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

大学体育教师招聘考试范围

大学体育理论测试范围一、现代体育发展趋势:(简答题)1.体育将进一步国际化2.体育将进一步社会化,大众化3.体育将进一步科学化4.体育的手段和内容将更加多样化5.体育将进一步终身化二、体育对人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大脑情形、思维敏捷。

2.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

3.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4.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5.调节心理。

6.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7.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影响和效益。

1.娱乐功能2.培养竞争意识的功能3.教育功能四、WHO提出的健康标准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务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病态,色泽正常,牙龈无出血症状9、头发有光泽,无头皮屑。

10、肌肉、皮肤有弹性五、我国学者对体质认识具有的特点第一,注意机体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整体,体质是构成人体各要素能力的一种综合能力。

第二,强调体质是人体身心两方面密切联系的结果。

第三,承认遗传因素对机体作用的同时,强调后天塑造的重要性。

第四,承认体质的种族、地域、性别、年龄的差异,其发展既有规律性,又有特殊性。

第五,强调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格发育和生理功能水平的主要外在表现,同时强调合理锻炼是增强体质最有效的能动手段。

第六,体质研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学科之间交叉和联系非常密切。

六、什么是身体活动是指身体在骨骼肌收缩下完成身体位移和持续消耗能量的过程。

类型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生活式运动、游戏、竞技运动。

七、马斯诺提出的10条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

含义包括3个维度,即认知、情绪和社会适应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期望切合实际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当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符合集体的要求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八、体质的概念我国学者认为,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的表现出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九、体育锻炼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发展原则个别对待原则经常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十、一次体育锻炼的安排1.充分的准备活动。

2.运动强度逐渐增强。

3.起码的正式锻炼时间。

4.锻炼后放松十一、常用消除疲劳的手段其一,充足的睡眠,其二,温水浴和局部热敷。

其三,按摩。

其四,积极性休息。

其五,合理营养十二、运动损伤的预防第一,克服麻痹的思想,培养安全意识。

第二,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第三,培养稳定的心理状态第四,加强自我监督,安排是凉的运动负荷第五,加强保护和帮助第六,检查场地、设备、着装。

十三、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运动中,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常指挫伤、肌肉拉伤。

关节扭伤等。

根据病情发展的过程,此类损伤可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应给和不同的处理。

1.早期指伤后24~48h内,损伤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等征象。

其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伤后立即采用RICE法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是:受伤后尽早进行冷敷,轻伤一般15~30min,严重者1h左右,冷敷结束后用绷带加压并抬高伤肢休息,以后每隔2~3h再次冰敷20min左右。

24h打开绷带,观察伤部查看情况,重新评价,以便进一步处理。

如急性症状没有缓解或消除,可外敷新伤药、或内服非甾体化合物,以缓解炎症和止痛;或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跌打丸。

2.中期指损伤48h后到急性炎症逐渐消退,但伤口仍有淤血和肿胀。

处理原则主要是改善伤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肿胀吸收,防止粘连形成。

可采用热敷、按摩、针灸、封闭、外敷或洗药等疗法。

并尽早开始适度活动,促进功能的尽快康复。

3.后期肿胀,压痛已基本消失,损伤基本修复,但功能障碍仍然存在,运动时感到酸胀无力,个别出现伤部僵硬。

处理原则主要是恢复和加强肌肉、关节功能。

治疗方法是以按摩、理疗、支持带保护下的功能锻炼为主,并适当配以中草药熏洗。

十四、肌肉痉挛现场急救措施抽筋是指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常发部位是小腿腓肠肌。

缓慢牵引痉挛肌肉,并配以局部按摩,如重压痛点,揉捏等。

十五、高校体育地位、作用、基本途径地位:1. 高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 高校体育是丰富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3. 高校体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 高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 1.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由重要的作用2.教育有利于智能的发展3.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关键时期4.能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基本途径:第一: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高校体育的中心环节,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第二:课余体育1.清晨运动2.课间运动3.课后运动4.睡前活动5.全校性的运动会和体育竞赛6.课余运动训练7.野外活动十六、奥林匹克运动的体系: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想、奥运会十七、五环象征哪五大洲、从左到右是哪五种颜色蓝色代表欧洲,黄色标志亚洲,黑色意指非洲,绿色喻指澳洲,红色象征美洲。

上面是蓝黑红。

下面是黄绿环。

体适能:美国认为体质的本质是适应能力,简称体适能。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将其定义为:机体在不过度疲劳的状态下,能以最大活力愉快的从事休闲活动的能力,以及应付不可预测紧急情况的能力和从事日常工作的能力。

ACSM认为体适能有健康体适能和技能体适能组成。

1896年,在希腊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法国教育家P﹒顾拜旦。

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三部分组成。

体育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补充部分:1.德国体操之父—古茨姆斯《青年人的体操》,社会体操之父-杨氏《德国体操》,瑞典的体操家林德.福尔摩斯《体操的一般原理》。

德国体操,瑞典体操,和竞技体育被称为现代体育的“三大基石”2..健康的定义:不仅是指免于疾病和衰弱,而且是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三方面的完美状态。

评价指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健康。

3.亚健康:目前,关于还缺乏统一的认识,普遍认为“身体虚弱就是亚健康,表现为身体活动能力下降,时感疲劳、失眠、心情压抑及社交障碍等。

4.理想健康5.影响健康的因素:遗传控制,环境因素,个人生活方式。

6,健康体适能的重要内容:心肺能力,体成分,肌力和肌肉耐力,柔韧性7.健康和体质、体适能的关系:体质和健康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类的基本特征。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而健康则是是体质状况的反应和表现,两者不可分割。

8.体育锻炼是指有计划、有组织、反复进行的,能维持或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的身体活动。

9.灵敏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敏是人体各种运动能力在体育活动中的综合表现。

10.运动处方:一般包括系列六项,即运动目的,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注意事项及微调整。

其中运动项目、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度称为运动处方四要素。

11.运动减肥机理:1.运动调节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2.运动可降低血脂3.耐力运动使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4.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耐受力12.锻炼自我监督:包括主观感觉:精神状态,运动心情,不良感觉。

睡眠。

食欲,排汗量。

客观检查;基础脉搏(晨脉)、体重、运动成绩。

13.疲劳是指由于活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性降低的现象。

主要有肌肉疲劳、神经疲劳,内脏疲劳,心理疲劳等几种14.运动性中暑现场急救措施:首先,迅速将患者抬到通风、阴凉、甘爽的地方,使其平卧并解开衣扣,松开或脱去衣服。

其次,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扇风,加速散热,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

再次,患者意识清醒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

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

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挤压术。

15,大学体育课程性质:第一条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16.高校体育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一、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指人们对体育的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

其特点是:一是对体育现象的依赖性。

二是体育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体育意识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体育意识发展和体育存在的不平衡性,体育意识能动性二、提高体育的基本活动能力三、培养体育的兴趣和习惯(一)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一事物的认识倾向(二)爱好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三)是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稳定的行为特征四、塑造强健的体魄(一)大学阶段是塑造强健体魄的关键时期(二)认真接受体育教育五、塑造健全的人格细看部分:P16心理健康及其标准P19发展身体素质的原理和方法P53-P54。

相关主题