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名称:
图书馆借还书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作为课程实践性环节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机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系统分析设计的感性认识;掌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三、实验要求
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工具(例如visio、Rational Rose等)分析和设计一个实用的中小型信息系统----图书馆借还书管理系统。
根据合理的进度安排,按照系统分析设计的流程及方法,踏实地开展实验活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借还书系统的管理业务描述
读者进入图书馆后,若要借书,先提出借阅请求,由图书馆管理员依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和图书信息进行确认,若确认后不允许借书,则不作借书处理,向读者反馈不能借阅的信息;若确认允许借阅,管理员则开始办理借书处理,并对读者的基本信息作相应的修改,例如修改读者的借阅记录、剩余可借书目数等,同时要对图书信息进行登记。
当然,读者也可以先查阅书目,查找好图书信息后,再提出借阅请求。
还书时。
有书的读者,提出还书请求后,由图书馆管理员依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和图书信息进行确认,确认图书是否有破损超期现象,若经确认图书存在破损超期等问题,管理员则给读者开出罚款单;如经确认图书不存在破损超期等问题,再由读者提出正常的还书请求,管理员再办理还书处理,并对读者的基本信息作相应的修改,例如修改读者的借阅记录、剩余可借书目数等,同时要对图书信息进行登记。
丢书的读者,提出丢书还书请求后,由图书馆管理员依据读者的借阅记录和图书信息进行确认,确认图书是否丢失超期,若是,则管理员给读者开出罚款单。
读者依据罚款单到财务处缴纳罚款,财务人员登记收款账目后开出收据给读者,并将信息反馈给办理还书处理的管理员。
管理员定期对借阅记录、图书信息和收款账目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打印统计报表交给领导。
2.系统分析部分
1)业务流程图(包括高层、低层)
借还书系统高层业务流程图
借书业务流程图
还书业务流程图
2)数据流程图
借还书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
借书数据流程图
还书数据流程图
3.系统设计部分
1)功能结构图设计(含功能结构说明)
总体功能设计
依据借还书系统的高层数据流程图,确定借还书系统的5项处理功能,即借书处理、还书处理、统计分析、读者数据库和图书数据库。
根据借书业务流程图和还书业务流程图,确定借还书处理相应的处理功能,比如借书处理又细分为获得借书证号书号、输出不可借阅信息和修改数据库3项处理功能,其中在修改数据库处理中又涉及到插入借阅信息和修改图书信息的处理;还书处理又细分为确认破损超期、确认丢书超期、收取罚款和办理还书4项处理功能,其中确认破损超期和确认丢书超期还可细分为获得借书证号书号、打印罚款单和修改数据库的处理。
除此之外,依据借还书系统高层数据流程图,并根据实际操作的需要,衍生出统计分析、读者数据库和图书数据库3项处理功能。
2)数据库设计(数据模型建立)
数据库逻辑设计
读者信息表(姓名,性别,借书号,学号(或教职工号),照片,最大借阅数+累计借阅数+办证日期+失效日期)
图书信息表(检索号,ISBN,书名,作者,版次,出版社,价格,破损情况描述,当前馆藏数,文献类型,赔款情况,限借日期,借阅状态,备注)借阅登记表(借阅书条形码号,检索号,借阅日期,到期日,实际还书日,借书号,逾期通知次数,最后一次逾期通知日期,是否有罚款,备注)罚款记录表(借书号,检索号,ISBN,交款日期,罚款原因,应交款额,实交款额,收款人)
数据库物理设计
图书基本表
读者信息表
主题数据库规范化设计
主题数据库一览表
3)代码设计(如书号、借书号、检索号等)
读者信息=姓名+性别+借书号+学号(或教职工号)+照片+最大借阅数+累计借阅数+办证日期+失效日期
图书信息=检索号+ISBN+书名+作者+版次+出版社+价格+破损情况描述+当前馆藏数+文献类型+赔款情况+限借日期+借阅状态+备注
图书借阅信息=借书号+检索号+ISBN+姓名+书名+借阅日期+应还日期
图书检索=类型(书名,作者,出版社,ISBN,主题词)+模式(简单+多字段+精确)
罚款记录=借书号+检索号+ISBN+交款日期+罚款原因+应交款额+实交款额+收款人
4)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以用户为中心”。
输入界面设计
输入设计是在保证系统输入正确的前提下,做到输入方法简单、迅速、经济、方便。
为此,输入设计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最小量原则。
系统输入应该保持在能够满足处理要求的前提下,输入量最小,输入信息越少,出错的机会就越少,花费的时间就越少,数据的一致性就越好。
(2)输入过程简捷性原则。
输入的准备及输入过程应该尽量容易进行,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3)检验原则。
应该尽早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查,离原始数据的发生点越近,错误越容易及时地得到改正。
(4)尽早使用处理形式的原则。
输入数据应该尽早地用其处理所需要的形式被记录,避免转换中发生错误。
馆藏书目检索
检索
热门检索
文献类型所有书刊中文书刊西文书刊中文期刊西文期刊
检索类型题名
检索模式前方一致完全匹配任意匹配
显示记录35
显示方式表格显示详细显示
输出界面设计
输出设计的出发点是必须保证系统输出的信息能够方便地为用户使用,能够为用户的管理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在进行输出设计时,输出设计格式要满足以下三点:
(1)合理性。
输出格式设计不合理会造成用户的理解困难,影响用户的使用积极性,给信息的使用带来麻烦。
(2)适用性。
输出格式的设计应该与用户密切配合,在了解现有报告、图表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进一步要求加以改进和确定。
(3)清晰性。
输出格式在满足用户要求的前提下,做到清晰、美观,并且易于理解和阅读,不能产生误解。
借阅者:张三性别:男
图书证号:123456 出生日期:1989.01.01 身份证号:
条形码:123456 读者类型:本科生借阅等级:01 办证日期:生效日期:失效日期:
押金:0 手续费:0 累计借书:56本违章记录:无欠费状态:
导航设计
a)带有工作流程说明的菜单设计方案
借还书处理系统
b)经常使用的菜单设计方案
(4.UML实现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5.系统测试部分:测试数据设计)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测试数据:
1、不正确的借书号
2、不正确的书号
3、正确的借书号和不正确的书号
4、不正确的借书号和正确的书号
5、正确的借书号和正确的书号,但图书馆现可借数为0,即书已借出还未归还,不能执行借阅处理
6、正确的借书号和正确的书号,但图书馆现可借数不为0,可以借阅
8、正确的借书号,但借书数已达到最大借阅数,不能执行借阅处理
9、正确的借书号,但借书数未达到最大借阅数,可以借阅
五、实验小结:
通过数周的借还书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实验,我能更熟练地掌握Visio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加深了我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及巩固,增强了我对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的浓厚兴趣和感性认识,也掌握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基本方法,真正培养了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在做实验过程中,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能力必不可少,但与同学讨论、合作、分析、交流、知识共享也非常重要。
这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