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农村的学生,学习的风气不浓,见面少,知识肤浅,写作能力低,对作文没有兴趣,怕写作文。
他们感到最难的是缺乏写作素材,作文时没有“米”下“锅”,以致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内容空洞不具体。
另的练笔少,造成学生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如何培养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就作文教学浅谈我的作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写作素材
农村的小学生,生活的环境较窄,见面少,意识能力低,天天见的都是农村的那些景物。
怎样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呢?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是丰富和积累写作材料是很重要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我利用学校的一切有利条件,有计划,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如:结合六年级课文单元基础训练,听话、说话训练,去指导学生积累写作材料,诸如:办好学习园地,每逢节日,如“元旦””“教师节”“国庆节”就发动全班同学写稿,歌颂党,伟大祖国。
颂扬我们辛勤的园丁,举行“爱我中华”“谈理想”“做一名合格的毕业生”等主题班会,同时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写发言稿,会上踊跃发言,这样就能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
在课外活动中,我组织学生讲“雷锋苦难的童年”的故事给同学们听,会后要求学生写“我和雷锋比童年”的片断,还给他们讲了赖宁、李向群、吴华东的英雄事迹,要求他们听后写读后感,还组织学生做游戏,演唱会等活动,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让学生写观后感,利用春游时间,组织学生到海口参观旅游观看海滩风景,参观动物园……活动后,写一篇旅游记,并写后感,每天组织学生利用晚修前几分钟参加“读报“小组活动,培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积累了不少第一手材料,学生写起作文就有东西可写了,感到写作文的愉快,那么学生还怕写作文吗?这是变怕写为爱写,另的培养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也是积累学作素材的一种方法。
二、加强作文指导,功夫必在前
学生手头里有了写作的材料,写起作文是得心应手的,可是也有些学生的作文虽有较充实的内容,但不够具体生动,条理不清,这不是有了生活未必就能写出好作文。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作文指导,功夫必在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必须认真指导学生观察事物,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加强作文前的指导,如我教完《镜泊湖奇观》这一课,我就组织学生到分水电站观看瀑布,启发他们仔细观察瀑布与吊水楼瀑布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看到瀑布形状怎样、水花情形……用什么方法去描写出来。
看此情景,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
抓住了瀑布的特点,联想到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了瀑布的特点,能具体地把瀑布的静态和动态美都能表达出来。
使自己对美的感情流露出来。
怎样指导学生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呢?人让学生亲自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并指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启发学生抓住风光的特点,把特点写出来。
三、多练多写,成果效佳
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但加强指导而且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多练笔,要求学生每天写一个片断,一周写一往往篇周记或日记、摘抄读物上的好词好句,写读书笔记等.用他们的笔不受束缚地出写出喜闻乐见的最感人的,现象最深的事物.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他们动笔的好习惯.我们多写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在课外持之以恒地练写,学生就能水到到渠成.我的作法到三结合:即课内、课外、作文相结合大小作文相结合,命题作文和自由写作相结合。
每学除了完成课堂七篇作文外,还强调学生每星期写周记、日记、大大增加了学生的练笔机会。
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断得到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