案例,经整理后逐步在单位网站公开,供员工学习参考。
在对全员法律风险防控意识进行了全面强化之后,湖北中烟适时制定了“自成一体,融为一体”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框架。
“自成一体”主要是从法律视野出发,以防范、控制为目标来展开;“融为一体”就是从管理角度入手,以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年度目标为焦点,全面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湖北中烟认为,防控体系框架的重点在思想建设,要把法治作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品牌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着眼于制度的系统对接,注重制度的有效执行,强化过程控制与监督,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学法氛围,提升用法能力,打造守法文化。
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监督员,人人都是被监督者,要把工作深入到制度体系,深入到管理活动,深入到具体岗位中。
借助信息手段开展专项试点以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框架为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湖北中烟通过重大专项试点先行,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为了顺利推动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湖北中烟将体系划分为21个子系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确立制度建设、安全管理、合同管理3个重大专项,先行先试,深入展开,积累经验。
以企业制度建设试点为例,湖北中烟于2013年对职能部门进行二次整合,同时对各岗位进行梳理,重新修订岗位说明书,直接加入岗位法律风险防控的条款。
一年来,制度专项通过“全面梳理、全面完善、全面优化”,新增35项、废止15项、修订完善158项、合并20项。
目前有效运行的制度文件包括行业标准、国家法律法规3066个,中烟部室管理、作业文件162个,烟厂作业文件1757个。
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信息化手段是重要支撑。
法律风险防控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法律风险防控中的具体应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法律风险识别、评估、控制。
应以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动态更新、实时监控、分级管理、利于融合为主要原则,横向上可分为风险预警区、风险信息区、法规案例区、管理工具区等;纵向上可分为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风险管理子项目区。
通过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试点以及应用信息化手段,湖北中烟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尤其是法务工作机制逐步得到完善,法务工作逐步实现从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从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湖北中烟科技部、技术中心通过法律风险排查、结合近几年实际,制订了《知识产权管理规定标准化方案》,通过贯标形式,有力推动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和运营。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国际部及时选聘法律顾问团队,并全面介入国际业务的尽职调查、法律文件起草和协议签署等工作。
本报记者李扬整理湖北省局(公司):管理创新提效能信息助力化风险自去年4月份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局领导的指示精神,紧密联系全省系统实际,认真谋划,精心部署,狠抓省局(公司)及武汉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襄阳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两级试点,逐步建立起覆盖行政执法、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全岗位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构建闭环式管理体系紧扣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三大环节,湖北省局(公司)采取闭环管理手段,将“全员、全面、全程”原则贯穿始终,确保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全覆盖。
一方面实现横向联动,逐步形成“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亲自抓、法规部门牵头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法律顾问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推动纵向协同,努力形成“试点为主、多点开花、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的良好局面。
根据行政执法及生产经营管理两大领域特点,制定相应的法律风险识别框架,对前期查找的风险进行结构化识别。
采取“分级负责、分线实施、分工协作”的模式,对全省系统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全方位梳理。
根据风险管理理论,结合全省系统实际,湖北省局(公司)建立了《湖北烟草商业系统法律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作为法律风险分析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从多个维度对全省系统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详细分析。
在法律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湖北省局(公司)从资源配置、标准指引、技术手段及业务培训四个方面入手,按照“工作任务不漏项、责任分解无空档”的原则,制定完整的风险控制措施体系,按照“组织实施—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思路全面推进。
依托信息技术和平台湖北省局(公司)把构建信息化平台作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运行的重要载体,突出平台的实用性、兼容性、可操作性,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努力构建法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运用信息化手段对法律风险识别框架、清单指引、分析模型等工具及流程进行固化,通过标准化和流程化运作,开展风险结构化识别、多维定向分析以及风险量化测评等工作,用客观的分值判定风险等级高低,提高了法律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依托湖北烟草商业系统集成整合平台,将本系统与其他业务平台及法规基础工作平台进行双向无缝对接,借助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实现业务有效衔接、信息实时传递,确保防控体系有效落地运行。
全面整合前期工作成果,对法律风险库、合同文本库等进行固化,实现法律风险数据库在线查询、检索和维护。
与此同时,湖北省局(公司)努力拓展系统功能,实现对风险控制实施的在线监控。
通过信息平台在线监控,在纵向上实现省局(公司)及各地市州局(公司)两级法律风险的一体化管理,在横向上实现法规部门对各部门法律风险的集中化管理,从整体上推动防控体系的实施。
突出防范重点和关键把握业务运行的“关节点”、经营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湖北省局(公司)实现防控体系与业务运行过程的有效衔接,以重点领域突破带动整体效果提高。
为防范领导用权风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湖北省局(公司)强化科学民主决策和执法监督机制。
在强化全员防控的基础上,着重查找领导干部用权风险,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完善领导干部决策制约机制。
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执法标准体系,不断强化案件事中审查,扎实开展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
为保障经营安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湖北省局(公司)强化财务风险防范和合同法律审查。
通过固化工作流程、开展专项检查等措施,全面构建以风险防范为导向的财务控制体系。
湖北省局(公司)以员工分类分级管理为主要手段,深入推进用工分配制度改革。
对全省系统机构设置及劳动定员情况组织了专题调研,梳理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症结,加强薄弱环节的对策研究。
同时,加强与法院、工会、劳动保障部门联系,构建多元化劳动争议解决机制,降低用人单位风险。
本报记者赵国霞整理浙江省局(公司):重点突破精准防控“只有将法律风险防控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形成风险处置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事务型’向‘管理型’转变、‘事后型’向‘全程型’转变,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式防控,才能有效实现对法律风险的有效管理。
”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政雄这样说。
浙江省局(公司)历来重视法律风险防控工作,2013年被确定为行业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试点单位后,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试点工作小组,构建以“DACP”(识别、评估、控制、改进)为核心的功能层,以“运行机制层、评估改进层和体系保障层”为配套的“1+3”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架构。
重点突破打造体系运行基石在对各业务条线法律风险识别、评估过程中,浙江省局(公司)通过整合已有风险管理资源,重构合同管理体系、制度管理体系,完善专卖执法监督,以点带面,确保体系运行成效。
注重前后融合,结合合同风险点重构合同管理体系。
推进“流程化”管理,在“三项工作”系统中增设“省、市、县”三级两套合同审核流程,实现业务工作开展和合同风险防控的前后融合;推进“模板化”管理,制定了一套与采购目录相衔接的常用合同规范文本,并梳理出745条审核要点;推进“信息化”管理,依托合同信息化模块,实现合同文本同步审查、合同问题在线分析、审核意见全程统计。
注重上下融合,结合制度风险点重构制度管理体系。
在数据管理方面,形成了“上级依据—本级制度—下级衍生”的多层级制度框架和数据库;在授权管理方面,完善授权委托内控制度和工作程序,形成了《授权委托管理实施细则》和《授权委托管理手册》;在流程管理方面,通过优化公文管理流程,实现公文管理和制度管理的无缝对接,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实现制度风险防控关口前移。
注重内外融合,结合执法风险点重构专卖执法监督体系。
一是强化内部评查。
定期汇总案卷审查问题表,并将评查情况及检查数据与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对接,确定高发风险点,及时下发指导意见。
二是借助外部监督。
在借助国家局、省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机制和认真梳理执法依据、行政执法权力清单的同时,浙江省局(公司)整理归纳国家局及全省各级政府法制办在评查行业行政处罚及许可案件中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及时开展全省性集中讨论,确定下一步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