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试验实施细则

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试验实施细则

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试验实施细则
一、术语
圆锥动力触探: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型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

圆锥动力触探也称动力触探,其类型分为轻型、重型、超重型三种。

标准贯入试验: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落距,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底部预打15cm,记录在打入30cm的锤击数,判定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的一种原位试验方法。

原位测试: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二、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可用于推定天然地基的地基承载力,鉴别其岩土性状;推定处理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其地基处理效果;检验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桩体成桩质量;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鉴别混凝土灌注桩桩底持力层岩土性状。

标准贯入试验可用于以下地基检测:①推定砂土、粉土、粘性土、花岗岩残积土等天然地基的基地承载力,鉴别其岩土性状;②推定非碎石土换填地基、强夯地基、预压地基、不加填料振冲加密处理地基、注浆处理地基等处理土地基的地基承载力,评价地基处理效果;③评价复合地基增强体的施工质量。

不同类型的动力触探的适用范围不同,详见表1:
表1 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规格与适用范围
三、试验设备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与标准贯入试验的设备以地质钻机配套的圆锥动力触探与标准贯入试验设备为主,其中轻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可独立使用,其余需与钻机配套使用。

设备规格见表1。

四、原理
动力触探试验(英文缩写DPT)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或以能量表示)来判定土的性质,并对土进行粗略的力学分层、对处理土地基进行评价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五、执行标准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21-2001。

六、操作步骤
1、采用自动落锤装置;
2、保持探杆垂直,连续锤击贯入,锤击速率为每分钟15~30击;
3、每贯入1m,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当贯入深度超过10m,每贯入20cm宜转动探杆一次;
4、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对重型动力触探当连续三次N63.5>50时,可停止试验或改用超重型动力触探。

5、每个检测孔的标准贯入试验次数不应少于3次,同一检测孔的标准贯入试验点间距宜为等间距,深度间距宜为1~1.5m。

七、测试数据分析与判定
1、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的修正:当用于判别砂土、粉土液化和用于鉴别土的岩土性状时可不修正,用实测击数N';当用于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需进行杆长修正,用修正击数N。

2、动力触探试验击数的修正:当用于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评价地基土密实度时,需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附录C进行修正,修正系数见表C.0.1和表C.0.2。

3、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或动力触探试验击数确定土的状态和承载力可查看《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第四章表4.4.5-1、表4.4.5-2、表4.4.5-3、表4.4.5-
4、表4.4.6-1、表4.4.6-2、表4.4.6-3、表4.4.6-4,第五章表5.4.7、表5.4.8、表5.4.9-1、表5.4.9-2、表5.4.9-3、表5.4.9-4、表5.4.9-
5、表5.4.9-6。

4、检测报告的内容:
(1)工程概况,内容包括委托方名称、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名称,基础类型、设计要求、检测目的、依据、检测数量、检测日期;
(2)主要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3)主要仪器设备;
(4)试验方法;
(5)标准贯入试验击数或动力触探试验击数与深度关系曲线图表;
(6)同一岩土层或同一深度范围的击数标准值;
(7)对地基(土)检测时,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密实度(指砂土、粉土);
(8)检测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